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看书名,你不难想象作者的那份拳拳之心和殷殷之情;而再看作者的名字,感佩之余你会平添一份敬仰。封面上,作者的那幅照片俨然定格成了一种精神姿态,显得别有意味。
这本书是著名民商法学家、中国政法大学终身教授江平先生近年来演讲及随感的辑录,议题涉猎广泛,内容遍及法治理念与现实、社会权力与和谐社会、司法与宪法改革、律师制度、企业立法、民法典及物权法制定等。作者年届古稀,仍保持思想常新,对许多问题的论述均切中肯綮。有的人称他是中国民法的'教父',有的人说他是'中国法学的精神引路人',了解他的学者说,江平带给中国法学乃至中国社会最大的财富,是开放独立的精神和思想,他们认为在若干个关节点上,江平都表现出了足够的清醒和远见'过去是,现在还是。
因是演说和随感,行文亲切自如,简约而不简单,明显是学养厚积之后的'薄发',不搭一点架子,却都是实实在在的'干货'。他纵论公权与私权的边界,探寻转型期中国法治的去向和路径,追问社会权力的存在基础,鼓呼市民社会的建立,热议司法及宪法改革。细加梳理不难看出,作者宽博视野里的众多议题主要围绕中国法治和宪政的构建和推进展开,少有纯粹理论层面的推演,多是结合现实、现状、现象的剖析,深入浅出、通俗易懂。不是学术圈子里的精英们才听得懂的'形而上'的呐喊,而是普通知识人能领会的、链接着民生国运的呐喊。
翻阅中,笔者强烈地感觉到,江先生的这本书应该和吴敬琏先生前不久出版的《呼唤法治的市场经济》一书对照着读。一则两位老者是生活中的挚友,两人共同在上海创办了法律经济研究所,目的在'推动社会'以及贪求'如何在中国实行法治和宪政',两人的思想和精神气象息息相通;二则,两本书的内容都是关照当下社会现实,思考'中国的前途与未来'的重大问题,都充满了现实关怀和知识分子忧国忧民的情怀。人与人、人与书、书与书的气质和涵养可谓血脉相互连通,气韵相互呼应。
孔子在《论语'宪问》中曰:'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说的是古人学习是为了提升自己的修养,而今天的人学习是为了装饰自己,显示给别人看。当下社会,犬儒主义越来越有'市场',明哲保身和阿贵附权正成为很多人信奉的人生信条,在这样的现实语境里,两位先生的风骨和操守尤其显得可贵和可敬。'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论语'子张》)在对知识的广博涉猎中坚定志向,在关注当下中思考现实、介入现实,'呐喊'并行动起来,这既是追求'仁德'之路,也是知识分子的志业和担当。
江平先生在书里写道:'应该看到知识分子在一个国家中有一个脊梁的作用。知识分子终究要有一个独立的判断,应该有不同的见解。他们的一个可贵作用,就是能够发出不同的声音,让你从不同的角度看待问题,避免造成决策上的失误。'其实,不惟于此,真正的知识分子总是衔使命而生,怀着与生俱来的忧患意识和使命感,心系国运民瘼,一次次地上路,一次次地发出不同的声音,一次次地大声'呐喊'。'宁鸣而死,不默而生'是他们最好的精神写照,'不言春作苦,常恐负所怀',则是他们共同的精神姿态。
'宠辱应似花开落,忧国何分位尊卑',江先生一生坎坷,生命的前19年,适逢民族危难和动荡,之后被划为右派,蒙受了22年的磨难,再之后迎来26年的生命和事业春天,古稀之年又一次选择了出发,踏上'新宪政运动'之路。生命不息,求索不止,江先生的人生经历为这句话'或者说这句话为江先生的人生行旅'提供了一条鲜明的注脚。
江平先生还有两句话,一句是'人格最重要的是独立。独立者,不说违心的话,不做违心的事';另一句是'我的一生有两个东西,一个是只向真理低头,另一个是自由高于一切'。在这样的精神底色映衬下,他的呐喊值得所有人竖起耳朵谛听。
文:吴锡平 出处:中华读书报 2007年12月
- 欢迎来到文学艺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