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柏杨版《资治通鉴》最大的感受,直观。对地址的今译、对官职的现代化解释,对重要事件的图例说明,尤其是重要战争,一张图出来,好理解数倍。当然,个人觉得也有两个小的问题。
一是古代君王名字的过度直呼也带来理解上的不便。柏杨先生为了消灭残存的封建残留意识,对古代皇帝一律在书中直呼其名,比如,秦始皇,直呼为赢政;汉武帝,直呼为刘彻;等等。这样也好也不好,熟知的大家知道名字,不熟知的特别是上古的帝王,大家只知道谥号或庙号或年号,书中也直呼其名,反倒费解。如上古的尧,书中直呼为'伊祁放勋';舜,直呼为姚重华;禹,直呼为姒文命;夏朝的末代暴君桀,直呼为姒履癸;商朝末代暴君纣,直呼为子受辛;推翻夏朝的汤,直呼为子天乙;春秋著名的楚庄王,直呼为芈侣;等等。其结果,就是要在直呼的名字后再反注古代的称呼,否则真不好理解。
二是对柏杨先生对方块汉字的彻底否定不能认同。书中不止一处出现'柏杨曰'对汉字的无情批驳和拼音化的呼喊。我个人觉得,当汉字的电脑输入成问题的时候,汉字能否现代化确实成为问题,拼音化似乎很有必要。但现在没问题,不仅电脑输入没问题,反而成了最适合电子存储的文字,电脑输入速度一不小心也创造了电脑最快输入记录,而且还是不可多得的文字艺术,多亏当年毛主席在世的时候有汉字拼音化的想法却没有硬推,否则今天我们真是要悔青肠子,捶胸顿足。至于柏杨先生嫌汉字难理解,特别是少数民族人名地名表述非常难理解,我估计各国的文字对外民族的人名地名表述都存在这个问题,似乎不是汉字一家的问题,不可苛求。
- 欢迎来到文学艺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