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合草根企业家或资本家的通俗读物-《资本的游戏》书评

  正如作者所说,把西方的理论框架嚼碎了吞下去,然后按照中国式的思维方式吐出来。《资本的游戏》跳出了资本家的立场,打破了西方投资学的框架,完全站在企业家的立场阐述资本运营的游戏规则。论述以企业家关心的直接投资及融资为主线,阐述与资本家打交道的战略战术、商务模式设计、项目包装技巧、投入产出的计算方式。本书时而从融资者的角度,时而又从投资者的角度进行论述,让融资方学会站到对方的立场上打算盘,做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本书从头到尾都是在用中国式的语言对资本运营的规律进行诠释,很适合草根级别的企业家或资基本价翻阅。书中的案例穿插于各个章节,多为作者亲自操作的国内案例,具有很强的故事性和可读性,当然专业级或学术派的人士读此书也会感到一些趣味性和实践性。

  ----------

  作者序

  本书是写给中国企业家看的。不过,需要阅读本书的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企业家,是那些准备和资本家打交道的企业家,或者准备向资本家角色过渡的企业家。

  资本运营主要涉及两种人的游戏:企业家和资本家。企业家靠运营资产赚钱,资本家靠运营资本赚钱,资本与资产之间的交易,产生了资本运营。市面上关于资本运营的书,绝大多数是由资本家写的,或者是为资本家写的。你很少能看到一本关于资本运营的书是专门写给企业家看的,或站在企业家立场上去理解资本与资产之间的游戏规则。这就难怪人们总是习惯地把这门学问称之为'资本运营'而不是'资产运营',因为无论其作者还是读者的立场都是以资本作为本位的。

  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世间多数资本家都不是在'玩'自己的钱,他们中间诸如银行行长、基金经理、证券公司项目经理、信托投资公司老总、富人的理财顾问,等等,都是替别人管钱的专业人士。那么,他们凭什么让别人甘心情愿地从口袋里掏出钱来交给自己去打理呢?最好的办法莫过于编出一套深奥的理论,把大多数人挡在门外才能达到目的。难怪,在我读过的西方工商管理的专业书中,最难懂的就是投资学,上面尽是曲线、公式、图表,不把人绕懵了绝不罢休。许多人一看到这些深不可测的理论,畏惧感就会油然而生,于是便知难而退了。心想:这门学问果然了得,不是我等凡人能够学得会的,不如放弃努力,老老实实把钱从口袋里掏出来交给这些专家去打理算了。用政治经济学的概念去解释,这种现象就是寻租行为。

  不久前,一个听过我讲课的企业家给我发了一条短信,请我为他推荐几本关于资本运营的专业书。我给他回了一条短信说:'很对不起,我没法给你推荐书,因为我不看这类书。'那个企业家大为惊讶,回了条短信问:'那您在课堂上讲的那些道理是从哪里来的?'我回道:'自己瞎编的。'接着,一个电话打进来了,那位企业家在电话里哈哈大笑,说:'房老师,你给了我自信。这道理我也能编。'

  我没法推荐书给我的学员,因为市面上大多数关于资本运营的书,都是从西方投资学照搬来的理论。西方投资学中的很多理论,都建立在成熟资本市场的假设前提之上,与中国目前这种缺乏流动性的资本市场有天壤之别。这些书应该给那些替别人管钱的专家们看,给大大小小的基金经理们看,用来指导他们证券投资。可是对于多数求钱若渴的中国企业家而言,且不说这类书籍大多晦涩难懂,即使读懂了,也解决不了他们企业面临的问题。

  我不否认,整个资本运营的理论框架是西方人奠定的。但我认为,自己需要做的工作是把西方的理论框架嚼碎了吞下去,然后按照用中国式的思维方式吐出来。我觉得,把国际上通用的理念引进国门,让它们在中国的土地上'生根开花',是一个曾经留过洋的人不可推卸的使命。只有在中国土地上长大,同时也在海外生活、工作过的人,才能够充分地理解东西方文化的差异,并冷静地跨越其间的沟壑。为了避免陷入照搬西方理论的前车之鉴,我在写作本书的整个过程中,除了手提电脑之外,桌面上总是干干净净的,没有一本参考书。本书从头到尾都是在用中国式的语言对资本运营的规律和架构进行诠释,甚至很多概念来自我的原创。例如我给资本运营中买和卖下的定义:买就是用流动性较强的资产交换流动性较差的资产;卖就是用流动性较差的资产交换流动性较强的资产。又如:企业的四种做法、两种战略、三个层面的竞争、投资者三种商务模式、多元化的正反解释、报告文学加科幻小说和双指标评估法工具等。要说这些内容是我瞎编的,一点儿也不夸张。

