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什么拯救道德滑坡?(三)-《中国刻不容缓——拯救我们的道德》书评

  道德:你为啥付出如此沉重代价

  道德发展具有相对独立性,没有道德作支撑,生产力的发展要受到严重阻碍;

  治国安民必须德法并重,没有道德的支撑,法治永远不可能真正实现

  □吴灿新

  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取得了令世界为之瞩目的辉煌成就。然而,在这一系列辉煌成就的背后,道德却付出了沉重的代价:拜金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滋生蔓延,人与物的关系被颠倒,人成为金钱的奴隶,许多人唯利是图,社会诚信严重缺损,假冒伪劣行为比比皆是,人们的衣食住行等充斥着不安全'面对着这一切,温家宝总理愤慨地指出:'诚信的缺失、道德的滑坡已经到了何等严重的地步',并强烈呼吁,企业应当流淌着道德的血液!

  是的,不仅一个企业应当流淌着道德的血液,而且我们每一个人,我们整个社会、国家和民族都应当流淌着道德的血液!道德是人类的本质规定性,是一个民族和国家的精神支撑。没有道德,我们将寸步难行。

  不仅要充分认识道德的重大价值,更需要反省道德为啥付出如此沉重的代价

  我们不仅要充分认识道德的重大价值,而且更需要反省的是,道德为啥付出如此沉重的代价?

  首先,是市场经济的负面效应所造成。市场经济同以往一切经济形态的根本区别,就在于它不是追求'使用价值'而是追求'交换价值'的。通俗地说,市场经济的本性,就是无限追求利润的最大化。这一本性反映到人们的道德意识上来,负面演化为拜金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导致了'诚信的缺失、道德的滑坡已经到了何等严重的地步'。

  其次,是我们过去长期片面追求经济增长所造成。文革后期,国民经济已经走到了崩溃边缘,我们必须通过改革开放,义无反顾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走市场经济之路成为了我国的必然选择。当全国人民几乎把全部精力和注意力都投向经济建设,全民经商如火如荼展开时,我们根本无暇顾及社会其他方方面面的建设。由此,我们开始走上了一条片面发展的经济增长之路。由于道德建设长期得不到应有的重视,人们的道德素质远远跟不上社会发展的要求。

  再次,是我们形而上学的思维模式普遍流行所造成。传统社会以小农经济为基础,它注重经验、感觉、感情,形成两极思维方式。它对事物的认识不是肯定就是否定,而这种否定不是扬弃,而是全盘否定和完全抛弃。在计划经济时代,我们高举道德的旗帜,忽视经济建设和法制建设;而在市场经济时代,我们则在重视经济建设和法制建设时,又轻视了道德建设。我们许多人,以为生产力发展了,道德建设就必将自然而然发展;只要加强法制建设就可以解决一切问题,道德根本就没有用。他们不懂得社会发展的辩证法,不懂得,道德发展的相对独立性,没有道德作支撑,生产力的发展也要受到严重阻碍。他们不懂得,治国安民必须德法并重,没有道德的支撑,法治永远不可能真正实现。

  落实科学发展观,把道德建设置于应有的位置

  要解决'诚信缺失、道德滑坡'的问题,让道德代价的付出降低到最小的程度,必须坚定不移地落实科学发展观。改革开放以来我们之所以付出了如此沉重的道德代价,其中一个重要根源就是我们曾经走了一条片面发展之路。科学发展观正是适应了当今世界历史发展的潮流和当代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要求,它是一种把发展放在执政兴国的第一位,坚持以人为本的核心,坚持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坚持统筹兼顾的根本发展方法。坚定不移地落实科学发展观,把道德建设置于其应有的位置上,才能有效地整合整个社会的道德建设资源,推动道德建设不断进步。

  要让道德代价的付出降低到最小的程度,道德建设必须适应、引导和超越市场经济。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道德建设首先必须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这是道德建设发挥作用的前提和基础。然而,道德建设还要引导和超越市场经济的发展,这不仅是市场经济具有'双重效应'的必然要求,也是道德成其为'道德'的本性所然。道德作为一种特殊的'价值',它与'真理'不同;'真理'强调的是人的主观认识要与客观实际相一致、相符合;而'价值'强调的是人的价值认识要能够引领社会进步。因为'价值'不仅来源于现实,奠基于人的实践基础上的真理性认识,具有现实性和规律性;还高于现实,饱含着人的理想追求,具有引导性和超越性。唯此,道德才能消解市场经济的负面效应。

  要让道德代价的付出降低到最小的程度,必须坚持以德治国与依法治国相结合。道德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它不仅要按照自身的规律进行,还需要一系列的经济社会条件予以支持。其中,政治制度和社会制度的合理安排,以及法治的根本保障是至关重要的条件。这就必须坚持以德治国与依法治国相结合。从根本上来说,安邦治国既需要法治,也需要德治,是由于法律与道德两者各有所长,各有所短;两者必须取长补短,相互支持;法制建设要以道德建设为根基,道德建设要依靠法制建设来保障。只有两者相互配合,才能产生最佳的效果。

  作者系中共广东省委党校哲学部教授



为您推荐

《童书评论集-上册》内容简介|作者

内容简介书籍特色 本书是著名作家、书评家徐鲁有关中外童书的序跋与导读文章的精选集。全书共分四辑,辑一是为中国儿童文学作家们的各类原创童书写的序跋与导读;辑二是为一..

《童书评论集-下册》内容简介|作者

内容简介书籍特色 本书是徐鲁所著《童书评论集》的下册,列入 东湖书坊 系列,重点收录了徐鲁的书评文章,包括综述性的评论文章、儿童小说评论、儿童散文评论、儿童作品和图画..

《一个孩子的战争-家庭拯救纪实》内容简介|作者

内容简介  我们不仅仅是为儿子写,也是为与儿子同龄同代的孩子写,为每天都处在“水深火热”之中的几千万个中国家庭写。  从表面看,儿子从一个优秀的学生滑落到“另类学生”只用了短短两年的时间,而实质是,由于我们的种..

《2015年-书评选粹》内容简介|作者

《汉学书评》内容简介|作者

内容简介著名汉学家杨联陞自比为汉学的看门人,其学术书评驰誉学界。本书辑录了杨先生60余篇中英文书评,所评皆为名家代表著作,内容遍涉语言、官制、考古、地理、边疆史、文学史、科技史、经济思想史、书画史、佛教史、史..

《回望朱自清朱自清书评集》内容简介|作者

内容简介如果说好的书籍能给我们打开通往知识、智慧和美的大门;那么好的书评就会给我们打开通往这些书籍的大门。朱自清先生对书评的写作是很好重视的,他的书评如同他绝大多数的散文真实自然又老实严谨不乏风趣。通过阅..

《书评人可以歇歇了》内容简介|作者

内容简介 《书评人可以歇歇了》是“80后”著名书评人许骥的书评文字的结集。其书评文字散见于《书城》《中华读书报》《《书屋》等各类报刊。其文字简洁明快,能直入作者以及图书的核心部分,受到作者以及读者的好评。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