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的边患主要来自北方,而且呈现层出不穷的规律,一般会从东北方向依次向西迁移,并与中原王朝发生正面冲突,然后被中原王朝赶走向更西方向迁移,大体呈现匈奴--鲜卑-柔然-突厥-回纥-契丹-女真-蒙古相继盘踞北方并造成威胁的规律,这让中原大地不得不为防范来自北方草原的威胁而大伤脑筋,修长城就是防御思维下的被迫之举。
秦汉之际是匈奴威胁,西汉初最为强大,刘邦北征险些被俘,于是一直用和亲策略。到西汉武帝时,用卫青、霍去病等大将,从守势转为攻势,经过三次大的战役,取得了战略上的主动。东汉时,在公元89年由窦宪统帅军队对北匈奴进行了最后一次大规模打击,标志着匈奴的威胁终于消除。
但匈奴被赶走之后,柔然在北方的势力日益增强,在三国两晋时代逐渐成为重要的威胁,但总体没有形成像匈奴那样大的为害程度。
柔然的短暂强盛后,鲜卑的势力逐渐强大,逐渐从东北向华北发展并与中原王朝发生正面冲突,这一冲突又是几百年,直至南北朝时北魏的建立,标志着鲜卑历史辉煌的到来。
北魏解体后,中国重新统一,强大的隋唐又与填补鲜卑势力空间的突厥发生正面冲突,经过坚持不懈地打击,西突厥向西迁移,而东突厥则投降南迁,逐渐融入中原。
唐朝中后期,突厥的影响已经难觅踪迹,但回纥却再次填补突厥留下的空间,并趁安史之乱,大举入侵中原,首都长安也遭到数次光顾,这让唐朝没有少废功夫来笼络和打击。
唐朝后期,契丹又不断崛起,而庞大的唐帝国已经积重难返,从而让契丹逐渐成为难以抗拒的敌手,并在唐朝末年正式建国,后来改国号为辽,与中原分庭抗礼。
北宋与契丹对峙一百多年,始终处于守势。到北宋末年,当中原王朝欣喜的看到强大的辽只几年间就被骤然兴起的女真政权-金消灭时,却没有想到,金也会在几年间灭掉北宋王朝。
南宋王朝与金长期对峙,也是处于守势。到南宋末年又出现与北宋末年类似的情景,突然兴起的蒙古迅速地消灭了曾经强大的金政权,但短短的欣喜过后,就是蒙古与南宋的正面冲突并最终被蒙古灭亡。
明朝朱元璋明确提出'驱除鞑虏'的旗号,但对蒙古的攻击却没有进行到底,残存的蒙古政权不时还骚扰中原,最后让明成祖朱棣不得不天子守边,把京城从南京迁到北京。但不曾想残存于东北的女真政权却再次兴起,替代大明王朝,建立清朝。
回顾几千年的中国古代史,伟大的中华民族一直面对着北方游牧民族的强大威胁,然而却始终能在与异族的对抗中艰难取胜,即使没有取胜或者被征服,也会让少数民族的统治者接受中原文化,从而使中华文明成为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的古代文明。
- 欢迎来到文学艺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