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覆灭后,遗老们进行了反思,一种颇为流行的说法是,清之亡,亡于科举,亡于学堂;也有遗老总结出'亡国三妖',即东洋留学生、新军、资政院及咨议局。上述两类反思,均有读书人的身影,前者说的是科举于1905年废了之后,读书人抛弃了大清;后者说的是学西学的读书人推动了革命。如此看来,读书人确实在辛亥革命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为什么读书人最后倒向了革命?而不像太平天国运动时还挺身而出救朝廷呢?(挽救清廷于将倾的湘军就是读书人加农夫组成的军队,出师的名义就是卫道。)《山雨欲来:辛亥革命前的中国》表明,科举的废止直接断了农村广大寒门弟子的上升通道,过去那种'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理想再也无法实现了。当然,清廷也不是没有想到废科举的后果,也采取了一些措施,对新式学堂的学员给予象征性的奖励,但太有限了。更重要的是,科举制度的废弃导致了贫寒家庭受教育成本的陡然增加,新式学堂要在城里上,要专门请人,要专门的教材,不像科举读的四书五经,几百年一个内容。于是,上学要花不少的钱,这更加剧了城乡的分化和农村知识分子与清廷的离心。既然这样的老路不能再走,国家的前途也不明朗,则必须寻找新的出路,这便是革命。读书人参与革命,既是为国家的前途,也是为个人的前途,事实上,参与革命的读书人很多后来就当了官。但不管怎么说,读书人成了革命党人的主力,如章太炎当日所言'以前的革命,俗称强盗起义;现在的革命,俗称秀才造反'。
当然单靠读书人,辛亥革命还难以成功,清朝的灭亡原因复杂。近来的资料表明,国民党一再炫耀的辛亥革命,其领导作用并没有那么大,如果不是一直苦等君主立宪的士绅们最后也因为皇族内阁绝望了,革命的成功可能还要受些艰难。但如果仅在就事论事的层面来看,也还不深刻,需要放宽历史的视界。
历史的逆流。欧洲资本主义国家的兴起,其前期首先是强力中央集权的确立,即打破封建割据,德国的崛起最为典型,日本也是同样的道路。然而,到了清朝末年,太平天国运动中地方军团虽然挽救了清朝的覆灭,也天然的形成了地方势力的崛起,与朝廷事实上在分庭抗礼。所以,中国的历史出现与世界史相反的趋向,由中央集权反而走向了封建。
清廷的困境。清廷的自救,也必须走壮大中央实力的路子,办法就是自强,自强必须增加花费,钱从何处来很伤脑筋。因为传统的中华帝国,正如黄仁宇描述的'低水平的平衡',也如本书的描述,是小政府,地方全靠自治,最大的缺陷是没能力,一有灾祸战争,顿时难以应付。自强花钱,若借债必遭士子与老百姓辱骂,向老百姓征收更会遭遇不满和反抗。自强还必须向地方收权,势必又导致地方的严重不满甚至对抗。总之,清廷在最后的年代,已经处于不改等死,要改则找死的两难局面。最后,清廷还是拿出了最大的热情实施改革,于是让人感叹的一幕出现了,仅在几年前,戊戌变法还因为改革被剿杀,而几年后清廷变法的力度远大于戊戌变法,废除科举,兴君主立宪,治新军,开新式学堂,兴实业,以至于形成了经济史上难以忘记的清末十年黄金期。
完全的反向。然而,清廷的一切努力最后全部成了自己的催命符,新式学堂的学生接受了新思想,更加倾向了革命;主动培养的资政院及咨议局也倒向了革命;更要命的是,苦心练就的新军竟然打响了辛亥革命的第一枪。何以至此,因为清廷的新政与自强,完全是从维护皇权的角度出发的,这是地方不愿意看到的,老百姓也没有得到什么实惠。更重要的是,通过革命思想的传播,皇权统治的思想基础已经没有了,大家已经倾向了推翻皇权,清廷的一切努力只是对历史的反向操作,只有自食其果了。还有,科举中断了'士'的渠道,清廷中枢的人才匮乏也到了惊人的程度,根本缺乏堪当大任的贵族和大臣。
无奈的结局。可以肯定的说,清廷不会为了灭亡自己而推行新政,然而无奈的现实是,新政终于要了清廷的命。正如书中所说,辛亥革命是以孙中山为领袖的民主革命派与知识分子、士绅、新军、会党联合而成的社会力量所形成的一场政治大革命,清廷并没有能力去抵抗。但结局也完全不是革命党想要的,革命成功了,参与革命的联合体迅速分裂,那些在地方士绅手里控制的各省,所想要的不过是分省自治的共和而已。清廷倒了,但大一统的中华民国却没有形成,革命果实很快被篡夺,'二次革命'也很快失败,中国继续在泥潭中深陷,孙中山也开始了痛苦的反思。
(二〇一二年十一月十一日)
- 欢迎来到文学艺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