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概念其实是相对的,就像农民这个词,如果在工业化之前,几乎所有的人都是农民,反倒没有农民的概念;但当工业化之后,大量的工人出现后,农民这一相对的概念逐渐强化;进而又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加速推进,农民这个词进一步沉沦,附带上不应有的政治色彩、感情色彩。于是到了今天,农民这个词大家已经习以为常,甚至忘记了这个词的前世今生。然而,社会学家却没有忘记,就像法国的孟德拉斯,在他的《农民的终结》中,可以简洁地通览农民的历史流变。
在农业诞生以后,历史曾长期固定在封建社会的自给自足经济状态,表面上千年如一日,然而内部却在不断发生着变化。在典型的欧洲封建社会里,最初的领主是带领着他的臣民共同劳作在自己的庄园的,但因为地是领主的,耕种的人必须付出回报,这便是劳役和实物地租;随着经济水平的发展,特别是生产工具和技术的改进,领主的土地扩大了,收获的农产品不断丰富,乡村社会随之发生变化,逐渐多样化和功用化。随着开发荒地的增加,农民逐渐脱离了领主的人身限制,变为经济关系、税务关系;由于生产工具的发展和改进,手工艺者增多了,并逐渐从农民中分化出来;由于征税的不断增多,又催生出了征税员,还有承担审判权的法官也出现了,封建社会的中间阶层逐渐产生了;由于土地的收益提高,经济价值开始显现,土地买卖开始发展,小领主想扩大为大领主,自耕农想成为小领主,而大领主早已不满足现在的生活,向更高的消费追求发展,于是畜牧业、手工业进一步发展,剩余产品的交换日益盛行,催生了早期的城市、城市居民和商人。但这一切的变化还是这样缓慢!
蒸汽机的诞生终于让历史大踏步加速,在机器的轰隆声中,农民被迫成为配合机器生产的产业工人,农业被迫成为机器生产的原料提供者,城市迅速发展起来,整个农村、农民、农业要么完全服从工业社会的逻辑,要么在固守与挤压中痛苦挣扎。回顾历史,一般的工业化国家往往走过共同的路径,即以农村支持城市,以农业支持工业,以大量农民的被动消失推动工业化和城市化。也正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农民的终结一度成为一个看似即将实现的社会景象。但历史却对这种看似必然的推论给予否定的回答,在那些成熟的工业化和城市化国家,农民并没有最终消失,并在一定时期之后开始增加;农业的困境始终无法消解,生产土豆和肉食品似乎比制造火箭和卫星更为困难。
让人纠结的是,当农民们终于开始积极参与到因为工业化、城市化带来的巨大社会变革中,并准备夺回他们曾经失去的历史时间时,他们发现,一些城里人开始加入农民的队伍,固有的农民概念开始发生动摇,如果是这样,这时的农民还是传统的农民吗?农民的历史还将怎样继续流变?
- 欢迎来到文学艺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