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带朋友参观上海的特色书店,先去了常德路的'BOOK CAFE'喝下午茶,体验上海的小资书吧的氛围,该书店位于上海静安寺旁的繁华地段,曾经是张爱玲写作的地方。然后我们到茂名路地铁站出口的'季风书园',去看看这家真正靠卖书而生存的书店的风景。十年来我一直光顾季风书店,就是因为里面的书好。果然,很快我的眼睛又被一本书名叫《创意城市》的书吸引了。
'通常,在一场重要的采访前我不会像现在这样一团糟。迟到是不可挽回的事了,我的双脚挤在一双极不合脚的高跟鞋里,感觉随时可能人仰马翻。我从来没有这样狼狈过。这一切悲哀的根源是我搬到洛杉矶,把家从纽约搬到这里之后,我竟然必须开车前来采访,天知道这一路我是怎么过来的,对我来说这多么危险啊 -- 我可一点儿都不会开车。要是在纽约,我比现在要高效得多,我可以在一辆呼啸着载我去市区的出租车上,悠哉第刷着睫毛、涂着口红.'
哈哈,这实在太妙了,她的情形简直跟我如出一辙,我对从上海移居北京也心存同样的恐惧(我也不会开车)。把书翻到最后几页,发现作者 ELIZABETH CURRID 还是我们南加大政策规划及发展学院的副教授,看来跟她有缘。于是买下书,回家慢慢阅读。
读完这本书,解答我心里长久的一个疑问:为什么北京集中了最有创意的优秀人才,深圳集中了最有活力的经济人才,而上海拥有最成功的的创意经济?读了这本书,才知道我喜欢上海的真正原因,是因为上海与纽约一样,虽然都是定位为金融中心,但是真正吸引全世界眼球的是生活在这里的时尚人士和性感的大都市文化。
什么是创意?创意是如何产生、如何传播的?在以时尚为代表的文化艺术背后,是怎样的一套经济、社会运作机制?为什么创意产业在纽约、洛杉矶、巴黎、伦敦、米兰如此兴旺发达?创意产业对城市的贡献是什么?政府决策者应该如何鼓励创意经济?
创意只产生在具有包容力和多元文化的地方。文化的多样性、城市的生机活力和怪诞的张力,是专属于纽约的特质,也是纽约吸引世界各地的艺术家来投奔他的魅力所在。
社交圈子、夜生活、时尚看门人、媒体集团、文化艺术政策、口碑营销等等,共同营造了创意产业萌芽的环境,在一次次经济衰退和繁荣的循环之间,引爆了文化商品化的潮流。
'如果没有方便的地铁、音像店或者其他让人们生活愉快无忧的设施,我恐怕没有心情去欣赏一片绿叶的美。'FRANK O'HARA 曾经在书中写道。时尚派对、俱乐部、协会、高档餐厅、咖啡馆、夜总会、小型画廊,对于城市文化生活都功不可没。正如 NOBEL 奖获得者 ROBWERT LUCAS 所说:伟大的城市就算人口密集、喧嚣、物价高涨,也照样会吸引人们前来居住,这是因为人们渴望与程度相当的人在一起。纽约是这样,上海也是这样。
时尚、艺术、电影、音乐和设计,阳春白雪月下里巴人共存,纽约的创意产业保障了上千万人的就业,创造了上亿美元的经济效益,也奠定了纽约的国际地位。
当制造业衰落的时候,人力资本经济或者说'技术'经济的时代却开始了。20世纪,纽约的经历如此,21世纪,上海正在倾力打造金融、服务和文化的品牌。创意带来激情,创意带来繁荣。
ELIZABATH 还详细论述了夜生活中的经济学,指出'社交网络'是人们来纽约的原因。人际互动是如何推进事业、传播思想,并且从根本上激发经济活力的?20世纪60年底,当时还是哈佛大学社会学系博士生的MARK 就在一篇文章《弱连接的力量》里讨论了他所谓的'弱连接'的重要性。
文化商品化的过程中,社交网络、口碑和明星的作用非同小可。很多人看电影或电视,是看明星们穿什么,而不是他们演什么。
书中提到,纽约的文化艺术政策已经失效,企业对艺术的慈善资助在过去的十年里减少了50%以上,经济繁荣造成了生活成本越来越高,艺术家们无法承受高昂的房租,纷纷选择迁移到周边便宜的城市居住,这打破了产生创意所需要的生态环境,比如直面沟通和文化碰撞,从而影响了纽约的'全球创意中心'的地位。这对我们是个重要的警示,如今,艺术家们如何才能继续在北京、上海这样越来越贵的城市里生活呢?靠政府出台减免税收,或者提供房租补贴,还是选择迁移到周边便宜的城市,比如杭州、苏州?这也许是个值得当地政府关注的问题。
创意无极限。今天在网上看到一组老外设计的墓地,用现在最流行,最IN的话来说,那就是'死了也搞笑'。他们把自己生前喜爱的东西做成'手机、电脑、蝴蝶、棋盘、钢琴、汽车、摩托甚至是海盗船和骷髅'等各种各样形态的墓碑,别说,还真是充满创意!
- 欢迎来到文学艺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