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国并购与技术创新推进我国五金市场国际化-《销售与市场》书评
五金零部件市场扑朔迷离,产能过剩、未来用车成本进一步增长、日本大地震等一系列因素影响,今年的汽车市场走向变得更为不确定,谨慎、喜忧参半成为了当前车市的代名词,国内零部件企业需要在机遇与挑战中对自身发展战略和发展模式进行新的尝试,在模式创新和技术创新方面进行调整平衡,最终达到确立持续竞争优势的目的。
国内五金汽车零部件市场面临洗牌中汽协副秘书长熊传林称,按照汽车企业目前的扩张速度,中国汽车行业未来可能面临产能过剩。根据中汽协统计数据,2011年2月我国汽车生产量环比下降29.89%、同比增长4.48%至126.03万辆,销量环比下降33.09%、同比增长4.57%至126.70万辆。其中乘用车销量跌破百万大关,创下2009年1月以来新低,车市实际消费需求萎缩预期开始兑现。据悉,地方政府'十二五'汽车产能规划合计高达5292万辆,高出发改委统计资料69.4%之多,远超预期。
2011年车市整体供过于求,其中部分细分市场的产能过剩将会十分突出,加上部分车企的销量和市场份额可能不增反而大幅下滑,在这新的市场大环境下,降价将是大势所趋。据盖世汽车研究院投票调查结果表明,参与投票2300多名业内人士中74%认为今年中国车市爆发全面价格战的可能性大。
汽车市场爆发价格战,将直接导致汽车零部件市场价格将被动的压低,这也是零部件市场从发展阶段到成熟阶段必然会经历的一个大量企业被兼并的洗牌过程。因此,如何随着汽车市场的变化调整企业的发展策略,将成为企业生存发展的首要因素。
日本五金零部件外包或受益3月11日发生的日本大地震,灾害严重,受灾县市是日本重要汽车工业生产基地。受地震影响,日本三大汽车巨头(丰田、日产、本田)宣布,14日起全面停产。日本罕见大地震对其国内汽车、零部件产业冲击巨大。
日系整车厂与供应商的紧密配套关系一直是各个企业学习的范本。但是随着地震的爆发,这种配套模式所带来的问题就显露无疑,众多日系品牌都面临零部件供应受阻,整车厂全面停产的危机,这将给欧美系车带来利好因素。国际模具及五金塑胶产业供应商协会常务秘书长罗百辉表示,震后日系供应体系或将调整,核心零部件外包趋势或将深化,部分日系企业或将进一步加大零部件外包,特别是核心零部件。国内部分零部件核心企业将充分受益这一机遇,未来或将获得试配套机会,从而进入原本过分致密的日系配套体系。
进入2011年,汽车市场的颓势、政策的利空以及日本地震带来的巨大冲击,让本来就悬疑未定的零部件市场更加风云变幻。罗百辉表示,企业应顺应市场发展,搭建沟通平台,通过全球汽车零部件产业高峰论,深度挖掘市场变革,深化产业发展趋势,在多变的市场环境下,把握市场发展规律,看清市场发展趋势。就目前国内五金业而言,中小企业居多,以民营企业为主。工业和信息化部起草的《关于加快推进企业兼并重组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近期出台,将放宽民营资本市场准入。此举将激励商业银行加大对企业兼并重组的信贷支持,探索设立专门的并购基金,吸引社会资本支持企业兼并重组,并鼓励上市公司以股票为对价实施吸收合并、要约收购、购买资产等并购行为。不仅解决了五金业众企业资金薄弱的后顾之忧,也为五金业兼并重组扫清了路障,进一步加快五金产业集群化步伐。
对于钢铁、石化、汽车、船舶等规模经济效益显著的行业,鼓励以大型骨干企业为龙头,推进跨地区兼并重组。节制地方政府干涉的同时,还能将各地特色产业链结合起来,促进各产业健康发展。值得一提的是,五金业作为钢铁业的关联产业,或将受扶持,尤其是发展势头强劲的船舶业与五金机械的配套发展。
另外,根据国有资本有进有退的原则,在竞争性领域,将鼓励和支持有市场竞争力和品牌优势的各类企业参与国企改革重组,为扫除企业兼并重组的地方障碍。《意见》要求地方政府清理各种行政壁垒,探索地区间财税利益共享模式,逐步取消国企领导干部行政级别和待遇,改革地方政府和国企领导绩效考核机制,将企业兼并重组纳入考核范围。
