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的前途》汇集了贺雪峰教授近年来对乡村建设的大部分思考,这些思考根据表述形式的不同,分成四部分,其中第一部分是理论讨论,收录较为正式的论文;第二部分是政策评价,收录有感而写的一些评论;第三部分是调查随笔,收录近年来在农村调查及进行乡村建设时的所闻所感;第四部分是报刊访谈,收录几家媒体就乡村建设等问题采访的整理稿。
在全书60多篇文字中,贺雪峰试图提出一个关于中国发展道路的新方案,这个方案的核心就是以新农村建设为契机,重建农村生活方式,提高农民的主体地位和文化感受力,让农民可以分享到现代化的好处,从而能过上体面而有尊严的生活。他希望重建田园牧歌的生活,希望温饱有余的农民可以继续享受青山绿水和蓝天白云,可以继续享受家庭和睦和邻里友爱,可以继续享受陶渊明式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休闲与情趣。劳作是有的,却不需要透支体力;消费是有的,却不追求奢华;闲暇是有的,却不空虚无聊。总之,农民的生活是幸福的,却不是依靠高消费来获得的,因为农民没有可以高消费的收入条件。农村应该保留带有乡土本色的不同于消费主义的生活方式,这是一种强调主体体验和人际联系的'低消费、高福利'的生活方式。农民不一定特别有钱,却可能因为有了主体体验,而生活充实。农民消费较少,福利水平却可能很高。
应当说,贺雪峰的设想是贴近现实的,愿望是美好的。但是,再美好的愿望,如果没有可行性的操作方案也是枉然。在我看来,所谓新农村建设不应当完全由专家和政府来一手设计和包办,在实施过程中,必须以农民为主体,激发其自身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其次,作为享受国民权利最低的群体,必须允许他们有自己独立的组织来维护自身权益,同时,在行政过程中,必须接受农民对权力的监督,如果工作做得不好,农民可以运用投票权让其下台。只有这样,基层官员才会真正脚踏实地地以农民的利益为重,为他们服务。贺雪峰教授的意见是取消乡镇两级行政。但是,这些行政人员如何安顿,恐怕也是一个问题。即便取消之后,县级政府是由上级任命,还是由农民选举,这同样关乎农村的命运。如果县政府主要还是对上级负责,那么它就不可能全心全意为农民服务;如果县政府主要是对农民负责,去留完全取决于农民的评价,那么它自然设法改善民生,以获得农民的授权。
此外,乡村的前途在很大程度上在于政府的放权和提供足够的基本福利。如果没有基本的生活保障,那么一切都是空谈。这一点,贺雪峰的意见颇为中肯。只是,能够给他们提供安全感的福利何时才能让他们享受到?这是贺雪峰的研究课题,相信也是大多数人的希望。
几千年前,祖先们尚可以高歌'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帝力于我何有哉!'今天,是让'兴,百姓苦;亡,百姓苦'的宿命结束的时候了。只是,这一天何时到来?至于贺雪峰所云'田园诗'一般的生活,短期内恐怕更难以实现了。如果真可以实现,城市里大概都要闹'民工荒'。
文:一泓秋水 出处:广州日报 2007年8月
- 欢迎来到文学艺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