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的人生启示-《曾国藩的正面与侧面》书评

  在听到朋友推荐《曾国藩的正面与侧面》时,我有些半信半疑,因为这些年有关曾国藩的书太多,不乏粗制滥造之作,同时'左手什么右手什么'一类的书也已经泛滥。但我还是打开了此书,却发现原来是一本严肃的作品。我感觉读这本书的最大收获在于,不是急功近利地从曾国藩身上学到什么厚黑学、成功学之类的东西,而是认识了一个真实的曾国藩,并启迪了自己的人生。

  不再神圣的曾国藩

  曾被誉为中国最后一位圣人,头上的光环不仅多,而且都很耀眼。但真实的曾国藩是个什么样子?至少从本书来看,起码不是那么神圣。过去有本书叫《走下神坛的毛泽东》,有一定影响,那么现在这本书则将曾国藩请下了神坛。

  作者在自序中说道,如果朝代久远,曾国藩也必将被时间风干为丑陋的木乃伊,和那些供在'名人堂'中的塑像一模一样。好在他离我们还算近,留下了大量的原始资料,比如,他老人家很少洗澡,经常几个月才洗一回脚;做穷京官时也曾为多挣两个份子钱而在祖父的生日上做文章;照样接受潜规则,建小金库,但却自己不用,用于公款吃喝、迎来送往;讲风水,算卦;等等。更重要的是,曾国藩资质平平,但却能做出一番伟业,这才是真正让人叹服之处。

  透过此书,可以看到曾国藩身上诸多的凡人特征,但也能深刻的感受到那种严格要求自己,一生恒定志向,坚持不懈努力的可贵精神。可以说,真实的曾国藩并无神奇之处,他只是一个对自己近乎苛刻且坚忍不拔、坚定不移的人,纯粹是一个积小为大的人生历程。而这正是其伟大的根本。

  曾国藩的人生启示

  作者在序言中说,曾国藩的主要意义证明了一个资质平平的人,在意志力的推动下,可以达到什么们的高度。而柴静为本书所做的跋中也提到,曾国藩的心灵里没有飞跃,没有灵光乍现、立地顿悟,每一步都是困而求知,而勉而行;这个路径意味着以中人之姿,人人可为。

  曾国藩的资质确实平平。本书引用了一个笑话,说是曾国藩在家读书时,一篇短文怎么也背不下来,这让在窗外等着他睡觉以便行窃的小偷实在忍无可忍,大叫到这样的笨脑袋还读什么书。曾国藩为考取一个秀才,竟然考了七次,到二十三岁时才考上,还是个倒数第二。与自己同时代的那些豪杰们相比,确实是愚钝了不少,但最终的业绩却让人高山仰止,期间缘由,值得深思。

  对于自己的资质平平,曾国藩深有认识。但他从自己的'笨拙'出发,一辈子用'笨拙'的方式去学习去做事,这就是一生做事从来不绕弯子,不走捷径,总是按最笨拙、最踏实的方式去做。涓滴积累,水滴石穿,追求的是扎实彻底,一步一个脚印。正如曾国藩自己所说,君子不走捷径,不图虚名,锱铢积累,艰难前进;君子成功也许比别人晚,但一旦成功,就是大成功。其今后打仗对付太平天国也是这个指导思想。

  所以,本书的作者张宏杰忍不住在书中写道:'所谓庸人,就是昏睡了一生的人,因为欲望燃烧,意志软弱,智慧不明,普通人一生只能用上天赋的很少的一部分潜能;而英雄伟人则是醒来的人,他们天性刚强,头脑有力,可以把自身潜能发挥得比较充分。'古往今来,绝大多数人的一生都处于昏睡或者赖床状态。有的人,一生被物欲所禁锢,如同被困在圈中的猪,终于没能清醒。'话虽说得难听了些,但真的让人深思。



为您推荐

《童书评论集-上册》内容简介|作者

内容简介书籍特色 本书是著名作家、书评家徐鲁有关中外童书的序跋与导读文章的精选集。全书共分四辑,辑一是为中国儿童文学作家们的各类原创童书写的序跋与导读;辑二是为一..

《童书评论集-下册》内容简介|作者

内容简介书籍特色 本书是徐鲁所著《童书评论集》的下册,列入 东湖书坊 系列,重点收录了徐鲁的书评文章,包括综述性的评论文章、儿童小说评论、儿童散文评论、儿童作品和图画..

《2015年-书评选粹》内容简介|作者

内容简介北岳年选系列丛书之《2015年书评选粹》。我们早已无法回到未开化状态,因而只能“被迫与书一起生活。但生命太短暂了,以致我们只能选择和那些*伟大的书活在一起”。所谈之书虽出于古而实存于今,所有对过去的解说,..

《汉学书评》内容简介|作者

《回望朱自清朱自清书评集》内容简介|作者

内容简介如果说好的书籍能给我们打开通往知识、智慧和美的大门;那么好的书评就会给我们打开通往这些书籍的大门。朱自清先生对书评的写作是很好重视的,他的书评如同他绝大多数的散文真实自然又老实严谨不乏风趣。通过阅..

《书评人可以歇歇了》内容简介|作者

内容简介 《书评人可以歇歇了》是“80后”著名书评人许骥的书评文字的结集。其书评文字散见于《书城》《中华读书报》《《书屋》等各类报刊。其文字简洁明快,能直入作者以及图书的核心部分,受到作者以及读者的好评。本..

《江苏古籍序跋与书评》内容简介|作者

内容简介1900年敦煌藏经洞被发现,公之于世。国家为了制止珍贵文物继续流失,把馀下的敦煌遗书交给京师图书馆(即今中国国家图书馆)保管收藏。1922年,陈垣先生主持整理《敦煌劫馀录》;1929年,胡鸣盛、许国霖先生对这些敦煌遗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