对于新能源、电子信息等新兴产业,重点推进大中小企业一起,在研发、生产、市场和人才培养上建立战略联盟,形成合力。新能源作为五金也未来发展的终极目标,目前已经提上了日程,各种节能五金工具、机械,已逐步登台亮相,其研发与人才培养,必不可少。而电子信息作为五金业新的销售载体,也成为一种新形态,销售量节节登新高。
纵观目前全国特色产业园与集群化格局,以及2010年各地五金业集散地的崛起,罗百辉认为,五金业产业集群化时代已走近。今后,中国五金业还将在国家一系列的政策鼓励与行业引导下,逐步走进国际五金大家庭。
内销企业开拓国际市场策略
1、提高产品技术含量,降低生产成本
注重产品结构调整,大力发展具有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的五金制品产品的生产和销售。同时,在努力吸收和转化先进技术的前提下,从各个环节入手,通过实施费用节减计划、能源结构改造等方式方法,尽可能减少浪费,提高管理水平降低单位成本,提高五金制品出口竞争力。
2、重视电子商务产品的作用,提高五金制品出口效率。
众所周知,通过电子商务进行贸易不仅能节省大量减少人力、物力,降低交易成本和库存,更为中小五金制品生产企业进入国际市场创造了一个自由平等的竞争环境和更为广泛的合作空间,给我国五金制品企业提供了新的发展机会。好的电子商务产品如共赢网(中国)的'优质供应商(BQS)',该产品是共赢网(中国)与欧洲最大的采购物流协会'德国联邦采购物流协会(BME)联合推出的新型逆向电子商务产品,只专注于中国五金制品生产企业对欧盟的出口。截至目前,不仅有7000余家欧洲企业通过'优质供应商'在中国进行采购,而且由于BME的会员企业中囊括了德国200强企业,其中就包括西门子、诺基亚、博世、宝马、大众、梅赛德斯奔驰等世界知名企业,因此'优质供应商'在促进我国五金制品出口上可谓得天独厚,是中国五金制品出口欧盟的绝佳选择。
3、提高合同的首付比例,利用金融工具规避汇率风险
在外贸中采取提高合同的首付比例,来降低汇率变动风险,防止汇兑损失,如签订合同首付率从以前的5%-20%提高到30%-40%;也可以在合同中约定升值极限,超过限定值就相应地调整产品出口价格来进行应对。罗百辉建议企业可以进行贷款切换,提前归还人民币贷款,再换成美元贷款;利用金融工具规避汇率风险,远期交易,提前锁定远期汇率;商品交易中力争用人民币结算。
外贸企业转战国内市场策略
目前有许多外贸出口企业认为品牌包装就是'请明星代言',弄个'国家免检',再弄个'中国驰名商标',更有能耐的还弄个'中国名牌'。而事实上品牌包装往往不是把企业自身包装成几近完美就可以让产品畅销,也不是以此就能吸引有实力的加盟商。'
1、品牌推广
品牌包装面向的不仅是经销商、加盟商,还要面向消费者;企业的品牌包装不是纯商业性的展示,而需要以消费者利益为核心的人性化美化企业与产品,也不是企业自身的吹嘘炫耀,而是要善于借助第三方的力量《可以理解为媒体、公共组织》;企业的品牌包装还不足以塑造品牌形象,而仅仅是有了交付给消费者塑造品牌的素材,消费者在实施购买行为后,企业的产品质量与服务质量让消费者满意而作出的评价才是品牌塑造的完成。
企业的品牌推广应该面向终端消费者,是谁会成为你的终端客户就给谁看你的品牌包装。企业的这种品牌包装实际上是给消费者提供品牌塑造的素材,你的包装获得消费者的认同与好评,你的品牌包装才算成功。因此,品牌推广的手段是离不开广告的,只有消费者熟知你的品牌,才有可能了解你的产品,也才有可能最终购买你的产品。
2、渠道布局
