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辛格所见证的中国及中美外交四十年风云-《论中国》书评

' 当亨利'基辛格说话,尤其是在谈中国问题的时候,世人总会注意聆听。因为四十年前的秘密访问促成一段震撼世界的历史,他有这个资格。至少在今天的美国,没有哪个人比他更熟悉中国事务。理所当然的,基辛格去年在88岁生日之际推出的《论中国》一书,受到了舆论的高度关注与热评。虽然过去10多年间基辛格已经发表了多部有关中国的著述,但这本《论中国》是他首次尝试以专著的形式系统阐述他关于中国的见解,并且更多以一位学者的眼光解读中国历史、中国文化、中美关系,对当今平衡全球力量最重要的两个大国应该如何相处,美国又应该做出哪些改变直抒胸臆。
在中国,四十年来出访中国50余次的基辛格一直被视作'中国人民的老朋友',他与中国的几代领导人都打过交道,而且有深入的交往。可以说,他从政生涯的高峰时刻都与中国息息相关。因此,《论中国》也可以看成是基辛格为自己一生最杰出的外交成就所作的回忆以及对外界多年质疑的回应。
基辛格1923年出生在德国,因为犹太人身份而于1938年移居美国。1950年从哈佛毕业后,在60年代末担任过尼克松政府的国家安全顾问和国务卿,就是在这个岗位上,他于在1971年7月和10月两度秘密访问中国与周恩来协商,为中美建交穿针引线。其后,水门事件爆发,尼克松总统下野,基辛格则以个人声誉超然丑闻之外,继续在福特政府中担任国务卿。1973年1月,基辛格因结束越南战争的谈判而获诺贝尔和平奖,其声望最高之时,甚至有提议他参选总统的呼声。上世纪八十年代之后,他很少直接涉足美国政界,其现实主义立场更是为引来外界不少抨击,但他的影响力不可小觑,尤其是在外交领域。
这本书立意格局不小,从中国的历史与文化独特性开始谈起,从历时五千年的灿烂文化到鸦片战争的'由盛转衰',不仅纵论孙武、恭亲王、李鸿章等历史人物,也以他的亲身感受和观察,记录了毛泽东时代之后的邓小平与江泽民时代。但究其书要点,仍旧在于中美在70年代'走向和解'与'准联盟',毕竟这也是基辛格最为外人称道而他本人最有发言权之处。这段历史也是中国读者最为耳熟能详的,基辛格的论述自然会提供不同的历史文本,其历史意义、学术意义不在话下。
基辛格将中西文化的差异做了一个比喻,中国流传最久的棋是围棋,一时输赢外人很少一下子看得明白,而西方对应则是国际象棋,其目的是把对手将死,令对方走投无路。他断言说,'如果说国际象棋是决战决胜,围棋则是持久战。国际象棋棋手的目标是大获全胜,围棋棋手的目标是积小胜。'
回望历史,目的仍旧关照现实,四十年后,中美关系仍旧是世人最期待基辛格能说些什么的大题目,尤其在中国崛起以及美国喊出了重返亚太的口号之后。基辛格回顾中美自1971年以来的关系演变历史,尤其是邓小平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为拓展中美关系所作的努力,评价是:'在美国和中国各自的需要之间达成的这种平衡说明了为什么有时模棱两可对于外交来说不可或缺。正常化靠一系列的模棱两可维持了40年,但不可能永远如此。推动两国关系继续前进需要双方的远见卓识。'
这一论断今天仍旧成立,尤其在中美继续面临利益以及意识形态等领域的冲突之时。基辛格认为,中美问题应该归结为,'中国和美国实际上要求对方做什么?'他强调中美关系不必也不应该成为零和博弈,他一直呼吁中美关系恰当标签应该是'共同进化'而不是'伙伴关系'基辛格认为,这意味着双方都必须注重国内应该做的事情,在可能的领域开展合作,调整关系,减少冲突;任何一方都不完全赞同对方的目标,也不假定利益完全一致,但双方都在努力寻找和发展相互补充的利益。
基辛格的提议,立足点仍旧务实,这对于两国人民以及全球福祉显然大有裨益。更进一步,针对中美两个在太平洋两岸彼此竞争的格局,他提出了中美走向'太平洋共同体'的设想,这是一个包括日本、印尼、越南在内的各国联合的体系,而不是简单划分为'中国'或'美国'的体系。
任何国际体系,其基础仍旧在于结盟与互信。基辛格的构想,听起来与过去几年的热门词汇'中美国'类似,只是少了非此即彼的咄咄逼人之感,多了兼容并包的开放姿态。巧合的是,据说,率先提出'中美国'论的学者之一尼尔'弗格森正在采访基辛格,酝酿写作其传记,想必这会近乎一部不得不关注的当代美国外交史。
无疑,写作《论中国》起初的定位应是中国之外的读者,或许是书中对中国语气始终称得上友好热情,甚至引发一些西方评论者的质疑:基辛格对毛泽东甚至中国的态度,是不是过于'友善'?事实上,这也是基辛格一直受到西方政界和学术界诟病的原因之一。
这倒是可以引用书中一个细节作为注脚。当年秘密拜会周恩来为中美关系破冰之际,为了避开两国有分歧的问题,基辛格想只从哲学角度谈中美关系的演变,他说:'有很多游客来过这片美丽的土地。对我们而言,这又是一片神秘的国土。'听闻此言,周恩来摆了摆手打断了说:'你会发觉,它并不神秘。你熟悉之后,它就不会像过去那样神秘了。'事实如此,经过了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不再那么神秘,渐渐融入了世界,逐渐步入正常国家序列。然而,对比中国名列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地位,中国在国际舞台以及外交领域如何以更开放自信的姿态与世界相处,仍有不少有待继续探索的问题,对此,每个国人都难以回避。而这对于国内历史的'去魅'以及'去神秘化'将是重要一步。今天,基辛格的著述对我们的意义,不仅在于可以吸纳其在外交领域的建议,更在于对于对国内问题的启发。正如英国作家乔治'奥威尔所言,'谁控制过去,谁就控制将来;谁控制现在,谁就控制过去'。 '

