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永不会终结-《尚未结束的历史:戈尔巴乔夫访谈录》书评

历史永不会终结

'

'《尚未结束的历史:戈尔巴乔夫访谈录》给我感觉像是要挑战福山的那本《历史的终结》,但实际上可以说是戈尔巴乔夫谈论自己当年改革的真实想法。很多人都清楚苏联的改革是失败的,并且导致了苏联的覆亡和国家的分裂,最后一任总书记也是总统的戈尔巴乔夫成为国家的众矢之的,甚至到了今天还是有很多俄国人不能原谅他。
  自大学以来我就对苏联问题非常感兴趣,到现在依然不能放弃对苏联问题的再发掘,在我看来中国当前不论是转型还是改革都必须以两个国家的经验为依据,其一是美国,其二就是苏联。原因其实很简单,美国不论从制度上还是经济发展上在当今世界是独一无二的成功,尽管它目前也面临很多问题和挑战,但毫无疑问能够长期稳定的发展美国必然有自己的制度优势和魅力;苏联作为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建立起了一整套的制度体系,尽管这个制度中有很多缺陷,但是作为中国人必须承认我们的制度受到它很大的影响甚至包括指导思想也有很多相似的地方。当然它最终失败了,但这不影响我们把他的经验和问题拿来研究和参考。戈尔巴乔夫作为苏共总书记和总统必然对当年苏联改革和苏联解体有着很多更深刻的认识和见解,这一点也毫无疑问。这本书在现在看来算是一本旧书了,但它的意义仍在最起码对于研究苏联的人来讲是这样的。
  对于我来说戈尔巴乔夫是个复杂的人,而我对他的态度也很复杂。对于政治倾向偏左的人来讲,我是非常厌恶他的,在他的失败改革和软弱下极右势力掌握了俄罗斯政权,对于世界社会主义运动来讲是沉重打击。每个人的思想都是在不断进步和发展中,对于政治思想和历史理解的逐步深化,对于一些问题的看法也会不断的发生变化。至少目前来说,对于戈尔巴乔夫的憎恶感已经少很多了,对于他的改革我更多的是同情,这绝对有别于右派的态度,他们对于戈尔巴乔夫的改革一样反对,只不过在苏共体制和他之间选择会选择他而已。戈尔巴乔夫的改革简单说就是从斯大林主义的僵化体制转变成社会民主主义,当然这在我们共产党人看来就是叛徒是对马克思主义的背叛,但是对于国家的转型和改革来说我却认为哪种改革如果成功将改变俄罗斯在'休克疗法'摧残中得结果。社会主义对于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共产党和社会民主主义指导下社会民主主义政党来讲是共同目标,不过采取的方式不一样。苏联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就是一个病入膏肓的人,按照中医的方略本应'施以稀饭'不能直接大补,戈尔巴乔夫在这一方面的判断明显是有问题的,他没有对改革进行清晰的规划,相反非常崇拜赫鲁晓夫。将一个曾经因为思路混乱而失败的政治家当做导师,只能不重蹈覆辙?戈尔巴乔夫在改革初期并没有将社会民主主义做为自己改革的终极方略,但是当他在改革中遇到挫折后就认为必须彻底的打烂原来的体制,重新建立一套新的体制。这样就直接导致了国家和民众在没有准备的前提下面临抉择,面临思想多元化下对于那种势力和体制进行肯定的抉择。'8.19'事件对于苏联和戈尔巴乔夫都很重要,它直接刺激了苏联民众选择了叶利钦彻底的抛弃了苏联共产党,当然在这里没有必要讨论'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的正义与否,但是对于戈尔巴乔夫的在书中的论述,我表示质疑。他强调自己和叶利钦、纳扎尔巴耶夫商定的条约是维护苏联统一的最后手段,但事实上大家都清楚那是他避开苏联最高苏维埃准备的一份维持自己的所谓总统职位的条约,怎么说他也能够当一个虚位元首。就戈尔巴乔夫改革来讲,他付出过努力但是由于他相关素质的欠缺,和国民对于其政治理念的模糊甚至根本不知道的状态下,苏联解体的命运便是可以预知的了。
  戈尔巴乔夫在访谈的过程中仍然坚持自己的政治理念,那就是社会民主主义,为此他还成立了统一社会民主党,尽管这个政党在俄罗斯目前无足轻重。他对于自己在俄罗斯民众中得威望应该比较清楚了,这在上个世纪90年代的一场总统选举中充分得到了印证,因此他不得不说自己已经没有了总统竞选的念头。对于普京,戈尔巴乔夫在最初是非常赞赏的,但是政治就是这样变化很快,他的政治理念依然是'民主化、公开性',这些在普京看来不是成为大国的基础条件,甚至阻碍了俄罗斯崛起的脚步,那么就必须走向幕后。
  怎么说呢?对于戈尔巴乔夫应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尤其是读过本书的人。苏联前部长会议主席(总理)雷日科夫在自己的书中认为戈尔巴乔夫'要么是不懂得政治的幼稚孩童,要么就是故意将苏联进行毁灭。'这句话在现在看来可能是有失公允的,戈尔巴乔夫对于改革确实很不在行,但是说他故意是站不住脚的。戈尔巴乔夫有着复杂的人格特质,他很精明这从他的头发就能看出来,但是他欠缺坚定的原则性,最起码在改革时是这样。说到这里,我希望大家明白一个问题即福山所谓的'历史终结论'是错误的,社会主义永远不会被抛进历史的垃圾堆,正所谓条条大路通罗马只要目标一致、信念一致就会让历史永续下去。总之,这本书是有着深刻内涵的著作,我认可它因为它保留着原汁原味的东西即戈尔巴乔夫的认识,这也是访谈录类著作的特质。