从对有利于企业的产品销售需要出发,渠道从战略布局上是很有讲究的,要做到既便于管理和管理成本的最小化,又要使渠道对销售产生积极作用。罗百辉认为,在渠道布局上不能要求遍地开花,而要考虑便于管理及让管理成本最小化;不能来者不拒,而要有相应的门槛,比方说在加盟商所在地有无可能做到市场影响力前三名。在终端销售上厂家要全力负责,改变厂家与加盟商、经销商之间的买卖关系为合作关系,为经销商、加盟商的销售出谋划策,帮助他们做好终端的拓展。
3、终端销售
外贸出口企业从只抓生产到抓终端销售的转变,受经验的限制导致困难更大。因为终端是企业存活与发展的根本,许多非外贸出口企业在终端上也屡屡战败。部分外贸五金企业在终端上的误区表现为,他们不管加盟商的终端销售,企业招商工作完成后只给加盟商供货,加盟商卖得好与坏就不是厂家的事了,这种做法实际上改变了厂商之间加盟合作的关系,而成为一种买卖关系。当加盟商对终端销售也存在手段匮乏时,厂家的作壁上观就衍生了加盟商背离厂家的念头和决心,最终导致渠道的惨败。
做大做强必须跨国并购
当前中国企业'走出去'跨国并购进入了新的阶段,面临重要发展机遇。随着中国经济在更深层次上融入全球体系,企业'走出去'的步伐逐步加快,特别是金融危机爆发后,一些海外优质资产大幅缩水,对外出售的意向增加,为有意开展海外并购的中国企业提供了难得的机遇。
1、有利于提升产业技术水平,增强核心竞争力。为提升产业技术水平,进行跨国并购以获得国外目标公司所掌握的先进技术成为我企业探寻自我发展的重要路径之一。罗百辉举例说,国内某企业集团2002年以来陆续成功收购了几家日本、德国公司,逐步形成整体收购、技术对接、内外联动的跨国并购经营理念,迅速提升了生产技术水平和核心竞争能力;2010年又正式收购美国某公司100%股份,欲借力其在全球领先的技术及强大的工程研发管理经验,提升自己在国际印刷机械设备生产领域的实力。
2、有利于增强研发能力、丰富产品线。提高企业研发能力,提升产品档次和生产能力也是我企业实施跨国并购的动因之一。2009年,吉利汽车成功收购全球第二大自动变速器公司DSI,由此强化了自动变速器的研发与生产能力。2010年,吉利成功完成了对瑞典世界级知名豪华汽车品牌沃尔沃的收购,一举进入世界高端机动车生产领域。
3、有利于吸纳全球销售网络以拓宽海外市场。据罗百辉透露,企业并购的海外目标企业中,有不少掌握成熟的销售渠道及稳定的市场,通过收购进而拓展海外市场也成为我企业海外并购的重要原因。广西柳工计划在波兰建立制造和研发基地,并以此为平台在欧洲市场建立研发、采购、生产、营销及配件服务网络。2011年1月,柳工收购波兰HutaStalowaWola公司工程机械事业部,以并购的方式实现上述计划,大幅节省了海外新建工厂的费用与时间,快速地把东欧市场建设成柳工'第二本土市场',柳工可以此为基地,迅速面向欧洲、北美及独联体市场销售高质量的工程机械产品。
4、有利于提升国际化经营管理水平。
不少企业在并购之后,通过重视双方企业的文化融合,尊重并购目标企业的用工习惯,有效提升了本企业的国际化经营水平。中冶科工近年海外矿产资源收购突飞猛进,并购的矿产资源分布广泛,涉及亚洲、拉美和大洋洲等。面对文化和社会习俗差异,中冶科工积极尝试与当地融合,如并购海外企业后尽可能雇佣当地员工以造福当地社会;采取本地化、属地化的管理模式,尊重被并购企业所在国家和地区的劳工管理习惯,与当地工会组织建立紧密联系等,取得了良好效果。
跨国并购问题解析
1、企业自身经验不足。从国际经验看,跨国并购需要全面考察目标国的投资环境和劳工政策,设计合理有效的投资架构、资源整合方案和退出渠道,充分进行商务、法务等全方位的调查,才能有效规避海外投资风险。然而,我不少企业实施跨国并购仍存在盲目性,不仅并购前没有通盘考虑进入海外市场的策略或疏于建立系统、科学的并购方案,并购后也面临缺乏管理经验、运行不畅等问题。华为、中航国际、中国寰球等多家公司表示因缺乏实践经验,并购中时常处于被动局面,并购失败案例屡有发生。
2、专业性人才匮乏。进行跨国并购,需要一支掌握国际贸易、国际金融、国际营销、国际企业管理和国际商法等知识,熟知海外并购业务,并能按国际惯例管理海外并购企业的专业人才队伍。吉利控股、中冶科工、中兴通讯(000063,股吧)等企业都表示因缺乏专业化的跨国并购人才团队,企业在跨国并购过程中面临很大困难,项目进展缓慢。
