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被证实这并不是李鸿章的日记,那就只能当小说看了;可是如果是小说的话,它又是那样的像回事,以至于骗过了不少外国人。这便是《李鸿章回忆录》,一个美国人撰写的、曾经被作为真实史实的、后来被无情揭穿的关于李鸿章的作品。
从这部'小说'能读出什么?一个让人难以置信的诗人李鸿章,一个让人不禁侧目的孤独并苦闷着的爱国的李鸿章。这是真实的李鸿章吗?
让人难以置信的'诗人'李鸿章。'有一天,我要成为中国的桂冠诗人',这是《李鸿章回忆录》开篇的第一句话,引用于作者说的所谓'日记'。按照书中的说法,这是1846年李鸿章写下的意味深长的话;书中还写道'一直到李鸿章去世的那一天,他最珍视的就是文学事业,他盼望自己成为诗人、散文家和历史学家,盼望自己的文章能被后人传诵'。为了体现李鸿章的诗人风度,书中先后引用了李鸿章八首古诗,可惜全被译为英文,难以一时看懂。引用的所谓日记中,也充满了诗意语言,比如:'真正的文学家并不需要关注文学本身,因为文学的最终目的是以大脑和笔墨纸砚为武器,歌颂那些无法开口的农耕生活和人类艺术。'这那里是日记,完全可以算作谈艺录。再看看那些到英国、美国访问的日记,充满诗意的描述,完全欧化的长句子,舒缓优美,但却更加让人怀疑不是李鸿章的真实记录。再回想一下梁启超关于李鸿章不学无术的评价,怀疑只会进一步加重。而实际,这本书只是小说,如此,倒也可以原谅。
让外国人钦佩的'爱国者'李鸿章。只从德国宰相卑斯麦的评价中,李鸿章在外国人眼里的形象便可见一斑,这位铁血宰相称赞李为'东方的卑斯麦',而自称'欧洲的李鸿章'。在外国人看来,整个中国也唯有李鸿章才懂得世界的局面,唯有他清醒地认识着自己的国家,知道怎样去与外国人打交道。他为了朝廷可以不惜一切,在日本,他在受了枪伤的情况下继续为国家争取着利益,减少了战争赔偿。他在苏州屠杀太平军降部的事情在书中也被美化了,因为那背后隐藏着'阴谋',李是被逼无奈的。
真正孤独并苦闷着的李鸿章。显然这倒符合历史的事实,由于比别人更清晰地看清了中外的实力对比,李鸿章既不主张盲目对外开战,也不愿意就此滑落,想以洋务运动来挽救这个衰败的国家;李鸿章无奈地看着康有为等人鼓动着光绪皇帝开始了变法,也无奈地看着慈禧太后等人又走向另外一个极端,这些都对国家无益;他震惊于朝廷作出的依赖义和团对抗外国的愚蠢决定,最终却要承担丧权辱国的骂名去签订条约;甲午战争让他苦心经营的洋务运动完全失败,最后的不平等条约还要他来负责。等等。
李鸿章在清末中兴四名臣中起步最晚,却走得最高,特别是长期处理洋务,这就不免让他夹在内外之间;他自己也因为政治地位的安全感考虑,不得不苦心经营自己的势力,又要面对其他政治势力的排挤和自保;更关键的,满清的当政者们从来都没有准备让他成为的权臣,四处掣肘。最终,李鸿章便陷入四处不得劲的现实处境,落得一个外国人欣赏而中国人咒骂的尴尬境地。
最后再回到这本书,以李鸿章的口吻写出的关于中西交往中的现实感受在今天依然存在。'大多数洋人似乎很乐于在亚洲人面前表现优越感,因此,那些他们在自己的国家之外强烈反对的事情,回国后他们做起来没有半点犹豫。'这是百年以前李鸿章对欧洲人傲慢与偏见的印象,那么百年过去了,伦敦奥运会上,这些傲慢与偏见依然存在。
(二〇一二年九月一日)
- 欢迎来到文学艺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