  在这个世界上有人喜欢把小道理讲成大道理,也有人喜欢把大道理讲成小道理,我属于后一种人。在本书中,我常常会运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去诠释企业之间的关系,运用家庭关系去解释资本的游戏规则。这些比喻尽管在专家眼里俗了些,但是通俗易懂,在课堂上很受企业家学员的欢迎,让他们倍感亲切。也许,这也是某种程度上的客户导向。

  为了帮助读者理解,书中每一个观点、工具、案例介绍几乎都附有图示,这构成本书最大的特色。有时候,一幅图所能表达的信息,远远超过文字的涵盖面。习惯于象形文字的中国人,对图形结构的敏感度往往超过习惯拼音文字的西方人。我在讲课时,总是伴随着全程的动画图解,从学员们的反应中我发现,他们对一个理念的理解会永远地附在一张图形结构上,以致今后每当他们想起这个理念时,眼前就会随之浮现出那幅诠释这个理念的图形。对于中国读者来说,深入浅出,莫过于图示。

  最后,千万不要用过于苛刻的学术眼光去看待本书,也许很多资本运营专家会对本书的专业水平提出质疑。不过这种质疑大可不必,因为本书就是要故意打破专业光环给人们造成的畏惧感,把资本运营这门学问'请'下神坛,成为企业家的普及读物。我希望,每一位企业家读者在读完本书之后都会产生这样的自信:资本运营的道理原来并没有想象得那么复杂,这道理姓房的能编,我也能编。这种效果,正是笔者所期望的。

  墨墨吴文



为您推荐

《全球化时代的学术资本主义》内容简介|作者

内容简介书籍特色 随着学术资本主义浪潮的不断深入,学术资本主义行为已经渗透到大学的各项活动之中,从教学到研究再到管理,对高校发展的影响几乎是全面而且多层次的。  ..

《强盗资本家》内容简介|作者

内容简介所谓强盗资本家,是指美国19世纪后期依靠不道德的手段,例如对证券市场进行操纵、剥削劳工等而大发横财的工业或金融界巨头。譬如大名鼎鼎的摩根、标准石油的洛克菲勒、被称为头号恶魔的古尔德等。而本书的主人公..

《形形色色的变换:十五至十八世纪的物质文明、经济和资本主义-第二卷》内容

内容简介本书是法国年鉴学派历史学家布罗代尔的集大成之作,作者经二十余年才完成该作品。除了展现出作者的丰富学识、广阔的视野以及运用了令人惊叹的各种丰富资料之外,其基本结构是年鉴学派所重视的长时段发展,以及重视..

《1848-1875-资本的年代》内容简介|作者

《吕著史地通俗读物四种》内容简介|作者

内容简介本书收录了吕思勉先生所著的史地通俗读物四种: 《苏秦张仪》、《关岳合传》、《中国地理大势》和《三国史话》, 均写于民国年间。我社2010年版, 遵依吕氏行文遣句、概念术语, 乃至一些议论, 以保存著作原貌,..

《被掩盖的原罪:奴隶制与美国资本主义的崛起》内容简介|作者

内容简介?长久以来,美国人倾向于将奴隶制视为一种前现代制度,属于这个国家的原罪。但是,年代的隔阂,割裂了奴隶制与美国后来成功的联系,这种看法对于数百万惨遭束缚的奴隶而言无疑是一种伤害。?历史学家爱德华?巴普蒂斯特告诉..

《译林人文精选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内容简介|作者

内容简介《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是马克斯?韦伯代表性著作,影响深远,至今仍被认可为经典名著。在本书中,韦伯阐明了他的重要观点:新教信仰塑造了人们的伦理规范,沉淀为欧洲社会特有的文化特质和生活方式,成为理性资本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