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对于慈善这个话题,我并未有过深刻的思考。因为,在我心目中,我是很抵触'被慈善'的。因为,平时有很多的捐献都是'被慈善'的,我想,很多人的经历都一样。而且,捐献出来之后,往往又没有一个具体的说法,不知道所捐献的钱或物到了哪里。我想,这应该是绝大多数'被慈善'的人心中的疑虑之处。
慈善行为是有本质的,一是自愿,二是回报。
自愿,谁都能理解。但是为了强调,我愿意'自愿的意思乃是捐助人出于个人内心的意愿,在不被强迫、不被要求、不被胁迫、不被裹挟、不被欺骗的前提之下进行慈善活动。'
'回报的意思,是自己受过了别人的恩惠,作为一种回馈和报答而进行慈善捐助,这种回报并没有定向性'
但是,就慈善的本质,我想,那就是爱护。慈善本身就是爱护性的。但是,经常看到一些镜头,报道某某单位向哪些贫困生捐助,然后,将领导赠送红包的镜头特写出来,我觉得很是刺眼。贫困毕竟不是有尊严的一件事。能呵护多少就呵护多少。
更为令人深思的话语在这里'对于哪些捐助人,无论他投网入在哪里,投入了多少钱,我们都应该心存感激。因为无论他帮助了多少人,帮助了多少,都是对全体人类福祉的在一种贡献,是使我们更加人性,更少动物性的一种努力。'
在没有慈善的人心中,所进行的慈善,即使馈赠了,我们是否也可以说是一种动物性的行为?
在孩子心目中,慈善的本质是很容易被唤起的。让孩子们捐钱、捐书、捐物,只要搞一次集体晨会,在所有孩子面前宣传一番,孩子们马上就可以被打动。但是,这些孩子长大以后,慈善的本质还会在他们的心中驻守吗?如果不能驻守,那么是什么导致慈善本质流失了呢?这值得我们深思。
- 欢迎来到文学艺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