为您推荐

《童书评论集-下册》内容简介|作者

内容简介书籍特色 本书是徐鲁所著《童书评论集》的下册,列入 东湖书坊 系列,重点收录了徐鲁的书评文章,包括综述性的评论文章、儿童小说评论、儿童散文评论、儿童作品和图画..

《2015年-书评选粹》内容简介|作者

内容简介北岳年选系列丛书之《2015年书评选粹》。我们早已无法回到未开化状态,因而只能“被迫与书一起生活。但生命太短暂了,以致我们只能选择和那些*伟大的书活在一起”。所谈之书虽出于古而实存于今,所有对过去的解说,..

《汉学书评》内容简介|作者

内容简介著名汉学家杨联陞自比为汉学的看门人,其学术书评驰誉学界。本书辑录了杨先生60余篇中英文书评,所评皆为名家代表著作,内容遍涉语言、官制、考古、地理、边疆史、文学史、科技史、经济思想史、书画史、佛教史、史..

《回望朱自清朱自清书评集》内容简介|作者

《书评人可以歇歇了》内容简介|作者

内容简介 《书评人可以歇歇了》是“80后”著名书评人许骥的书评文字的结集。其书评文字散见于《书城》《中华读书报》《《书屋》等各类报刊。其文字简洁明快,能直入作者以及图书的核心部分,受到作者以及读者的好评。本..

《江苏古籍序跋与书评》内容简介|作者

内容简介1900年敦煌藏经洞被发现,公之于世。国家为了制止珍贵文物继续流失,把馀下的敦煌遗书交给京师图书馆(即今中国国家图书馆)保管收藏。1922年,陈垣先生主持整理《敦煌劫馀录》;1929年,胡鸣盛、许国霖先生对这些敦煌遗书..

《辛亥天变-帝制的终结-(下)》内容简介|作者

内容简介甲午战争的结局置换了日本与中国在亚洲的地位。日本靠强索中国的巨额赔款完成了资本原始积累成为世界强国,中国则自此积贫累弱一蹶不振。 列强的欺侮激起了光绪帝和众多文武官员变革图强的决心。而力图向民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