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说不是股民,时常瞄几眼报摊上的商务报刊,还是能够感受到中国股市的乌烟瘴气。免不了产生了一个外行的疑惑:好端端的证券市场到中国变得这样另人绝望,这是制度的问题,还是所谓的民族劣根性,国人的丑陋?读完了'伟大的博弈',终于有了能让自己满意的看法。
当然,'伟大的博弈'说的完全不是中国的事儿。John S Gordon从1653年荷兰人为防御英国人的进攻环绕纽约城修墙(于是有了以后的'Wall'street)一路写到 1999年的互联网泡沫。华尔街从咖啡屋里的碰头交易开始,从一个边缘的股票交易市场一步一步演变成了全球的金融中心。围绕这个过程作者也介绍了美国经济制度和全球的金融体系在三百多年里持续的变革。其中两次世界大战里美国金融体系的影响深远的受益是极为精彩的历史。虽然写成工整负责的历史,作者把分析穿插在生动的事件和人物的描述之中,使任何行业的读者都容易拿起,难以放下。
从书中一个个鲜活的大小人物制造的一件件惊心动魄的金融事件中我能看到,'证券经纪人'从个人到行业,从西部牛仔式的无法无天开始,懂得自律,并最终把行业的管理权交给政府和社会。这个漫长学习过程的驱动力自始至终是个体的利益,而非良知或道德。就像多数细菌,今天留存在下来的都建立了克制自身无限膨胀的机制,懂得怎么和食物源共生。而这只是因为那些不懂的都已经和他们的宿主一起被时间淘汰了。这是原书名(The Great Game)的深意,也是'博弈'作为译名好过'游戏'的理由。
不同于今天的中国股市,华尔街是先有游戏,后有规则,而且规则是游戏者自己用三百年时间发现的。让我匪夷所思的是早期华尔街上贪婪的大胆和赤裸,比如财政部长助理拿着战争部长的钱公然做庄,这些可以让中国股市最黑色的传奇黯然失色。人性使然,如果规则不是自己创造的,一个行业真正理解和从骨子里尊从这些规则一定需要比区区二十年长很多的时间。这种体会能让人对中国的股市多些信心。
很值得一提的是这本书的翻译。语言的流畅和精准把握很难和对内容专业和准确的理解走到一起。译者不但做到了,而且在传递之外增添了更多的东西。导读和极其详尽的注释给中文读者和行业外读者最大的方便,'同一时代的西方和东方'更是寓意深刻。如果我这样的完美主义者一定要挑剔一下,明清的中国和任何社会一样有资本或资源的冲突及其解决方式,这些方面经济和社会的变更虽然隐藏在大事件之下,但和西方的资本历程放在一起会是更加精彩的对比。当然,这可能有违译者的本意。
- 欢迎来到文学艺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