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中国今天的教育把脉-《中国教育公平的理想与现实》书评
教育公平的缺失有一个演进的过程,其中,起决定作用的是重点学校制度和'教育产业化'改革。学校等级化的加剧,是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实行'教育产业化'改革的结果。作者认为,它已成为当前影响教育公平最重要的制度性因素,因而对之着重做了剖析,也是全书最具现实批判力度的章节。
'教育产业化'的具体做法,在中等教育阶段主要是公办学校转制,'名校办民校';在高等教育阶段主要是办高收费的'二级学院'、'独立学院'。'教育产业化'的实质不是市场化,而是混淆了市场化改革与公共治理改革。一方面,该改的不改,政府高度行政化的治理方式、对学校的直接微观控制、垄断教育资源的方式皆未变;另一方面,不该改的却改了,公立学校用靠纳税人的钱提供的公共产品设租寻租,将其变成需要花钱购买的服务,向社会、家长强势地攫取经济资源,并架空了弱势阶层和人群享受公共服务的机会和权利。在'名校办民校'的不公平竞争中,真正的民校步履维艰,大面积死亡。同时,公办教育本身成为腐败的温床。教育本应是社会平等的制衡器,现在却蜕变成了凝固和扩大阶层差距的工具。
倘若要进一步探究'教育产业化'的由来,我们就不能不问责政府。作者认为,短缺和失衡是两个制度性问题。一方面,教育投入的总量不足,低于许多比中国穷的国家,反映了政府对于教育的态度。另一方面,教育经费的分配不合理,学校等级化和'教育产业化'一直是在政府的许可下进行的。在此过程中,地方政府、教育主管部门、重点学校结成了利益共同体。改变中国教育不公平的现状,千难万难,最大的困难是在这里。
文:周国平(中国社科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 出处:中华读书报 2008年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