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平凹《古炉》读记之一-《古炉》书评

  没有想到,《古炉》会读得比《秦腔》还辛苦。《秦腔》当年曾被好多人反映为不好读,而且太沉重。如今《古炉》依然不好读,还更加痛苦。

  正如书的封面所说,《古炉》直逼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中国最大的历史运动,即文革。全书讲述了在一个叫古炉的村庄,1965年冬到1967年春一年多时间里发生的与文革有关的故事,这个故事结局凄惨。

  在古炉村,以支书朱大柜为代表的村干部集体,虽然也有不民主、不透明,但总体来讲依然有较高的威信,组织着全村的农业生产,经营着村里烧瓷的窑场,维持着全村的社会稳定。但以霸槽为代表的一批年轻人始终不满于现状,时常有一种反抗的冲动。从1965年冬开始,动荡的因素不断积累。随着老队长满盆的因病卸职,围绕队长一职的竞争上演了明争暗斗,最后还发生了投毒事件。虽然磨子'顺利'地按支书意见接任队长,但实际上矛盾已经进一步激化,霸槽等人从此开始了反抗的准备。

  1966年夏天,一个叫黄生生的古怪人物以上级造反组织代表的名义来到了古炉村,策动霸槽成立了村上的造反组织――榔头队,以夜姓和杂姓为主体,将支书揪下台,开始掌权,清查帐务,批斗支书,并逐渐暴露出骄横的面孔,村上的正常生产陷入停顿。在此情况下,以天布、灶火等为代表的朱姓家族,共同拥立新当选的队长磨子牵头成立村上另一个造反组织――红大刀,与榔头队对抗,并开始恢复村上的生产。

  尽管一时间两派绞尽脑汁,互相争斗,但总体还处于温和状态,不过由于红大刀抓住了生计这个关键问题,逐渐掌握了斗争的主动。在此情况下,榔头队开始寻求外力支持。随着榔头队所属造反体系――联指的介入,古炉村陷入前所未有的大械斗,全村一片血腥,死伤数人,红大刀主要成员或死或逃,大权重入榔头队之手。不仅如此,联指还以古炉村为基地,设卡立哨,打击其对手另一个造反体系――联总,这也是红大刀的对应上级。但红大刀组织并未善罢甘休,频频入村开展报复行动,再次造成死伤事件。

  最后,由于联指、联总两派争斗的激烈和对国家金融、粮食体系的破坏(两派均多次到镇上的粮站、信用社'借粮'借钱'),解放军出动,各派及其下属组织瞬间瓦解,村上涉及的几个主要头目均被枪毙。就此,文革引发的古炉村大动荡归于平寂,但留下的却是满目疮痍,一片箫条。

  书中的故事可能达不到惊心动魄,但绝对触目惊心,从而对农村文革的历史形成深刻的感受和反思。



为您推荐

贾平凹《古炉》读记之三-《古炉》书评

  《古炉》有几个鲜明的艺术特点:纯正的陕西农村言、原生态的表现手法、亦真亦幻的艺术特色和反璞归真的创作风格。   纯正的陕西农村方言是《古炉》的最直观印象。从书的第一页开始,陕西农村方言..

成功管理者的管理秘诀-《最成功的管理模式》书评

  要成为一个成功的管理者,要花50%以上的精力管理好自己。   一个管理不了自己的人,如何管理别人?   一个每天上班不守时的人,下属会守时吗?   一个下班逛街泡吧看连续剧,书都不翻一下的人,下..

优势富集下的先者生存-《让思想冲破牢笼:一堂震撼人心的创新思维课》书评

  作为江南小镇的周庄和其他上海周边的小镇本没有什么大不同。但是,它凭着陈逸飞'双桥'一画开始名扬天下,自此游客云集,财源滚滚。而周边的小镇或者依旧默默无闻,或者逐步消失在现代化的巨轮之下。而同..

贾平凹《古炉》读记之四-《古炉》书评

贾平凹《古炉》读记之五-《古炉》书评

  《古炉》的创作耗费了作者四年的时间,种种辛苦自不必说,小说的质量也属上乘,但作为一个忠实的读者,还想就一些问题作些讨论。   其一,原生态是个双刃剑。前面已经说到,陕西方言是本书的一个重要特色..

看见可能,改变始于人心-《贫穷的终结:我们时代的经济可能》书评

  极端贫困:温饱不能,医疗不能。   中等贫困:仅仅满足了生活的基本条件。   相对贫困:一个家庭收入水平低于某个平均值。   此书需炒作,作者想改变,也是最需要改变的人的价值观。显然,社会的..

危机仍会有 崩溃却未必-《即将来临的经济崩溃》书评

  以美国的次贷危机为导火索的全球金融经济危机,直到今天,尽管已经数年过去,尽管在这期间世界各国能力协作,共同应对危机,但是,却依然难以说危机已经完全的过去,世界经济已经完全恢复正常。   经济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