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积极主动”与罗文-《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书评

史蒂芬'柯维的《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第一个习惯'积极主动'提到了这样一个案例。这个案例对我的触动是如此之大,我恐怕转述过程中会有信息缺漏,以致于我不得不将其全文抄录如下:



一旦化学方程式有某一部分改变,整个化学变化就会改观。同样地,只要我们开始对环境做选择性的回应,影响力也会大增。

我曾经与一家公司合作过,该公司总裁精力旺盛,而且对流行趋势反应极其敏锐。他才华横溢,精明干练,但是管理风格却十分独裁。对部属总是颐指气使,从不给他们独当一面的机会,人人都只是奉命行事的小角色,连主管也不例外。

这种作风几乎使所有主管离心离德,大多一有机会便聚集在走廊上大发牢骚。乍听之下,不但言之成理而且用心良苦,仿佛全心全意为公司着想。只可惜他们光说不练,以上司的缺失作为坐而言却不起而行的借口。

例如一位主管说:'你绝对不会相信。那天我把所有事情都安排好了,他却突然跑来指示一番。就凭一句话,把我这几个月来的努力一笔勾销,我真不知道该如何再做下去。他还有多久才退休?'

有人答道:'他才59岁,你想你还能熬6年吗?'

'不知道,反正公司大概也不会让他这种人退休。'

然而,有一位主管却不愿意向环境低头。他并非不了解顶头上司的缺点,但他的回应不是批评,而是设法弥补这些缺失。上司颐指气使,他就加以缓冲,减轻属下的压力。又设法配合上司的长处,把努力的重点放在能够着力的范围内。

受差遣时,他总尽量多做一步,设身处地体会上司的需要与心意。假定奉命提供资料,他就附上资料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提出建议。

有一天,我以顾问的身分与该公司总裁交谈,他大为夸赞这位主管。以后再开会时,其他主管依然接到各种指示,惟有那位积极主动的主管,受到总裁征询意见,他的影响圈因此而扩大。

这在办公室造成不小的震撼,那些只知抱怨的人又找到了新的攻击目标。对他们而言,惟有推卸责任才能立于不败之地,因为肯负责,就得不怕失败,为了免于为自己的错误负责,有人干脆把责任推得一干二净。这种人以尽量挑剔别人的错误为能事,借此证明'错不在我'。

幸好这位主管对同事的批评不以为意,仍以平常心待之。久而久之,他对同事的影响力也增加了。后来,公司里任何重大决策必经他的参与及认可,总裁也对他极为倚重,并未因他的表现受到威胁。因为他们两人正可取长补短,相辅相成,产生互补的效果。

这位主管并非依靠客观的条件而成功,是正确的抉择造就了他。有许多人与他处境相同,但未必人人都会注重扩大个人的影响圈。



同样的外部环境,但对于不同的人来说,采用不同的心态,得出的结果也就截然不同。

这个案例,令我想起网上流传很广的一个故事,跟这个案例有异曲同工之妙。



作者的一位朋友,在公司内部不受重视,于是整天怨天尤人,觉得自己怀才不遇,准备跳槽走人。

然后作者问他:'你觉得你公司怎么样?'

朋友说:'其实公司还是不错的,各项管理也还比较完善。'

作者便建议他说:'既然如此,为何你不把公司所有的东西都学到了再跳槽呢?这样至少你以后跳槽时的身价也能有所提升啊。'

朋友深以为然。于是便努力学习公司里所有的东西,大至战略规划、企业文化、业务流程、市场营销、生产管理等,小至办公用品购置,乃至打印机的修理,只要他能接触得到的,他都用心去学;只要他能做的,都用心去做;工作时间不够学的,他甚至加班来学,工作时间不够做的,他加班来做。他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学得最好,并且利用公司的平台,将所学加以锻炼,以巩固所学。

半年以后,作者发现朋友还在原公司里做,便问他学得怎么样了,准备何时跳槽。

朋友笑着说:'我不准备跳槽了,因为在这半年的时间里,老板把我升做主管,加了一级工资,对我青眼有加。'



看,又是一个例子,同样的外部环境,只是因为心态由消极变成积极,结果就如此的不同。

那么,如何确认一个人的心态是积极主动的,还是消极被动的呢?柯维提出了两个'圈'的概念:关注圈与影响圈。

每个人都有一些格外关注的问题,比如健康、子女、事业、工作中的问题、国家债务或核战争等等,这些都可以被归入'关注圈'(circle of concern)。

关注圈内的事物,有些可以被掌控,有些则超出个人能力范围,前者可以被圈成一个较小的'影响圈'(circle of influence)。

积极主动的人专注于'影响圈',他们专心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他们的能量是积极的,能够使影响圈不断扩大,扩张和成长。

消极被动的人则全神贯注于'关注圈',紧盯他人弱点、环境问题以及超出个人能力范围的事情不放,结果就是越来越怨天尤人,自艾自怜,并不断为自己的消极行为寻找借口。

作为你,作为我,作为人类社会的一份子,我们应该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呢?

这个'积极主动',令我想起《致加西亚的信》里的罗文来。虽然一直有人批评《致加西亚的信》,说这是在为资本家张目,以便他们更好地剥削工人,但是,平心而论,作为社会人,如果我们想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取得成功,我们不是应该向罗文学习吗?

'积极主动'的好心态,时时都不能少。



为您推荐

《童书评论集-下册》内容简介|作者

内容简介书籍特色 本书是徐鲁所著《童书评论集》的下册,列入 东湖书坊 系列,重点收录了徐鲁的书评文章,包括综述性的评论文章、儿童小说评论、儿童散文评论、儿童作品和图画..

《2015年-书评选粹》内容简介|作者

内容简介北岳年选系列丛书之《2015年书评选粹》。我们早已无法回到未开化状态,因而只能“被迫与书一起生活。但生命太短暂了,以致我们只能选择和那些*伟大的书活在一起”。所谈之书虽出于古而实存于今,所有对过去的解说,..

《汉学书评》内容简介|作者

内容简介著名汉学家杨联陞自比为汉学的看门人,其学术书评驰誉学界。本书辑录了杨先生60余篇中英文书评,所评皆为名家代表著作,内容遍涉语言、官制、考古、地理、边疆史、文学史、科技史、经济思想史、书画史、佛教史、史..

《回望朱自清朱自清书评集》内容简介|作者

《书评人可以歇歇了》内容简介|作者

内容简介 《书评人可以歇歇了》是“80后”著名书评人许骥的书评文字的结集。其书评文字散见于《书城》《中华读书报》《《书屋》等各类报刊。其文字简洁明快,能直入作者以及图书的核心部分,受到作者以及读者的好评。本..

《江苏古籍序跋与书评》内容简介|作者

内容简介1900年敦煌藏经洞被发现,公之于世。国家为了制止珍贵文物继续流失,把馀下的敦煌遗书交给京师图书馆(即今中国国家图书馆)保管收藏。1922年,陈垣先生主持整理《敦煌劫馀录》;1929年,胡鸣盛、许国霖先生对这些敦煌遗书..

《重大工程组织公民行为识别.驱动因素与效能涌现研究》内容简介|作者

内容简介《重大工程组织公民行为识别、驱动因素与效能涌现研究》从我国重大工程的实践观察出发,基于大量的行业调研和科学论证,识别了重大工程中普遍存在的组织公民行为所包含的五种具体行为现象,并从接近利他的社会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