3、国内行政审批繁锁,缺乏统一协调。目前,企业如计划对外投资或并购海外企业,需到多个部委备案及审批,手续繁琐,国家没有一个专门机构来协调和指导企业的海外并购行为。因缺乏统一规划和合理布局,很难发挥我国企业在国际竞争中的整体优势。不少企业反映,一些部门在跨国并购的行政审批中效率较低,延缓了跨国并购的进程。
4、融资不畅、渠道单一。目前我国企业的并购融资渠道较为单一,主要依靠自有资金和商业银行贷款。商业银行主要限于为非股权交易的并购活动提供贷款资金,目前为并购发行企业债券的情况较为少见。有时企业因受到融资额度和审批限制,坐失并购良机。中冶科工表示,矿产、能源类行业项目投资周期长,跨国并购所需资金额大,目前企业自有资金难以完全支撑并购,迫切需要扩宽融资的有效渠道。
5、整合文化差异的能力欠缺。与并购目标国的文化差异成为我海外并购企业反映较为集中的问题。东西方两种不同的文化接触,很难避免产生冲突,这对并购后的企业进行融合会产生很大影响。TCL集团在并购阿尔卡特后,对文化差异融合不够,造成原厂人才流失严重,致使公司无法顺利运营。
6、政治因素时常对并购结果造成重大影响。我国企业目前在跨国并购时还往往遭遇政治因素的干扰。政治性风险主要表现在东道国政局动荡给企业带来经营风险;以及东道国为保护本国企业,以国家安全等各种借口对国外企业并购本国企业加以阻挠。继收购美国网络设备制造商3Com、竞购摩托罗拉无线网络部门、竞购美国私有宽带互联网软件提供商2Wire失利后,今年2月华为对美国三叶公司的收购再次受政治因素干涉未果,即是明证。
建议策略
1、加强政策指导、完善配套法律、简化审批环节。由于跨国并购涉及国内外多方利益,建议国家有关部门加强对相关国家安全问题的中长期预测和政策指导,合理引导并购方向。可借鉴国外有关跨国并购的立法经验并结合国际法和国际惯例,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国际并购法律框架,加紧制定相关法律,对审批程序、外汇汇出、资金融通、税收政策等问题做出明确规定,简化审批环节,使我国企业在跨国并购中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2、完善跨国并购金融支持体系。良好的金融政策环境是便利企业获得资金开展跨国并购的重要条件。建议:开放企业海外融资渠道。允许大型企业集团直接在国内外金融市场进行融资,并赋予其海外融资权和投资权,使企业可利用国际资本市场来筹措大量的对外并购资金,扩大我国对外资的利用。放宽专项外汇管制。对国内经营业绩好,具有跨国经营经验,并能通过进出口贸易或B股市场自我平衡外汇的大型企业集团,建议赋予其外汇汇出权,放宽其海外子公司外汇使用、利润汇回、资金调出等方面的限制,允许其利用境外盈利再投资。推动投资银行的建设与发展。为企业参与跨国并购提供咨询和融资服务。
3、加强政府国际公关。我国企业在欧美发达国家的并购往往受到政治因素的影响,相比之下,中国企业在苏丹、尼日利亚等非洲地区的并购开展顺利,这与中国在这些地区已经建立起来的良好形象有密切关系。因此,建议加强政府国际公关,树立中国企业积极参与国际合作的形象,提升国家软实力和声誉;加强政府间交涉力度,及时为在并购中受到不公平对待的企业辩护,逐步为今后企业跨国并购跨越政治障碍创造有利的国际环境。
4、支持行业组织在服务企业跨国并购中的作用。建立跨国并购信息平台。通过网络平台汇总并购项目、相关国家政策、法律法规等内容,为企业制定跨国并购方案提供丰富及时的参考资料。组织企业开展跨国并购的有关培训,为企业提供跨国并购的咨询服务。建立跨国并购专业人才库。商会等行业组织搜集、发掘并汇总跨国并购专业人才信息,创建包括营销、贸易、法律、谈判、外语等专业人才的信息库。密切与国外经商参处及各国行业组织的联系。支持商会与国际行业组织、国际区域组织、国外政府机构等加强合作,在全球范围了解、搜集跨国并购信息,了解各国家地区政策法规、文化民俗,共享相关信息资源,尽最大可能消除由并购项目以外其他因素造成的阻碍。
