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仲淹的吏治观——《部级领导干部历史文化讲座·2011》札记之二-《部级领导干部历史文化讲座2011》书评

   由范仲淹主导的庆历新政虽然始于宋仁宗庆历三年(公元1043年),但早在地方为官时他已经开始系统思考改革的问题。天圣五年(公元1027年),他写的《上执政书》,已经形成了系统的改革思想。他提出:

  固邦本者,在乎举县令、择郡守,以救民之弊也;厚民力者,在乎复游散,去冗僭,以阜时之财也;重名器者,在乎慎选举,敦教育,使代不乏才也;备戎狄者,在乎育将材,实边郡,使夷不乱华也;杜奸雄者,在乎朝廷无过,生灵无怨,以绝乱之阶也;明国听者,在乎保直臣,斥佞人,以致君于有道也。(《范文正公集》卷八)

  为什么把吏治放在了改革的首位?因为他长期在地方为官,深知吏治存在的问题。他指出:

  某观今之县令,循例而授,多非清识之士。衰老者为子孙之计,则志在苞苴,动皆循已;少壮者耻州县之职,则政多苟且,举必近名。故一邑之间,薄书不精,吏胥不畏,徭役不均,刑罚不中,民利不作,民害不去,鳏寡不恤,游惰不禁,播艺不增,孝悌不劝。以一邑观之,则四方县政如此者,十有七八焉,而望王道之兴,不亦难乎?

  事实上,在古代,吏治都是行政的首要问题,特别是中国历史上长期实行的人治传统,地方的行政水平与地方官吏的个人品行、操守、能力等息息相关。所以,地方的安宁,不得不'在乎举县令、择郡守',而且是'固邦本'之首要。

  历史走至今天,以法治国已经深入人心,并得到施行,但地方行政首长的个人因素对一个地方的发展安宁依然有着重要影响。重读历史,古代关于吏治的思想在今天依然有着现实意义,那就是如何选择好地方党政领导,又如何去督导地方党政领导履行职责,又如何科学地评判地方党政领导的政绩。



为您推荐

《印文化概说》内容简介|作者

内容简介本书介绍中外印文化, 涉及中国、日本、古代欧洲、古代中东、古代印度等地, 还有少量提及近现代美国、俄罗斯等地。书稿从文化学的高度, 对印章的材料、制作、印文、功能等进行论述。 书籍特色..

《中国砚文化:砚的魅惑》内容简介|作者

内容简介本书是一本砚文化审美读物, 包括“访砚·论砚”“色砚新裁”“端砚的魅与惑”“开拓砚视野”几个专辑, 文中配精美砚图60余幅。这是一本从作家视角写作的关于砚的文化随想、杂感, 以及砚学论文的合集, 图书从..

《墨舞之中见精神-李继凯论书法文化》内容简介|作者

内容简介  本书为作者专论中国书法文化的论文选集。从上世纪80年代的《墨舞之中见精神》,到近期发表的《论书法文化与中国近现代作家的关联特征及功能意义》,主要探讨了文人尤其是作家文人与中国书法文化的持续而又复..

《湖北美术出版社经典美文行楷/墨点字帖/经典文化系列经典文化系列字帖》内

《工艺文化》内容简介|作者

内容简介书籍特色 《工艺文化》,日本民艺之父柳宗悦经典之作;阐释工艺之美的源泉;以“用”和“服务”诠释工艺;提倡民众的力量,尊重自然的意志;倡导无心之德。《工艺文化》:柳..

《砚种卷-鲁砚-中华砚文化汇典》内容简介|作者

内容简介  春秋战国时期的鲁国在今山东,所以山东也简称为鲁。山东自古产砚,著名砚石达四五种,故鲁砚闻名天下。山东的砚石由于分布较为分散,各地的古代地域状况和交通条件,自然人文也不一样。因此各地的产砚历史先后也有..

《中国陶瓷文化与陶瓷文化产业》内容简介|作者

内容简介本书在深入回顾悠久的中国陶瓷历史、梳理灿烂的中国陶瓷文化的基础上, 思考、分析、探索了中国陶瓷文化产业的发展之路, 首先分析了陶瓷文化产业的构成与现状、问题与困难, 其次提出了陶瓷产业发展的路径与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