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诸葛谨、诸葛亮兄弟-《三国演义 》书评

  (邓清源在阆中贡院参观:带着对过去的反思、对现在的不满、对未来的探索学习,这样才能避免被信息爆炸而成泛知识时代的'弱智' )

'作为兄弟政治家,诸 葛兄弟身上有许多浓墨重彩的地方。

  作为三国时名臣,诸葛瑾事吴,诸葛亮事蜀,均为主上器重。曾经有人在吴主孙权面前打小报告,说诸葛瑾偷偷与刘备互通音讯,孙权一点也不相信,坦然说:孤王与他有生死不变的誓言,他不会对不起我,正象我不会对不起他。其见重如此。而刘备三顾诸葛亮于茅庐,一见如故,引起关羽、张飞两位桃园结义兄弟的不满,刘备是这样解释的:我得到诸葛亮好象鱼得到水一样。临终托孤,其推心置服,更是世所罕见。

  作为乱世名臣,兄弟俩注定有许多悲壮的东西。每读到《三国演义》中写兄弟俩各为其主奔劳筹划,为不辱使命,相互算计,终难叙骨肉分离之情,常常为这政治历史造成的身不由己、为小说所放大的悲剧命运而感慨不已。但观罗贯中《三国演义》、陈寿《三国志》所载,瑾、亮兄弟以公事为重,不徇私情,每读到这些故事,又不得不从社会伦理的角度重新审视诸葛兄弟的所作所为,其忠心耿耿又确可作为万世表率。每个读者都可能会遇到这种解读矛盾,诗意的审视与现实的解读常常会得出截然不同的结论。不过,全面的解读会使我们获得对历史人物的最完整的感受和最接近真实的评价以及破译秘密后的无比愉悦。读《三国演义》,看到兄弟斗智,每个人都会从文学中获得超乎现实的快意。赤壁之战中,周瑜见孔明大智大勇,想拉为孙权所用,于是派诸葛瑾去说服弟弟孔明归正,岂料一见面就被孔明封了口,反劝兄长投归刘备。诸葛瑾只好老老实实向周郎汇报结果。每读到这,既叹服诸葛孔明善揣人意,伶牙利齿,又惊叹诸葛瑾的忠厚老实。弟弟孔明的儒雅与机智在与老哥的厚道反衬中被放大得淋漓尽致。但观《三国志》,诸葛瑾也是容貌超人的,时人都叹服他的弘雅;也很有机谋,很多大事孙权都要向他咨询。以公理而论,兄弟俩各有短长。

  从说服别人来看,诸葛亮善于激将。这在他劝说孙权连刘抗曹时最为明显,一再采取逼怒孙权的办法,让他痛下决心。作为军师,他指挥关羽、张飞这样的猛将,最通常的的办法也是使将不如激将,很有知人善任的效果。而诸葛瑾则长于触类旁通,曲陈达意,每每在孙权发怒的时候,指东道西。一次,孙权要重重处分校尉殷模,群臣都劝他,反而使他更加愤怒。只有诸葛瑾一句话也不说。当孙权问他为什么不说话时,他答道:自己与殷模流离失所,承蒙大王的生成之福,不能互相督勉报恩,却让殷模辜负恩德,自取罪过,我谢罪都来不及,哪还敢说话?他先说孙权对自己和殷模的恩德,再以不能报恩深加自责,而不说殷模如何忠心之类,使得孙权听了这些话后感到很悲怆,而特赫了殷模。他如果用激将法,说杀殷模令人寒心之类的话,恐怕就没有这个效果。孙权赞赏他能'使人加亲'。而吴国的直臣虞翻也很佩服他,写信称道:'诸葛敦仁,则天活物,比蒙清论,有以保分。'

  兄弟俩都有知人之名。诸葛瑾的长子诸葛恪小时候就很聪明。一次,孙权大会群臣,因诸葛瑾的脸长似驴,便在一只驴上写上'诸葛子瑜。'恪见后,跪着请求用笔添上两字'之驴',使得举座欢笑。孙权又问他:'你父亲和你叔父哪个贤明?'他当即答道:'我父亲。'并解说道:'我父亲知道择主而事,而叔父不能,故能看出优 。'其机智敏捷如此。这一回答,既没有直接评论他父亲和叔父诸葛亮的长短,却又间接拍了孙权的马屁,使得孙权大为高兴,很器重他。诸葛瑾则很不以为然 ,对自己的儿子看得很透,曾经叹息道:这个儿子今后必定要使家族蒙害。后果如其言。有意思的是,诸葛亮也有同样的看法。他在听说孙权要诸葛恪主管军中粮草的大权时,也写信劝阻,认为诸葛恪这个侄子性情疏散,不适合掌管这样的事情。还意味深长地说了一句:'我哥哥年纪大了。'他在戎阵之中选拔姜维作为接班人,也是极有眼力的。他认为姜维'忠勤时事,思虑 精密'、'敏于军事,既有胆义 ,深解兵意'、'心存汉室,而才兼于人'。诸葛亮死后,姜维的所作所为,确应证了他的评价。他对自己儿女的教导,也很有成果。特别是他不为儿孙厚置家产,死时'不使内有余帛,外有赢财'。作为一个权重一时的丞相,诸葛亮的这种行为可为后世官长的楷模。他的目的只是让儿孙戒骄奢,'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后来,他的儿孙为蜀国力战而死,也就不足为怪了。看来,在治家方面,兄长似乎稍逊弟弟一筹。诸葛瑾有先见之明,却没有防范的手段。

