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甲午战争到辛亥革命,近代中国为了自救,经历了70年的艰苦历程,最终以武力的革命结束了清朝的封建统治而告终。早年读胡绳先生的《从甲午战争到五四运动》,深感卷秩浩繁,读起来很吃力,也容易犯只见树林不见森林的毛病。后来陆续读黄仁宇、茅海建、雷颐等学者的作品,才逐渐有些心得,到最近读《走出中世纪》系列,觉得对这一段历史的基本轨迹有了一个纲要性的把握。我感觉,近代中国为了自救,在思想上大体经历了四个阶段:
从第一次鸦片战争到第二次鸦片战争,可以称之为失去的二十年。基本特征是继续昏睡。著名的哲学命题是,人生不可能两次趟进同一条河流,但让人遗憾的是,我们的大清帝国不幸重蹈覆辙,两次鸦片战争一样的失败。究其原因,在第一次鸦片战争后,年迈的道光帝在以赔偿、开放口岸等条件结束了战争后,只想着打发了那帮洋人算了,其不知中国此后已经被动进入世界近代化的历史进程,不可自拔。但可惜的是,统治者没有这样的认识,就算是被誉为开眼看世界第一人的林则徐,其形成的开放观影响甚微,在其支持下出版的《海国图志》在不幸落入日本后,反倒对日本的维新起了重要作用。继任道光的咸丰皇帝,资质平平,不幸又摊上了太平天国起义,焦头烂额,那里还顾得上洋务的事情,到第二次鸦片战争暴发时,大清帝国的应对之策一如第一次鸦片战争那样粗糙和幼稚,直至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把首都失陷给海外的夷族,而经济损失、疆域损失等远超过第一次鸦片战争。
从第二次鸦片战争到甲午战争,可以称之为'师夷长技以制宜'的时代,也就是洋务运动。基本特征可以概括为技术性学习。在镇压太平天国运动中崛起的汉族知识分子,在挽救帝国于大厦将倾之际的过程中,深感洋人的船坚炮利,把自救的路径选择在了洋器方面,大办近代工厂,大肆采办西洋武器,筹建北洋海军,一幅轰轰烈烈的场景,历史也誉为'同治中兴'。无奈将死之梧桐,虽勉强发出几片新叶,终究难掩颓废之气。到了甲午战争,一场大败,将洋务运动的衣服连身上最后一块遮羞布一并扒下,洋务运动只得宣布破产,技术性的学习路子不通,只好向体制的路子转型。其实在洋务运动的后期,那些先进的知识分子已经注意到体制的问题,对在大清老体制下的洋务运动深感怀疑。而事实上,没有那个洋务办得顺心,处处受到掣肘,比如李鸿章的北洋舰队,不得不挪用军费来修颐和园,以取得太后老佛爷的欢心,否则就很办把海军办下去。
从甲午战争到皇族内阁时期,可以称之为变法维新时期,基本特征就是修补大清的腐朽制度。甲午战争一败,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变法派迅速成为思想的主流,百日维新成为这一理想的大胆实践。然而,维新者的幼稚与狭隘,还有措施上的过于激进,终于导致以慈禧太后为代表的保守势力的反扑,戊戌变法只能失败。然后八国联军终于打破了保守派的幻想,自我改革在此后以措施异常激进而反应却异常平静的状态推进。有研究者对比,20世纪初期清廷实行的改革措施,不仅措施多,而且力度大,上千年的科举制度废了,君主立宪也开即预备立宪,新式军队全面开练,直让人怀疑推行这一切的仍是那个扼杀戊戌变法的老佛爷。但一切的转折点发生在皇族内阁的出炉,这让清朝统治者的伪善面目骤然显现,历史的车轮迅速扭转了方向。
从皇族内阁到辛亥革命时期,可以称之为革命时期,基本特征是封建制度被最终抛弃。皇族内阁一出,清朝统治者妄想继续独裁统治的企图暴露无遗,君主立宪理论也宣告破产,中国前进的道路只能落脚在革命,即推翻清朝的专制统治。即使到了这时,那些君主立宪的拥护者们依然不离不弃,希望满清皇族能够认清形势,不要逆历史潮流而动,因为当时的社会中上阶层并不愿意暴力革命,担心引发动荡和破坏,然而这一厢情愿被无情撕碎。在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死后,继续执掌政权的皇族更无知、更颟顸,皇族内阁丧失了满清皇族最后的支持者,而革命理论与实践从此步入快车道。于是在1910年前后,清廷更为丧失民心的铁路收归国有政策出台后,风起云涌的保路运动迅速发展成为革命的导火索,尽管黄花岗起义惨败在前,但革命的火种却遍地开花,原本有些灰心的革命党人突然间获得了意外的成功!武昌起义这意外的冒险,却成了清帝国垮塌的最后一要稻草,曾经的君主立宪派人士转眼也成了革命的拥护者与率先实践者,清帝只剩下退位的现实选择。
回顾从鸦片战争到辛亥革命的历史,中国是被迫进入近代化体系的,而革命也是被迫进入武力斗争,中国仁人志士对清朝的专制统治不断失望,并被迫开展反抗自救,一切皆因着统治阶层的无知与颟顸!
- 欢迎来到文学艺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