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代改革成败之反思-《历史的拐点》书评
但可惜的是,中国的历代改革大多失败,《历史的拐点》选取了中国历史上13个关于改革的历史故事,大多是不幸的结局。春秋时的郑国子产改革,事成功,人名就,算是圆满的;下来的战国商鞅变法就不好了,法成而人亡,商鞅及其家族结局很惨;战国的赵国胡服骑射改革也是成功的,但赵王晚年凄凉,不过与改革无关;西汉的王莽改革空想主义成分太重,完败;北魏孝文帝的汉化改革,成功,那因为是君主亲自改革,但也留下后患;唐代安史之乱后的财政改革,事成,但主角刘晏、杨炎下场不好;唐代的'二王八司马'改革,仅存在146天,失败,参与的人被贬,有的终生抱憾;宋朝范仲淹、王安石改革均失败,而且后遗症很多;明朝的张居正改革先胜后败,人亡政息,家庭遭难;清朝的洋务运动、戊戌变法、立宪三次改革皆失败,王朝最终覆灭。
为什么中国历史上改朝换代易,而改革却难?本书提出了一个观点,即中国的政治缺乏妥协精神,容易犯绝对化的问题,非左即右,非此即彼,而且容易与人身伤害挂钩,结局要么是改革派人头落地,身死族灭;要么就是反对改革的遭到打压,处境凄凉。历史上商鞅、王安石、张居正在变法过程中就对反对的人大力弹压;而事后他们又遭到反对派的反扑。'二王八司马'、 戊戌变法的失败与改革派缺乏妥协精神有明显的关系。如果说中国的历代改革能有些妥协精神,能渐进、温和改革,也许一些悲剧可能不会发生。因而,从历代改革成败的反思中也可以看出,中国当代的渐进式改革是成功的,也是被认可的。
然而,又引出一个问题,中国人一向崇尚中庸,为什么在改革的问题上却这样偏激?我在想,以缺乏妥协精神来概括改革的成败因素似乎也不全面,于是想起历史学家黄仁宇指出的,中国历代均有以道德代法律的传统,改革的最终争论会陷入道德的旋涡,结局是支持或反对改革的人并不是以改革本身而是以道德问题被处置,大多被批为奸臣,明朝的张居正身后就是被这样评判。特别是宋朝的王安石变法,后遗症相当严重,直接导致党争,而且打击面相当大,而实质与改革相差万里。
提要梳理中国历代改革的头绪,上下延续两千多年,很不容易,一些小的疏漏也在所难免。如书中对中国历史著名的税制'租庸调'制进行解释就提到农民要上缴玉米,'租庸调'发于北魏成于隋唐,而中国的玉米传入要在明朝末年,从南美洲传入,显然是不可能的;而一开篇把'二王八司马'事件的主角之一,王叔文误为'王书文',清朝几个改革故事中又把公元18'年与19'年几次混淆,若有再版时校订一下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