创新是提高国际竞争力的动力阀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中国五金制造业将会遇到越来越多来自第三世界国家廉价劳动力优势的竞争者。面对严峻的情势,我们必须让自己快速发展。而快速发展的最有效手段就是加快企业的技术创新,实现产业升级、技术升级和提高国际竞争力,具体要做到:获得较长时期(如10年左右)保持较高发展速度的动力;在调整中实现加快体制转轨和建立能够对结构矛盾作出积极反应和自行调整的新机制。
技术创新是把思维推向市场的过程。即以市场为导向,将科技潜力转化为营销优势的创新活动。涉及从创意到市场调查、技术开发、产品研制、生产制造、市场营销和服务的全过程。从市场营销的角度理解技术创新的内容,我们至少应具备如下意识:
a.技术创新是一种营销理念
技术创新不是纯粹的科技理念,也不是一般意义的科学发现或发明,而是一种现代化的营销理念。必须体现市场导向,它强调企业必须面向市场进行研究开发,把市场需求,社会需求和出口创汇作为研究开发的基本出发点、而且创新全过程各个环节都要贯彻营销理念,即技术创新必须给企业和市场购买者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用海尔集团总裁张瑞敏的话来说,就是把市场难题作为创新的课题。
b.技术创新是一个系统工程
正如同市场营销的成功需要有一系列化的有效的营销组合一样,技术创新也需要有一系列与之配套的目标市场战略以及产品、价格、渠道、促销战略。因此,它是一个系统工程,而不是一种单项活动或一个环节。只有借助众多战略战术的有机配合,才能确保技术创新的成功。
c.技术创新重视应用价值
它强调技术开发与技术有效应用的统一,重视技术要素同其它要素的新组合,如前所述,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必须以市场为导向,技术创新必须注重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依靠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来提高企业实力和经济效益。因此,技术创新需要与营销创新、服务创新、渠道创新等相关要素有机配合,这样,技术创新才能给企业带来实际的效益。
d.技术创新的检验标准是市场
技术创新的主要动力来自市场。市场是技术创新的基本出发点和最终归宿。技术创新最重要的是要有市场效果,这是检验技术创新成功与否的唯一标准,通过技术创新开发新技术、新成果最终要通过商品化回到市场、企业要善于调查了解所在领域的世界最新成就,本行业国内外市场对新产品的需求,从而确定企业的主攻目标。
e.创新本来就是极具有个人彩色的个体(有时是小组)英雄行为
创新战略则是把这种个人能力转化为企业能力。显然,现行的等级结构化组织,不能提供创新能力成长的土壤,而只有网络化的和以知识为基础的企业才能胜任。
可见,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下,五金企业无可选择的要正当第一,也就是要跑得快。而要跑得快,技术手段是最核心也是最有效的方法。同时,技术创新与市场营销并不是舍此即彼的对立关系,而是相互渗透,互相联系,互为前提和补充的有机整体。技术创新不能脱离市场营销的有效支持,不能超越或滞后市场需求的实际水平,不能忽视市场购买者的承受能力及其未来趋势。应该说只有在一切面向市场的前提下谈创新,我们的快速发展才有可持续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