'



为您推荐

《童书评论集-下册》内容简介|作者

内容简介书籍特色 本书是徐鲁所著《童书评论集》的下册,列入 东湖书坊 系列,重点收录了徐鲁的书评文章,包括综述性的评论文章、儿童小说评论、儿童散文评论、儿童作品和图画..

《新中国外交创始人.奠基者周恩来》内容简介|作者

内容简介讲述的大多是耳熟能详的故事,以纪实文学的载体赋予了故事更多的可读性;同时作为资深外交人的作者也给予作品文字蓬勃欲出的激情。 书籍特色 作者以纪实文学的手..

《2015年-书评选粹》内容简介|作者

内容简介北岳年选系列丛书之《2015年书评选粹》。我们早已无法回到未开化状态,因而只能“被迫与书一起生活。但生命太短暂了,以致我们只能选择和那些*伟大的书活在一起”。所谈之书虽出于古而实存于今,所有对过去的解说,..

《新中国外交亲历---见证奥林匹克》内容简介|作者

《汉学书评》内容简介|作者

内容简介著名汉学家杨联陞自比为汉学的看门人,其学术书评驰誉学界。本书辑录了杨先生60余篇中英文书评,所评皆为名家代表著作,内容遍涉语言、官制、考古、地理、边疆史、文学史、科技史、经济思想史、书画史、佛教史、史..

《回望朱自清朱自清书评集》内容简介|作者

内容简介如果说好的书籍能给我们打开通往知识、智慧和美的大门;那么好的书评就会给我们打开通往这些书籍的大门。朱自清先生对书评的写作是很好重视的,他的书评如同他绝大多数的散文真实自然又老实严谨不乏风趣。通过阅..

《书评人可以歇歇了》内容简介|作者

内容简介 《书评人可以歇歇了》是“80后”著名书评人许骥的书评文字的结集。其书评文字散见于《书城》《中华读书报》《《书屋》等各类报刊。其文字简洁明快,能直入作者以及图书的核心部分,受到作者以及读者的好评。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