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是阴谋?多拿点证据来-《低碳阴谋——中国与欧美的生死之战》书评

'低碳'是阴谋?

用动机论以及阴谋论来解释世界是一些人常用的选择,只不过,这样的解释能否让人信服也常让人怀疑。现在,就有一本书专门谈低碳是阴谋,这就是《低碳阴谋'中国与欧美的生死之战》。

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业委员会(IPCC)2007年的第四份全球气候报告指出,全球气候变暖是一个事实,而全球气候变暖90%是人类的责任,因为人类使用了太多的化石燃料,使二氧化碳的排放大幅增加。

然而,这个结论遭到多方批评。例如,持反对意见的一批科学家在1993年成立一个针锋相对的组织,NIPCC。NIPCC于2009年6月发布了题为《气候变化的再思考》报告,对2007评估报告逐条作了尖锐批评。

不过,过去反驳全球变暖和全球变暖是人类的责任的很多人都只是认为IPC C的结论不正确。但是,《低碳阴谋》一书则认为,把全球变暖的责任推到碳身上,并要在全球实施'碳关税'和'碳减排'其实是一种巨大的阴谋,本质是美国和欧盟发达国家借力环保问题企图扼杀中国等发展中国家的生存空间,让发展中国家为温室气体排放和此次金融危机买单,继续牵制和盘剥发展中国家,以维持两极世界的格局。

这种说法显然会深得发展中国家的人心,因为中国乃至其他发展中国家都对发达国家所主持的碳减排标准的不一致深感不满,也许这才是哥本哈根会议没有达成协议的根本原因。但是,'低碳阴谋'比批评全球变暖不是人类造成的更进一步,因而需要拿出更多的证据来加以证明,否则就有诬陷之嫌。

《低碳阴谋》采用了中国著名气象科学家竺可桢两篇论文的研究结果来反驳二氧化碳导致全球变暖。一是1961年发表的《历史时代世界气候的波动》,二是1972年发表的《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前一论文依据北冰洋海水衰减、苏联冻土带南界北移、世界高山冰川后退、海面上升等文献资料记载的地理现象,证明20世纪气候逐渐转暖,并由此追溯了历史时期和第四世纪世界气候、各国水旱寒暖转变波动的历程,发现17世纪后半期长江下游的寒冷时期与西欧的'小冰期'一致。

该论文证明,20世纪的气候逐渐变暖和历史上地球气候的冷暖交替是自然界自身的规律在起作用。在历史上,尤其是在工业革命前,人类根本就没有排放二氧化碳,但地球照样有冷暖交替,因此与二氧化碳无关,人口因素在气候变迁中的作用微乎其微。竺可桢最后指出,太阳辐射强度的变化可能是引起气候波动的重要原因。气候大变动的原因主要受太阳辐射的控制,小变动的原因则与大气环流活动有关。

后一篇论文则充分利用中国古代典籍和方志的记载、考古成果、物候观测和仪器记录资料,得出了数千年里中国气候没有一直变暖,也没有一直变冷的结论。中国历史上的气候变化呈现一定的周期性,每次波动周期历时约400年至800年。这些变化根本无涉二氧化碳。

二氧化碳被妖魔化了吗?

《低碳阴谋》甚至认为,人类现在对二氧化碳有一种妖魔化的趋势,但实际上,二氧化碳并非妖魔。

2009年底,世界气象组织在瑞士日内瓦发表《2008年温室气体公报》。公报说,2008年大气中的大多数温室气体浓度继续增加,可长期留存的温室气体'二氧化碳、甲烷和氧化亚氮的浓度创下工业革命以来的新纪录。2008年二氧化碳在地球大气中的浓度为385.2PPM,与2007年相比增加2.0PPM,呈继续增长趋势。而工业革命之前二氧化碳在大气中的浓度大约为280PPM,几乎固定不变。

但是,即使是这些权威数字在作者看来也有误导之嫌。

第一,从280增长到385.2,增长了192%。这个数字看起来很大,但PPM的计算标准是百万分之一,换算成百分比,也就是从0.028%上升到0.03852%,二氧化碳在空气中的比例仍然很小。

其二,在整个地球发展史上,二氧化碳浓度是极不稳定的。奥地利因斯布鲁克大学地质学家施普特尔等人通过分析距今6.35亿年前形成的石灰岩中的同位素发现,当时地球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至少为1200PPM,这一浓度是当今地球上二氧化碳浓度的32倍左右,可谓超级温室。但是,在地球上亿万年的演化史中,二氧化碳浓度大幅下降。

