上个世纪30、40年代,一批著名专家学者云集南京博物院,如李济、吴金鼎、夏鼐、曾昭燏、王天木等,他们或独立、或与中央研究院合作,对四川、云南、贵州、甘肃、新疆等地的民族、民俗、古迹、民间艺术,进行调查、发掘和研究,主持或参与了云南苍洱地区考古发掘、四川彭山崖墓考古发掘、河南安阳殷遗址考古发掘、山东日照两城镇龙山文化城址考古发掘等。通过收购、拨交、发掘,曾一度集中了全国的一流珍品二三十万件,其中包括绘画中的《历代帝后像》、《唐明皇幸蜀图》,铜器中的毛公鼎、司母戊鼎等稀世国宝。
上世纪50年代初,南京博物院作为华东文物工作队的主要组成,曾在江苏、福建、浙江、安徽、山东等地主持或参与发掘了一批文化遗址和墓葬,曾昭燏、尹焕章、赵青芳等主持发掘的南唐二陵、青莲岗遗址等大批墓葬都颇具影响。1954年后,考古调查和发掘工作以江苏境内为主。
为您推荐
内容简介书籍特色 《中国民俗学集刊》由青海省民俗学会主持编撰,着眼于民俗文化在国家民族以及地方文化建设战略中的价值,凸显西部民族民俗文化研究,在国际国内民俗学的大语..
内容简介 《国学集刊2018.2(总第2辑)》收录名家名篇共22篇,在秉承第1辑的优良传统上,围绕中国传统文化脉络,精选了熊十力、汤用彤、钱穆、张岱年、牟宗三等一批国学大师的文章,分为散论文章、纪念熊十力先生诞辰一百周年..
内容简介书籍特色 《国学集刊》(第1辑)围绕中国传统文化,收录梁漱溟、张岱年、胡厚宣、李泽厚、牟宗三、汤一介等一批名家旧文,共19篇文章,主要涉及中国哲学包括儒佛道等问..
内容简介书籍特色 本书共收入文章15篇,内容涉及考古调查与发掘、专题研究、科技考古以及考古学史等方面,还重点报道了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在洪都拉斯玛雅文明科潘遗址..
内容简介《紫禁涅槃:从皇宫到故宫博物院》主要记述了从辛亥革命推翻清政府设立“小朝廷”至今的故宫百年历史,展现了一座皇家宫殿成为国家博物馆的发展历程,读者能从中看到一座皇宫的变迁,也能看到一个国家从封建末期到国..
内容简介本书内容涉及东周至汉代遗址、汉唐时期墓葬、辽代墓葬, 以及金代和清代壁画墓的调查与发掘资料 ; 对海岱地区青铜文化的格局与演进、三星堆文化与十二桥文化过渡期遗存、周廷遗妃与献妇功、楚季宝钟与宜昌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