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震后产业转移 中国模具机械企业迎接发展契机-《日本产业结构研究》书评

  日本国内整车厂商因为大地震大幅减产,中型汽车零部件企业经营也受冲击,被迫进行生产调整,已有部分企业开始向海外转产,到中国、墨西哥等新兴国家寻找出路。

  日本机电模具产业转移海外

  关西地区着名汽车零部件企业-金光(KANEMITU)株式会社日前决定将中国工厂汽车皮带轮产能增加到1.5倍,下一步考虑在印度设立工厂;着名汽车离合器厂商-爱思帝(EXEDY)公司今年2月决定在中国市场投资10亿日元将现有液力变矩器产能扩展一倍,还计划斥资15亿日元在墨西哥新建液力变矩器工厂,明年1月实现量产;生产汽车塑料成型模具的积水工机制作所也将加大海外业务,年内计划在墨西哥、印度尼西亚、台湾等地增设网点,开拓模具制造、维护业务。

  日本3.11大地震很大情况下影响了汽车零部件及模具行业的正常生产情况,如日本财务省于5月25日公布的4月贸易统计初值显示,汽车出口额同比锐减67%,为2553亿日元,创1979年1月以来最少纪录。

  江苏丹阳市政府与日本贸易振兴机构(JETRO)共同启动以'日本中小企业汽车零部件集群'为主的丹阳日本汽车零部件机电工业园,该工业园将于今年11月投产。主要分四个功能区:金属加工、电气及电子、树脂及橡胶、纤维及其他。'预计今年底,日本汽车零部件工业园(JAPIC)将会进驻30家到50家企业,未来三年将进入300家日本零部件机电企业。

  在第十四届渝洽会期间,日本客商专门组团来合进行项目考察,他们对合川的区位优势及投资环境表现出浓厚兴趣,合川方面已规划在工业园区内打造一个规模达两平方公里的日本科技产业园。

  中国模具机械企业迎接发展契机

  日资模具机械企业加速向海外进行产业链转移,而日本中小汽车零部件生产商将以集团化的形式在中国建立生产集群地,这得到了日本贸易振兴机构和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支持。

  也许是从之前日本本土集中化生产模式弊端暴露无遗的原因,这次日本模具机械企业大量将产业转移海外,而将中国作为转移热门区域,对中国模具机械业发展提供契机同时也是一次挑战。 业内人士罗百辉由此指出:日本模具机械企业如此'抱团'进入中国市场,有可能让中国本土模具机械品牌迎接一次大洗牌革命。据介绍,加入日本汽车零部件工业园区的日本企业和组织,将受到当地政府及JAPIC相关组织的支援;实行共同采购生产原材料、共享物流渠道、员工共同管理等制度以消减生产成本;同时JAPIC的组织成员在相关法规、通关、劳务管理等方面不需要花费太多的精力,将集中精力致力于生产以及研发。

  希望新的运作模式能够为中国本土模具机械市场改革翻开新的一页。



为您推荐

《日本风俗小物》内容简介|作者

内容简介结合节气与传统风俗,随着一年中时间的行进介绍充满趣味的生活用具和生活方式。 书籍特色 结合节气与传统风俗,随着一年中时间的行进介绍充满趣味的生活用具和生活..

《匠心,日本传统手工艺之美》内容简介|作者

内容简介本书带您领略, 日本道路网始点 —— 东京日本桥的老字号店, 以及那些魅力四射的江户手工艺。作者采访扎根于日本风土的传统手工艺匠人们, 为您介绍那些兼具实用性与观赏性、蕴含匠人们深厚感情的手工艺品。..

《日本的布2》内容简介|作者

内容简介布是漫长的历史和文化的恩赐,凝聚着各地的自然风土和居民的智慧,更是人与人之间联系的结晶。如今,站在古今东西交汇处的日本传统制布地区,将何去何从?跟随纺织品设计师、无印良品咨询顾问须藤玲子的脚步,继续探寻“..

《重新发现日本:60处日本最美古建筑之旅》内容简介|作者

《一番日本语增刊DVD光盘1张》内容简介|作者

内容简介本刊由知名旅日作家、媒体评论人、自由撰稿人讲述中日匠人文化的比较、匠人的定义以及历史传承等。有有名的寿司匠人小野二郎的介绍,也有有名的古镜世家山本家的介绍。另外,新泻县媒体采访三家日本无形文化财产..

《日本的布(1)》内容简介|作者

内容简介今时今日,古老而贵重的和服布料渐渐退出了日本人的日常起居,但并未远离,它们依然承载着令人惊叹的传统技艺,并经由设计巧思,重返当代生活。跟随纺织品设计师、无印良品咨询顾问须藤玲子的脚步,踏上探寻“日本的布”..

《1950-2010-日本设计六十年》内容简介|作者

内容简介日本设计是如何走向世界的? 日本设计师一直与什么战斗至今? 作为一种文化力量,日本设计彰显了怎样的精神? 日本设计的价值是什么,它拥有一个怎样的未来? 本书作者内田繁先生以亲历者的身份,讲述了日本设计近六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