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皇室大多尊崇儒家学说,他们为培养自己的接班人,十分重视对后代的人格教育,围绕着为人、为政、为学,即所谓'立德、立功、立言'等人格修养问题,向自己的后代讲述为人处世的根本。为进行这方面的工作,历史上许多学者都作了努力。北宋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张载(1020~1077)就提出'养正于蒙'的教育思想,即从儿童时期就应该进行正确的教育。明代学者、史学家焦'.(1541~1620)在这方面也做得十分突出。他生于明嘉靖二十年(1541),为诸生时就在学术研究上颇有盛名,后拜督学、著名学者耿定向为师,又虚心向名学者罗汝芳求教,学问大有长进。焦'.二十三岁应甲子科乡试落第后,耿定向仍十分器重他,推荐他为崇正学院学长。万历十七年(1589年),焦'.四十八岁时,得中状元,被授予翰林修撰。从此,他细心研读历代朝典和诸子百家之学,终于成为名噪一时的大学者。'君子之泽,五世而斩',为了维护封建统治的长治久安,作为史学家,他把个人的感情与史学的社会功能有机地结合起来,以历史教材当作教育人的工具,在翰林院任职时,担任皇长子的侍讲官。他认为皇储不能无功而得尊位,无劳而享厚禄,必须有功于国,才能自立于世。为此,他选用孔子之说作为培养人的教科书,考虑到孔孟之道集儒家学说之大成,思想精深,论证周密,皇太子难以理解,就选用可供借鉴的历史政事,又请明宫廷名画家丁云鹏(1547~1628)配上精美插图,以古代储君行事可为法戒者编成《养正图解》,作为宫廷皇太子的蒙学读物,并定为培养从政、治民人才的道德教育范本。
- 欢迎来到文学艺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