撕裂的乡村向何处?-《中国在梁庄》书评
在读《中国在梁庄》的过程中,我不由自主地想到了贾平凹的《秦腔》,早在2005年,这位文坛的老将就对农村的衰败特别是对包括农村传统秩序、道德等在内的农村文化衰败给予了关注,并以文学作品的形式展示了农村衰败的真实场景和作者的深深担忧。我在读完《秦腔》的第一时间就发出感慨,这是我读到的贾平凹最现实也是最好的一部小说了,后来这部作品果然获得了茅盾文学奖。但可惜的是,由于《秦腔》的写法是散漫式的,而题材又是纯农村的,许多人感到不好读,这使我感到了惋惜。当然,《秦腔》是写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开始之前的,基调是暗了一些。但在《秦腔》更早之前,关于农村现状的全面记实和深入思考还有曹锦清的《黄河边的中国》,这本书奠定了曹锦清在三农学术界的地位,就像于建嵘以《岳村政治》而出名一样。但那是更早时候的农村现实了,毕竟十多年里,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已经再次发生若干重大变化,农村的现状也有了新的变化。
从《黄河边的中国》到《秦腔》再到现在的《中国在梁庄》,农村越来越受到现代化的冲击,原有的经济、社会秩序不断被撕裂,以各种碎片撒落在工业化、城镇化前进的路途中,这些碎片要如何重新组合,才能形成一个新的农村,让人深思。近几年,农村经济衰败的迹象正在好转,但更大的危机似乎才刚刚开始,因为已经完全被纳入市场经济浪潮的农村在表面的物质基础改善的同时,内在的衰败正在加速,村庄加速空心化,并在形式上加快消亡;农村赖以存在的乡村治理结构开始破坏,家族在农村秩序维护中的优势地位不在,农村民主政治面临农民的漠视,传统的农村道德加速败坏,新的市场经济观念与农村传统观念的冲突日益加剧,但新的农村治理机制还未形成,想融入城市的农村出走者还依然在城市的外围徘徊,在城市的缝隙生存还是重返农村让他们痛苦抉择,乡村的前途更加让人纠结。三农学者贺雪峰在《乡村的前途》中也表现出了一种焦虑。
《中国在梁庄》的作者梁鸿在后记中感慨的写道:'真正走进村庄,才意识到这还是一片贫瘠的土地。虽然生活全球化了,虽然电视、网络、各种信息都以同步的速度抵达到这里,但是,在精神上,这里依然贫困,乡土与现代之间的关系依然很远。一直有一种困惑,也许,现代并非都是好的,都是适应这一片土地的。难道乡村就一定要按照全球化的模式来发展?这种'熟人的'、'家园式的'的乡土文化模式,为什么一定要被'陌生的'、'个体的'城市文化模式所代替?我们在说现代性时,是否过于绝对化了?是否考虑到这片土地的根性?也许这根性仍能够使我们的民族根深叶茂?'我对于作者这样的感慨深有同感,并表示着赞同,农村是不应该消失的,事实也是不可能消失的,农村的现代化应该有着区别于城市的独立特征和乡土气息。
'有些中国在北京,有些中国在重庆,有些中国在西北,有些中国在沿海,但更多的中国在梁庄!'这是《中国在梁庄》一书的封面宣传语,好像有些夸张,但是真实的,我愿这些宣传语能流行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