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健的《让思想冲破牢笼》是一本关于创新思维方面的新著。其核心的观点是,创新要产生效力,首先要改变传统的思维定势,克服惯常思维方式所形成的思维障碍,运用起点超越、性质超越、时间超越、境界超越等一系列思维创新方法,让思维创新真正落到实处。
对于创新思维方面的著述,国内目前很多媒体和社会大众都把它当作励志类读物。这其实是一种误读。创新思维属于知识管理的重要内容。知识是以两种形式存在的:一种是包含在书本、手册和各种程序中的形式知识;另一种是只能通过体验习得的,只能间接地通过比喻和类比进行交流的暗默知识。形式知识可以用正式的语言表述,包括语法陈述、数学公式、技术规范、操作手册等等。因此,这类知识可以在个体之间正式且方便地进行传播。这也是人类传统的主导知识模式。而暗默知识属于植根于个体体验的个人知识,涉及像个人信念、视角、心态及价值观体系之类的无形要素。暗默知识由于无法像形式知识那样正式而便捷地传播,它作为人类集体行为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
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全球范围内掀起了知识管理和知识经济的热潮。对于知识管理,我国目前还处于起步阶段。在大部分人的脑子里,所谓的知识管理还停留在对现有的形式知识进行管理的浅显层次上。这种管理,侧重的是如何有效地学习、模仿、吸收、归纳和整理现成的知识,主要是运用计算机工具和软件技术,把分散而且复杂的各种知识信息进行汇集、归纳整理、、挖掘、存储和传送,在一定的组织范围内实现共享而已。这种管理相比过去对知识信息不能有效进行共享而言,确实是一种进步,但这不过是知识管理的简单层次。在后资本主义时代,资本的力量必然让位给知识,知识是唯一有意义的资源。如果只是单纯地停留在对现有的知识信息进行管理的层次上,是无法保持一个组织的长期竞争优势的。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新知识是惟一有竞争力的资源。
在竞争越来越激烈、变化越来越快的知识经济环境下,竞争优势不取决于你对现有形式知识的掌握程度,而是取决于你能够创造的新知识。对于企业来说,就是如何在现有的基础上,创造新技术、新工艺、新概念、新架构、新的商业模式等等。对于个体来说,就是如何发现新问题、解决新问题,为所在的组织带来新的知识。因此,知识创造比对现有的知识进行管理更为重要。
和对现有的形式知识进行管理相比较,创造知识更为艰难。创造新知识首先要有新思维。如何产生新思维?王健的《让思想冲破牢笼》介绍了很多有效的方法。他提出的'优势富集效应'理论,就是很好的思维创新方法。这对于创新能力欠缺的中国企业来说,其启发和指导作用是不言而喻的。
除了介绍思维创新方法以外,王健在书中重点讲述了光明思维、积极心态与创新的关联关系,指出光明思维和积极心态有助于创新能力的培养。这其实是讲如何把暗默知识转化为形式知识的问题。光明思维和积极心态属于暗默知识的一部分,对创新能力的培养不可或缺,但暗默知识还包括经验、直觉、预感、美感等主观认知。王健在书中并没有对暗默知识和形式知识进行区分,因此也没有系统地论述暗默知识与形式知识的转换关系、转换过程以及转换模式,这是本书美中不足的地方之一。
对于任何一个中国企业来说,创新应该是永恒不变的主旋律。王健在书中提出的一些创新方法,我国企业都是可以借鉴的。问题是很多企业对企业创新和员工个人创新的关系没有处理好,简单地把开发一个新产品、提出一个新思路、改进一项工艺当作创新的全部。这虽然也属于创新的内容,但这种创新并不难,只要有上层领导的推动,加上充足的资金投入和组织成员一时的勇气就可以实现。企业难的是要获得源源不断的创新能力,将创新变成惯例。
企业要将创新变成惯例,必须要在企业内创造促进知识流动的条件。因为任何组织本身都不能创造新知识,组织的新知识是由组织内的个体创造的,而创造活动是在一定的情境下才能进行的。创新知识的重要来源是个体所蕴藏的暗默知识,要将属于个体的暗默知识变成组织内的共享知识,就需要组织能够激发个人的理想和信念,使员工对企业愿景和使命极其认同。现在许多企业都在邀请王健去讲授创新思维方面的课程,这自然是好事。但企业千万不要以为讲几次课、进行几次脑力激荡就可以产生企业所需要的新知识。企业必须认识到,个人有价值的暗默知识是需要日积月累的,因此,要达到产生新知识的效果,企业长期要做的事情是营造鼓励创新的情境,重视由暗默知识所引发的知识创造,鼓励个体亲身体验、切身感悟和共享知识。唯其如此,王健的这套思维创新理论才能在企业里真正地发挥出威力。
文:蔚 泓 出处:中国图书商报 2007年3月
- 欢迎来到文学艺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