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封的汴绣与戏曲-《七朝古都开封/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书评

  汴绣

  刺绣,在我国起源较早,北宋时开封刺绣工艺已发展到相当高的水平。开封云集各地的巧匠绣工,官办的有文绣院,民间的有秀巷。当时大街小巷皆是 锦绣之衣,绣额珠帘,巧制新装,竞夸华丽 。汴绣即在此传统基础上发展起来。近些年开封的汴绣独树一帜,山水人物、楼台花鸟,针线细密,不露边缝,绒彩夺目,丰神宛然,色彩丰富,层次分明,立体感强,成为国内外游人必买的佳品。

  戏曲

  豫剧,又名河南梆子、河南高调。祥符调是豫剧的一支重要流派。明末清初,陕西人来汴经商定居,其家乡戏秦腔也随之传入,并与地方戏曲汴梁腔、梆子秧腔、女儿腔以及镇南技、山坡羊、打枣杆等民歌长期融会贯通而逐步形成豫剧祥符调。唱、念俱用标准的汴梁音韵,发音多假嗓,音域属上五音。

  开封种植菊花源远流长,可以追溯到1600多年前的南北朝,唐宋时期就已经驰名全国,明清尤盛,绵延至今。'黄花遍圃中,汴菊最有名。'清乾隆皇帝来开封赏菊时亲赋诗词,留下'风叶梧青落,霜花菊百堆'的美句。在开封禹王台,至今还留有乾隆的咏菊诗碑。每到秋季,古城开封,秋风送爽,菊花飘香,到处繁花似锦,蔚为壮观。'花以景衬,景以花容',人们置身于菊花的海洋里,如痴如狂,真是'十月花潮人影乱,香风十里动菊城。'

  如今焕发出新活力的开封享有'戏曲之乡'、'木版年画之乡'、'汴绣之乡'、'菊花之乡'等美誉之称。

  在开封,能看到舞狮、盘鼓、高跷、旱船、唢呐等丰富多彩的民间艺术,徜徉在开发一新的包公祠、宋都御街、清明上河园、翰园碑林、天波杨府、开封府、大梁门,龙亭湖、包公湖、繁塔、禹王台等景区。流连于灯火辉煌的夜市,身边是国内外如织的游人,耳边是'中不中'、'得劲的很'醇厚的乡音,让心不禁热起来,七朝古都开封在时代的浪涛里,再谱写出新的篇章,焕发出璀璨的光彩。



为您推荐

《印文化概说》内容简介|作者

内容简介本书介绍中外印文化, 涉及中国、日本、古代欧洲、古代中东、古代印度等地, 还有少量提及近现代美国、俄罗斯等地。书稿从文化学的高度, 对印章的材料、制作、印文、功能等进行论述。 书籍特色..

《中国砚文化:砚的魅惑》内容简介|作者

内容简介本书是一本砚文化审美读物, 包括“访砚·论砚”“色砚新裁”“端砚的魅与惑”“开拓砚视野”几个专辑, 文中配精美砚图60余幅。这是一本从作家视角写作的关于砚的文化随想、杂感, 以及砚学论文的合集, 图书从..

《墨舞之中见精神-李继凯论书法文化》内容简介|作者

内容简介  本书为作者专论中国书法文化的论文选集。从上世纪80年代的《墨舞之中见精神》,到近期发表的《论书法文化与中国近现代作家的关联特征及功能意义》,主要探讨了文人尤其是作家文人与中国书法文化的持续而又复..

《湖北美术出版社经典美文行楷/墨点字帖/经典文化系列经典文化系列字帖》内

《工艺文化》内容简介|作者

内容简介书籍特色 《工艺文化》,日本民艺之父柳宗悦经典之作;阐释工艺之美的源泉;以“用”和“服务”诠释工艺;提倡民众的力量,尊重自然的意志;倡导无心之德。《工艺文化》:柳..

《砚种卷-鲁砚-中华砚文化汇典》内容简介|作者

内容简介  春秋战国时期的鲁国在今山东,所以山东也简称为鲁。山东自古产砚,著名砚石达四五种,故鲁砚闻名天下。山东的砚石由于分布较为分散,各地的古代地域状况和交通条件,自然人文也不一样。因此各地的产砚历史先后也有..

《中国陶瓷文化与陶瓷文化产业》内容简介|作者

内容简介本书在深入回顾悠久的中国陶瓷历史、梳理灿烂的中国陶瓷文化的基础上, 思考、分析、探索了中国陶瓷文化产业的发展之路, 首先分析了陶瓷文化产业的构成与现状、问题与困难, 其次提出了陶瓷产业发展的路径与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