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武侠,一路上有你-《武侠,从牛A到牛C》书评
'凡是有华人的地方,就有金庸',这话听起来虽然有点夸张,但事实上,金庸先生的武侠小说,不仅仅是成人的童话,很大程度上是中华文化的集大成者。如果中国有一位作家的作品真正能做到俗雅共赏,那必定是金庸先生。他的武侠小说有一种独特的魅力,更接近于一个文化魔咒。从对经济的贡献看,金庸武侠小说从问世至今一版再版,他笔下的影视作品也是一拍再拍,仅《射雕英雄传》,就有黄日华版、张智霖版、李亚鹏版、胡歌版,以至于未来的ХХ版,他笔下的桃花岛、大理、华山等旅游景点更是客满为患,他为读者塑造了乔峰、郭靖、文泰来等英雄男儿,塑造了左冷禅、任我行、欧阳锋等一代枭雄,塑造了杨过、令狐冲等痴心浪子,塑造了岳不群这样的伪君子,塑造了黄蓉这样的奇女子。他塑造的人物形象个个经典却永不重复,他对汉字的研究是如此的到位以至于小说中人物的姓名竟然预示了他的性格和命运。他的小说捧红了黄日华、翁美玲等明星,他的小说让学生在课堂上惦记着桌子底下的金庸小说而无法专心听讲,也让曾经年少的我们幻想着自己能成为除暴安良,匡扶正义的英雄和大侠,但等我们真正长大了,才知道这种想法是个人英雄主义、无政府主义。他的武侠小说中的每一个人物,每一个故事就像曾经陪伴我们的每一首经典的老歌一样,曾经给了我们幻想和憧憬,曾经让我们热血沸腾却也热泪满眶,让我们怒发冲冠也让我们无可奈何。
我始终认为,凡是情商正常的人,从接触到金庸武侠的那一刻起,必将陷入欲罢不能的境地。比如,70后或者80后,刚好赶上金庸热在大陆兴起。这代人在求学阶段,小学不敢说,在中学、大学,金庸武侠绝对是一个重要的交流工具,那时候,金庸武侠风靡一时,特别是黄日华版《射雕》在大陆更是掀起金庸热潮,但那时候电视机还未普及,网络更是不敢想象,我们只能一屋子的人守着一台电视机,每天看两集后,大家在上学、放学的路上意兴阑珊的猜测下一部的剧情,或者想尽一切办法借小说来突击,一旦谁赶在电视剧播放前读过小说,那这个人肯定会被围得水泄不通。印象最深的是高三那年,虽然是决定个人前途命运的关键时刻,但就在这时候,黄日华的《天龙八部》开播了,本来,天龙八部-乔峰-黄日华这几个字组合在一起,足足可以战胜当时我们并不能深刻理解的前途命运,记得那时晚自习是九点钟结束,我们一大帮的金庸迷总是想尽一切办法提前开溜,准时出现在电视机前,目标直接锁定播放天龙八部的电视台,而功课只能拖到午夜时分再去挑灯夜战了。等上了大学,有时间了,也有条件重温一遍'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侠神书倚碧鸳',那时刻,对问题的看法也不再停留在感官角度了,以前只知道好看过瘾,大学时,开始文学、美学、甚至哲学角度来寻找破解这一文化现象的钥匙,记得当时看到解读金庸武侠最到位的应是陈墨和严家炎,至于王朔及他所引发的'金王之争',简直就是不值一提的跳梁小丑。讨论金庸笔下众大侠的武力排行榜,众女星的姿色和智商排行榜几乎是每晚进入梦乡前的必修课。那是我慢慢体味到金庸小说中所蕴含的文化因素。到大学快毕业时,我们被'就业难'压的喘不过气来,实在没有减压的办法了,我们一帮人又把金庸武侠剧的蝶挨个租下来温习了一遍(那时候还不是很不流行DVD,和网上下载之类的),但是童话永远不等于现实,我们没有郭靖、令狐冲等人'不劳而获式'的狗屎运,虽然我们很多人和他们一样的善良,最终还是带着遗憾各奔东西了。说句很现实的话,文科生如果没有什么可利用的资源,如果还不能转变就业观念的话,理论上是找不到合适工作的。为了安身立命甚至说为了混口饭吃,必须从武侠的梦幻中醒来,等终于工作了,突然又发现我们所生活的现实世界其实和江湖没有两样,所不同的是,老金的武侠虽然是根据自己的口味给观众编出来娱乐的,为了畅销也好,为了让人们心存希望好好活着也好,他给我们塑造了很多现实中不可能存在的完美的人物形象,也给我们编制了一个个可望而不可及的'天上掉馅饼'的奇遇。抛开这两点,其实现实就是江湖,老金就是一个置身其中却又能超然世外的讲故事的高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