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为什么热衷当官?-《帝国的坏脾气》书评

  没有权力的人梦想获得权力,拥有权力的人需要享受权力'大凡头上有顶官帽的人总喜欢视察工作、发表讲话,招摇一下,生怕别人不知道他是九品'领导干部';权力小的人想扩大权力,处于权力金字塔顶端的人要巩固权力'中华帝国历史上最残酷的权力斗争往往发生在拥有至高无上权力的皇室内部。又有哪个朝代没有弑父杀兄、骨肉相残的皇室悲剧?权力和人们追逐权力的欲望广泛存在于中国历史的各个方面、各个时期。

  清朝乾隆年间,常州有个叫钱豁五的读书人,书读得不错,文采也好,可就是科举运气不好,从小参加科举一直考到壮年连个秀才也没有考上。没有功名就做不了官,那时候的读书人做不了官就很少有其他出路。做生意,钱豁五不会;当塾师,钱豁五嫌没钱;上山修炼,钱豁五的境界还没到。剩下来的就只有一条路了:混社会。

  人人热衷做官,官场必然膨胀。唐太宗用一个词形象地总结了官场膨胀的恶果:十羊九牧。十只羊竟然需要九个牧人,对羊来说是多么沉重的监管啊,整个牧场又怎么能兴旺发达?

  明末清初的名士侯方域曾在《壮悔堂文集》中从赋役角度分析官员膨胀的恶果:百姓要承担赋税,进学校读书就可以免除,当吏胥也可以免除。免除的结果是什么呢?十个人中逃避掉一人,就要把那个人逃避的份额加于剩下的九人。百人中逃避掉十人,就要将那十人的份额加于剩下的九十人。如此恶性循环,老百姓的压力越来越大。百姓进入官场的竞争越来越激烈,难以禁止。于是,天下的生员和胥吏渐渐增多,百姓渐渐减少。开始还是学校学生和胥吏把压力加在百姓头上,后来就是百姓和百姓恶性竞争了。历史学家吴思将之称为'淘汰良民定律'。在人人热衷官场的时代,良民只有三种出路:或者挤入官吏队伍,或者死于沟壑,或者沦为盗贼。

  无独有偶,民国时期著名实业家、民生公司总经理卢作孚在1948年批评中国的教育说:'我们国家之所以弄到今天全无办法,情势非常可怕,就是因为这种读书人太多了!在农村,本来可在田里做庄稼的小孩,读了书就不能做庄稼了,往哪里去?到都市,到政府机关去。此外便无事可做了。在都市,商店里的小孩,本可做生意的,读了书也不能守商店了,往哪里去?往更大的都市,还是往政府机关去。在工厂,工人的小孩,读了书,还是不得当工人了,往哪里去?如无更多的银行、公司,还是到政府机关去。目前我国每年中学毕业的学生以十万计,大学毕业的也以万计,读书人年年加多,政府机关的人也年年加多。如果一国人口,全读了书,岂不全是公务员,会没有一个老百姓了?'

  西方政治学理论认为,政府的产生是百姓为了保护财产和安全,通过契约的形式将部分权力授予政府。在本质上,政府来源于百姓,要为百姓服务,也就是中国俗语说的: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所以当官场中人以满足自身享受和发展为目的时,当官就异化成了一个行业、一口饭碗,背离了建立官场的原始目的。

  而一个社会,人人都去当官,而不是直接投入创造财富的活动,全社会的财富积累和社会的活力便令人担忧。

  中国人为什么热衷当官?(《凤凰读书》部分内容)



为您推荐

《文化与帝国主义》内容简介|作者

内容简介 萨伊德继《东方学》之后较重要同时也是较复杂的著作,有人用拉什迪的小说来做比喻,说假如《东方学》是萨伊德的《午夜的孩子》,那么《文化与帝国主义》就是他的《撒旦的诗篇》。与《东方学》基本上不处理文学文..

《帝国与文学生产-美国文学中的帝国想象与民族叙事》内容简介|作者

内容简介书籍特色 本书考察美国文学(1832-1918)中帝国话语与民族叙事之间的互动与张力,探讨作为意识形态表征的美国文学如何反映帝国的政治文化和权力关系。通过分析美国文..

《童书评论集-上册》内容简介|作者

内容简介书籍特色 本书是著名作家、书评家徐鲁有关中外童书的序跋与导读文章的精选集。全书共分四辑,辑一是为中国儿童文学作家们的各类原创童书写的序跋与导读;辑二是为一..

《童书评论集-下册》内容简介|作者

《绘帝国原创长篇小说:走米》内容简介|作者

内容简介1.打造原创长篇小说帝国,再建中国文学精神高度《走米》是 绘帝国原创长篇小说 系列之一, 绘帝国原创长篇小说 系列依托大型文学期刊《百花洲》,书刊互动,推出了一批才华和潜力俱佳的实力青年作家作品,比如弋舟的《..

《2015年-书评选粹》内容简介|作者

内容简介北岳年选系列丛书之《2015年书评选粹》。我们早已无法回到未开化状态,因而只能“被迫与书一起生活。但生命太短暂了,以致我们只能选择和那些*伟大的书活在一起”。所谈之书虽出于古而实存于今,所有对过去的解说,..

《时尚帝国》内容简介|作者

内容简介时尚打造不是设计师自我意识的盲目宣泄,而从来都与市场、与消费者的需求密切相联,因而它所折射的是各个时代人们的文化理念、生活态度和审美趋向。时装、休闲躺椅、经典的豪华轿车、戴在数以万计万万计的人们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