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40年代以来,我觉得有三本经济学专著对国际政治的研究产生深远影响,可它们反倒被经济学家遗忘了很久。第一本是冯'诺依曼和摩根斯坦在二战期间出版的《博弈理论与经济行为》;较新的一本是密歇根大学的艾克斯罗德教授在80年代写的《合作的演化》。这两本书都已经有了中译本。但中间一本,恐怕也是影响最大的一本,就是哈佛大学政治学教授谢林所著《冲突的战略》,直到今天才终于有了中译本。
去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出人意料地颁发给了谢林。他84岁,按照多数人的理解,这已经过了该得诺贝尔奖的岁数了。《冲突的战略》是他获奖的主要理由,因为人们发现,这本60年代著作中的很多思想现在正重新焕发出生命力。它本身是冷战的产物,但思想并不会随着冷战过去而消亡。政治学家如雷蒙'阿隆早就意识到这本书的经典地位,一遍遍地在课堂上讲授它,过了四十年,它才得到经济学界的承认。
战争与和平的三种博弈论
战争是自古以来就有的人类活动。而且随着社会发展,技术进步,武器威力越来越大,战争范围也越来越大,简直有毁灭全世界的危险。上面提到的三本书,就是围绕战争与和平的关系展开分析的。冯'诺依曼基本出发点是'零和博弈',己方之所得即是敌方之所失。这类似于足球比赛中,己方前锋与敌方守门员的关系。若是双方对射门方向判断一致,那么守门员也许就有能力保球门不失;若是双方判断不一致,前锋就能进球。反正结果必定一得一失,敌对双方的守门员和前锋之间永远不存在共同的利益。
艾克斯罗德想得比冯'诺依曼更长远。他觉得现实生活中的国际政治关系,并不像足球比赛,倒更像两人合作一笔长期的买卖。两个国家只要共存于地球之上,总要长期地交往下去。相互信任,相互合作的关系对双方都有利。双方相互拆台,那么两败俱伤。如果有一方贪图眼前小利而背叛,以后交往中就再不能得到别人信任,从长期来看,这将导致丧失更多未来的收益。所以,如果一方不可能一下子消灭对手,短期的便宜从长期来看就不一定是便宜。于是很多国家忍住眼前利益,坦诚地与对方交往,根本原因还是怕被报复。
谢林的思路跟他们都不同。他压根不承认国际政治的主要形态是'零和博弈',他觉得应该是'正和博弈'才对。没有永久的敌人,只有永久的利益,共同的利益。有一个经典博弈模型叫'性别之战'。夫妻双方讨论晚上娱乐安排,丈夫喜欢看足球,妻子喜欢看芭蕾。但与其各看各的,还不如陪着对方一起看。那么,双方应该如何博弈呢?主流博弈论讨论这个问题非常麻烦,谢林倒给出一种方便的解法。妻子可以在下班前给丈夫打个电话,告诉他,自己一下班就去看芭蕾,然后赶在丈夫反应过来之前挂掉电话。虽只是不费力气地告诉丈夫自己的决定,但只要马上截断继续沟通的渠道,就可以使丈夫乖乖地陪着看芭蕾。不用威胁,不用利诱,只要轻轻地把消息告诉对方,这就是信息的威力。
用'游戏'取代战争
这种思路不仅适用于'性别之战',还被广泛运用于各种复杂国际政治环境下。冷战正是这样一种有重叠共识的博弈格局。美苏两个大国不愿意使用核武器,这对自己没好处,也会遭到对方更恐怖的报复。维持平衡而又紧张的局面,气势上压着对方但不开打,这才是符合双方各自利益的。但双方不能闲着,否则就要落个下风,一定要做出'真的打起核战争来我显然比你强'的姿态,这就是军备竞赛,是一种取代真实战争的军事游戏。
谢林在这本《冲突的战略》提到,战争可以分为第一级的战争和第二级的战争。这也是谢林至今最引以为骄傲的理论创新。只有第一级的战争才需要暴力,需要血腥,这是最原始最野蛮的活动。现代人常用更高级的游戏活动来决定胜负,比如谈判,比如威慑,比如沟通,比如心理战,比如讨价还价。第一级的战争对双方都很残酷,双方都不愿意面对,但又必须展开竞争,于是战争往往不见硝烟就已短兵相接。
谢林一开篇就说,谈判一般先于战争。优势时有优势时的策略,劣势时也一样。环境千变万化,但策略有一定之规。有效的谈判之后,优劣立判,已经用不着继续战争了。谈判自然要有实力做后盾,随时能离开谈判桌的人是谈判桌上最有力量的人。可毕竟谈判比的是信息,比各自对信息的判断。谈判是一种信息沟通,信念是各自手上的筹码,若是气势上不如对手,那么整场战争已经不战而败了。'冲突的策略'不是兵法,不是战术,而是一种关于战争的艺术。谢林把这种思想普及化,一般化,形式化,彻底改变了美国在国际问题上的决策机制。
主流博弈论过于关注最后的实现,也限制了自己的解释力。可战争贯穿于谈判、沟通、停战、威胁等每一个步骤中,无形的战斗无处不在。破釜沉舟不是战争,却是一种战争的表态,向对方传达一种心理威慑;后发制人不是战争,可也是一种战争的表态,主动让出先行优势,反倒让对方背负道义上的恶名。比全面战争更复杂的是有限战争,比有限战争更复杂的是无形战争。军备竞赛是一种创造性的高级游戏。美苏双方不展开第一级战争,只是竞赛军备、竞赛经济,最后游戏的胜利者也确实成为现实生活的胜利者。这种游戏,输的人心悦诚服。
所有游戏都有胜负。可谢林的理论具有普适性,毕竟游戏双方在输赢之上有着更高的共同的目标'维护游戏规则。有人认为,战争的真谛是不择手段地消灭敌人。但是,现代战争的主体毕竟是受过现代文明熏陶的人。谢林告诉我们,全面战争完全可以避免,我们可以用战争的战争,即游戏来取代它。要知道,小孩子在具备战争能力之前就已开始学习游戏。人的天性更贴近游戏,而不是战争。
作者:梁捷' 来源于:国际先驱导报
- 欢迎来到文学艺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