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宁波的大地上,我们深切感受到,宁波人在生态市建设中,认识是如此一致,愿望是如此强烈,工作是如此扎实,进展是如此有效,让人有一种刮目相看、耳目一新之感。这里有纵逾7000多年的历史文明,有横亘9360平方公里的山川土地,有9758平方公里的浩瀚海域,有560多万人民的绿色追求。实施产业立市发展战略,是中共宁波市委、市政府根据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结合宁波实际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改革开放以来,宁波市委、市政府相继提出了以港兴市、科教强市和产业立市三大经济社会发展战略。三大战略是一个有机整体,它们相互作用,相互促进,构成了宁波现代化建设进程中一个完整的战略体系。产业立市发展战略是在宁波工业化深入演进的历史时期提出的,是对以港兴市、科教强市发展战略的补充和完善,对宁波未来经济社会的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过去,宁波经济社会发展稍微欠缺战略思路,尤其表现在产业立市战略方面。通过品读本书可以深入探讨宁波产业立市战略的演进轨迹、战略内涵、战略重点和实施对策,从而寻找整体提升产业竞争力,进一步增强城市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的有效途径。宁波是长江三角洲南翼的经济中心城市和重化工业基地,是中国华东地区重要工业城市,也是浙江省经济中心。自从宁波开埠以来,工商业一直是宁波的一大名片。作为全国四大商帮之一的宁波帮享誉全球,改革开放以来,宁波经济持续快速发展,显示出巨大的活力和潜力,成为国内经济最活跃的区域之一。
通过确立产业立市战略的必然性和重要性,产业立市战略的主要内涵;探讨打造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区域性现代物流枢纽、构建都市型现代农业格局和培育新兴产业增长极四大战略重点;提出创新经济体制机制、提升产业国际竞争力、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增强资源要素供需平衡能力、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等五大对策措施。经济发展取得了骄人的成绩,据宁波市统计局公布的2010年宁波市经济社会发展情况。经初步核算,2010年宁波市实现GDP5125.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12.4%。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218.4亿元,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2848.2亿元,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2059.2亿元。
重点发展领域第二产业: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材料、石油化工、精细化工、汽车及零部件、修造船、机电一体化、成套设备、环境保护、模具、新型建材、电力、食品、工艺品、各类开发区、保税区、出口加工区、产业园区、特色块状经济。第三产业:金融、旅游、商贸、房地产、现代物流、交通、港口、邮电、电信、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第一产业:绿色、环保、生态农业。公共基础设施:各类城镇基础设施,供电、供水、供气、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等。2010年,宁波全市实现全部工业总产值13171.2亿元,同比增长32.5%,增速同比提高34.1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产值首次突破万亿大关,全年累计实现总产值10867.5亿元,增长35.4%;完成工业销售产值10565.4亿元,增长34.7%,产销率97.2%,工业生产与市场实现了较好的衔接。
21世纪头20年,是中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是宁波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关键时期。我们必须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以宽广的视野、务实的精神、创新的思维,认真审视宁波现代化发展的进程,深化研究产业立市战略,全面推进宁波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据宁波市统计局总统计师汤柏生介绍,经初步统计,2010年全市商品销售总额达7506.6亿元,同比增长32.2%。其中,汽车消费成为支撑全市消费增长的主要力量。2010年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企业中汽车类商品零售额达369.7亿元,同比增长42.3%,对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业零售额增长的贡献率达到38.9%,拉动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业零售额增长7.7个百分点。
买施产业立市战略,是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是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的必然选择,是增强城市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的有效途径,是寻求区域发展规律的有益探索。现在,让我们一起走进'生态宁波'吧,这里有纵逾7000多年的历史文明,有横亘9360平方公里的山川土地,有9758平方公里的浩瀚海域,有560多万人民的绿色追求。让我们去观潮,去趟水,去探绿。去一同见证'宁波以产业立市生态发展'的崛起。
- 欢迎来到文学艺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