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及信息技术-《南京博物院集刊(10)》书评

  建院以来,南京博物院主持编撰了文博、考古图书百余部。其中上世纪30年代曾昭燏、李济的著述《博物馆学》奠定了中国博物馆学的基础。进入新时期以来编撰出版的《南京博物院藏宝录》、《新沂花厅'新石期时代遗址发掘报告》、《南京博物院文物博物馆考古文集》、《中国清代官窑瓷器》、《南京博物院藏名画欣赏》、《南京博物院藏明清肖像画》 、《吴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等都受到学界好评。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人类文明快速进入全球化和信息化的新时代,互联

  网等技术手段也在变革着人们利用博物馆的方式。1999年,南京博物院成立了信息中心。在规划、建设、维护本院的信息网络和通信网络系统的基础上,建立文化遗产信息管理系统,承担文博信息化科研工作。自建立以来在文博信息化建设方面取得了较多的成果,推动南京博物院进入了国内博物馆信息化建设的先进行列。2003年,设计、开发的南京博物院网站荣获文化部、团中央、国家信息化推进工作办公室、新华社和《人民日报》等十家单位联合颁发的'全国优秀文化网站'称号。完成了承担的国家'十五'科技攻关课题'大遗址保护中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研究'的科研工作。信息中心还受到许多文博机构的邀请,协助数十家博物馆完成了信息化、多媒体展览的规划、设计。[1]



为您推荐

《中国民俗学集刊-昆仑文化研究专号-(下)-2014年第2期》内容简介|作者

内容简介书籍特色 《中国民俗学集刊》由青海省民俗学会主持编撰,着眼于民俗文化在国家民族以及地方文化建设战略中的价值,凸显西部民族民俗文化研究,在国际国内民俗学的大语..

《国学集刊-2018 2-总第2辑》内容简介|作者

内容简介  《国学集刊2018.2(总第2辑)》收录名家名篇共22篇,在秉承第1辑的优良传统上,围绕中国传统文化脉络,精选了熊十力、汤用彤、钱穆、张岱年、牟宗三等一批国学大师的文章,分为散论文章、纪念熊十力先生诞辰一百周年..

《国学集刊-2018 1-总第1辑》内容简介|作者

内容简介书籍特色 《国学集刊》(第1辑)围绕中国传统文化,收录梁漱溟、张岱年、胡厚宣、李泽厚、牟宗三、汤一介等一批名家旧文,共19篇文章,主要涉及中国哲学包括儒佛道等问..

《敦煌学国际联络委员会通讯集刊》内容简介|作者

《考古学集刊-第20集》内容简介|作者

内容简介书籍特色 本书共收入文章15篇,内容涉及考古调查与发掘、专题研究、科技考古以及考古学史等方面,还重点报道了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在洪都拉斯玛雅文明科潘遗址..

《紫禁涅槃-从皇宫到故宫博物院》内容简介|作者

内容简介《紫禁涅槃:从皇宫到故宫博物院》主要记述了从辛亥革命推翻清政府设立“小朝廷”至今的故宫百年历史,展现了一座皇家宫殿成为国家博物馆的发展历程,读者能从中看到一座皇宫的变迁,也能看到一个国家从封建末期到国..

《考古学集刊(第22集)》内容简介|作者

内容简介本书内容涉及东周至汉代遗址、汉唐时期墓葬、辽代墓葬, 以及金代和清代壁画墓的调查与发掘资料 ; 对海岱地区青铜文化的格局与演进、三星堆文化与十二桥文化过渡期遗存、周廷遗妃与献妇功、楚季宝钟与宜昌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