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90年代,俄罗斯在经历体制变革的'激进'时,其思想界却在'回归保守',这一现象让人困惑。但若回顾20世纪初历史,俄罗斯就曾经发生过'革命'后保守主义的回归,值得回顾。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俄国农村公社、农奴制度与中央集权专制政体三位一体的传统体制已经难以为继,在1905年开始的政治动荡中,自由知识界、自由贵族与工商自由派三股自由主义力量先后登上舞台,而自由知识界又为绝对主流,于是形成了'世界上最革命的议会和几乎是最反动的专制政府'(列宁语)的对峙。自由知识界通过立宪民主党控制着国家杜马,对抗专制政府,力图实现自由宪政,并在经济上主张强行赎买贵族土地分给农民。与此同时,政府则由开明人士主政,并推动沙皇颁布了行宪宣言。显然,只要政府与反对派能够达成协议,自由宪政似乎立可实现。然而,政府的开明却让自由派更加激昂,'不惜同政府公开决裂',于是谈判失败。此后,主张警察统治的强硬人物先后主政,自由派遭到全面打击,杜马沦为御用傀儡。
但不久,执政的斯托雷平解散传统公社,实行土地私有,推行资本主义制度。这一举措虽然有失公平,却刺激了效率,俄国经济迅速上升,沙俄经济很快达到历史最好水平,社会兴起经商热,政治热情却迅速消退。在此情况下,自由派知识分子陷入空前尴尬,分裂不可避免,一部分走向否定,认为激进是一种错误,并转向自由的反面,与政府同流合污;一部分转而推动'国学热',力图恢复东正教文化,却逐渐脱离现实;一部分保持自由主义的反对派立场,却必须面对现实的尴尬。
随着经济不断上升,俄国的大国沙文主义抬头,国内的民族主义不断被鼓吹和兴起,逐渐淹没了自由主义。但执政者的经济举措也严重动摇了沙皇的专制统治,反叛的因素不断聚集,俄罗斯的历史方向从宪政改良迅速转向革命。1917年俄国'二月革命'突然间暴发,各方对此均反应不及,沙皇一度怀疑自由主义者,却发现他们同样一无所知,甚至是列宁领导的左派力量也是仓促间迎接喜从天降的革命。从此,俄国的历史彻底改变了,从革命走向更加革命,'十月革命'随后发生,与自由主义者想像的自由宪政越来越远,而历史的源头就是本有可能成功的1905年'革命'(改良)的失败。
从1905年的自由宪政'革命'(改良)逆转为其后的加强专制和强硬资本主义,再由此逆转为1917年的真正的激进革命,俄罗斯十年间历史两次大调头,让人感叹不已。
- 欢迎来到文学艺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