  不过,诸葛瑾知人而能服人。一次,孙权派遣他与陆逊攻打襄阳,陆逊送情报的亲信韩扁被敌人俘虏了。诸葛瑾听后很担心,写信劝陆逊快点退兵。逊不作答,照常与将士下棋。诸葛瑾没有认为这是轻视自己而发怒,觉得陆逊这人很有 谋略,肯定有主意,便亲自去拜访陆逊,并遵照陆逊的计谋安全撤退。从这件事就可看出诸葛瑾的肚量与为人。而诸葛亮也颇能知人善任,但他太相信自己的眼力,而有点囿于陈见,变得有点固执。刘备说马谡言过其实,而他却太相信自己的感觉,重任马谡 ,致失街亭。特别是对魏延,因长沙之战的陈见,处处顾忌于他,有失公平。五虎将相继死后,魏延可说久经战阵、最有资历的老将了。此时,按理诸葛亮应特加倚重,却每每看轻他,不听他的奇策,'制而不许',致使他'叹恨己才用之不尽'。更为遗憾的是,诸葛亮临终前的退兵安排,明知杨仪、魏延不和,也很清楚魏延不会听从杨仪的,却作出魏延断后、不听就甩开他发兵的部署,致使魏延生变,内部相斗,蜀国因此失一大将。魏延生变被杀,诸葛亮是应该负一定责任的。而'蜀国无大将,廖化当先锋'的局面出现,作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诸葛亮,也有不注重培养人才的责任。《三国演义》说诸葛亮认为魏延脑有反骨、早就安排能杀他的人,突出了他的先见之明。但看了《三国志》中魏延的传记,就有点为魏延叫屈了。其实魏延也是一个有勇有谋、志气凌云的大将,刘备就很器重他。在选拔重将镇守汉川时,众人以为非张飞莫属,刘备却出人意料地选魏延为督汉中镇远将军,领汉中太守,并问魏延有什么打算,他是这样回答的:'若曹操举天下而来,请为大王拒之。偏将十万之众至,请为大王吞之。'豪情壮志溢于言表。可惜诸葛亮不能大用他,屈了他的才。对于历史人物的解读,光读小说是不能获得完整的看法的,须用历史的、美学的双重标准,才能将历史的伟大与残缺放大得毕露无遗。

  不管怎样,诸葛瑾、诸葛亮这对兄弟重臣的行事,为历史留下了浓重的一笔,引无数贤臣竞折腰。



为您推荐

《世事成败-李国文说三国演义-(上)》内容简介|作者

内容简介★ 首届茅盾文学奖获得者、文学大师李国文经典之作。★ 目前市面上 李国文评点《三国演义》 的*全合集,部分文字首次面世。★ 从属于 李国文说 系列丛书,《李国文说 唐宋明清》四本有极好的市场基础。《李国文..

《毛宗岗批评本:三国演义(上下)》内容简介|作者

内容简介古典名著在中国文学史上地位的确立,首先当然是这些名著本身所具有的独特魅力所致,但是也与这些小说刊刻之后,一大批眼光独到的小说批评家们极力批点评说有极大的关系。像李卓吾、金圣叹、毛宗岗、脂砚斋等名字在..

《童书评论集-上册》内容简介|作者

内容简介书籍特色 本书是著名作家、书评家徐鲁有关中外童书的序跋与导读文章的精选集。全书共分四辑,辑一是为中国儿童文学作家们的各类原创童书写的序跋与导读;辑二是为一..

《童书评论集-下册》内容简介|作者

《2015年-书评选粹》内容简介|作者

内容简介北岳年选系列丛书之《2015年书评选粹》。我们早已无法回到未开化状态,因而只能“被迫与书一起生活。但生命太短暂了,以致我们只能选择和那些*伟大的书活在一起”。所谈之书虽出于古而实存于今,所有对过去的解说,..

《封神演义(全2册)》内容简介|作者

内容简介《封神演义》插画精装典藏版,中国古典神魔小说的经典之作,讲述的是在武王伐纣的历史背景下,由阐教、截教两大神仙教派为应劫数,各往阵前神魔斗法,在“封神台”受封为神的故事。一部融历史演义和神魔幻想为一体的古..

《毛宗纲批评本-三国演义》内容简介|作者

内容简介《三国演义》为中国四大名著之一。小说描写了东汉末年和整个三国时代以曹操、刘备、孙权为首的魏、蜀、吴三个政治、军事集团之间的矛盾和斗争,展现了那一段激荡人心的历史风云。 三国的故事自古深受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