此外,二氧化碳浓度增加固然会增加温度,但是二氧化碳浓度的增加对作物的生长是有好处的。一般来说,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二氧化碳最适浓度是1000PPM,所以二氧化碳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做气肥。因此,如果从作物生长的角度来看,二氧化碳不仅不能减排和被捕捉来埋在海底,反而应当让其排放在大气中促进作物的生长。所以,认为二氧化碳是一种污染源就是在妖魔化二氧化碳,而'碳减排'和'碳关税'简直是天方夜谭。

忘记行星,去拯救青蛙

获得199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的美国斯坦福大学物理学家罗伯特'克劳林最近指出不必为全球的气候变暖担忧,因为地球会自行解决这个问题。他说,'地质记录告诉我们,当我们展望未来时,不需要为气候问题担心太多,这并不是因为它不重要,而是因为这是我们力所不能及的。'换句话说,不管人们往地球上扔什么,地球都会以自己的节奏和方式将问题解决掉。

克劳林在《美国学者》季刊夏季号上发表的论文指出,地球非常古老,而且经受过很多磨难:火山爆发、洪水、流星碰撞、造山运动,以及各种形式的灾难,这些都比人为所能造成的打击要严重。然而,地球仍然健在。它是一个幸存者。对地球来说,气候变化的危机(假如称得上危机的话)就像在公园散步一样。

他认为,大气中的碳并非过多,而是一直如此。地球完全可以应付。人类为了减排所做的努力都是徒劳。政府和个人认为他们能改变什么,其实都是在自欺欺人。地球才不在乎什么政府和立法,它不在乎你是不是关掉空调、冰箱和电视机。

劳克林当然也承认,过多的二氧化碳会导致物种灭绝,例如珊瑚。但让碳在地下多保留一些时候对动物或有机物来说并不会有什么不同。真正的物种灭绝问题是人类的人口压力,例如,居住地的破坏、滥用杀虫剂、过度捕杀、物种入侵等。认清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它也许能使环保工作朝着人们能够实现的目标努力:忘记地球,去拯救湿地;忘记行星,去拯救青蛙。

克劳林的观点对今天人类保护环境和生态很有启发。他并不反对保护环境,但认为有其他的方向和努力。当然,他也没有提出和证明现在国际社会提出和讨论的'碳减排'和'碳关税'是一种阴谋。

回到《低碳阴谋》这本书。真要证明低碳是发达国家针对发展中国家的一种阴谋还需要时间和实践的检验,也需要更多的证据。(转摘于《凤凰网》)



为您推荐

《童书评论集-下册》内容简介|作者

内容简介书籍特色 本书是徐鲁所著《童书评论集》的下册,列入 东湖书坊 系列,重点收录了徐鲁的书评文章,包括综述性的评论文章、儿童小说评论、儿童散文评论、儿童作品和图画..

《美第奇阴谋》内容简介|作者

内容简介警方突袭了一座别墅,意外地发现,游泳池中浸泡着大批公元前四世纪的陶器。而随即展开的调查,将*具威望的博物馆,贪婪阴险的古董商,品行不端的收藏家,形迹可疑的艺术机构都牵扯进来。这些线索,引导文物宪兵队来到阿克..

《2015年-书评选粹》内容简介|作者

内容简介北岳年选系列丛书之《2015年书评选粹》。我们早已无法回到未开化状态,因而只能“被迫与书一起生活。但生命太短暂了,以致我们只能选择和那些*伟大的书活在一起”。所谈之书虽出于古而实存于今,所有对过去的解说,..

《汉学书评》内容简介|作者

《回望朱自清朱自清书评集》内容简介|作者

内容简介如果说好的书籍能给我们打开通往知识、智慧和美的大门;那么好的书评就会给我们打开通往这些书籍的大门。朱自清先生对书评的写作是很好重视的,他的书评如同他绝大多数的散文真实自然又老实严谨不乏风趣。通过阅..

《书评人可以歇歇了》内容简介|作者

内容简介 《书评人可以歇歇了》是“80后”著名书评人许骥的书评文字的结集。其书评文字散见于《书城》《中华读书报》《《书屋》等各类报刊。其文字简洁明快,能直入作者以及图书的核心部分,受到作者以及读者的好评。本..

《江苏古籍序跋与书评》内容简介|作者

内容简介1900年敦煌藏经洞被发现,公之于世。国家为了制止珍贵文物继续流失,把馀下的敦煌遗书交给京师图书馆(即今中国国家图书馆)保管收藏。1922年,陈垣先生主持整理《敦煌劫馀录》;1929年,胡鸣盛、许国霖先生对这些敦煌遗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