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摘:教育机会--权利还是特权-《中国教育公平的理想与现实》书评

  1990年代以来的中国教育是以教育规模、数量的急剧扩张为主要特征的,从而使教育更具有全民教育的性质。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型的社会变迁,使教育的外部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唯一不变的是教育的贫困。它成为一个致命的诱因,在实现国家主义的发展目标与追求经济利益的双重驱动下,旧有的制度性障碍在市场环境中的演化,产生转型社会特殊的教育问题。教育走上一条被称为'教育产业化'的路径。其基本特点是:

  (1)教育改革以解决教育经费短缺为核心,以提高宏观效率为主要取向。'两基'达标、多渠道筹集教育经费、高校投资体制多元化等等,都是从这一基本现实出发,围绕这一目标进行的。各级教育在数量和培养规模上的扩大、尤其是高校的大规模扩招,取得了很大成效。

  (2)教育初步出现'多元化'的格局。单一公立学校的格局被打破,出现了投资、办学、管理体制的多元化,引导了教育价值的多元化,教育消费、教育服务、教育市场、教育成本分担、教育产业等概念得以建立,新的思想和模式开始涌现,学生和家长的教育权益开始受到重视。教育吸引了大量社会投资,而政府对教育的投入增长缓慢。

  (3)'效率优先'的发展观,对教育公平比较忽视。各种名义的'市场化'改革在很大程度上损害了教育的公共性、公益性和公平性,加大了基础教育的城乡差距、地区差距和阶层差距。与此同时,教育规律所要求的教育的相对独立性以及人的发展需求,在很大程度上也被模糊和忽视了。

  伴随高校扩招、普通高中的大发展,城乡之间、地区之间的教育差距在拉大,在2001年左右达到顶点,然后开始改善、回落。高校出现了庞大的贫困生阶层,高中和高校的阶层差距显现,阶层差距成为突出问题。接受高中教育、享受优质教育越来越成为家长社会经济地位的竞争。教育作为社会分层的工具,呈现出凝固和制造社会差距的功能。

  (4)由于宏观的教育管理体制并没有改革,政府对教育资源宏观垄断的格局并没有真正改变,从而形成'宏观垄断、微观搞活'的扭曲格局。公办教育通过'转制学校'、'名校办民校'、'独立学院'等政策设租寻租,面向社会、家长强势地攫取经济资源,形成与民办教育的不公平竞争;民办教育受到歧视,发展艰难。

  愈演愈烈的择校热、巧立名目的乱收费和高额的'择校费',使教育支出成为民众的重负。单一的'分数'能力'标准被打破,以金钱换取学额被大规模地合法化,实质性地腐蚀着基础教育的品质,造成教育的社会声誉严重跌落。

  因而,中国教育在世纪之交突飞猛进的发展中,教育公平成为突出的社会问题,引起社会舆论的强烈关注和持续不断的声讨批判。

  影响教育公平的制度性因素

  1.权利的平等仍然是问题吗?

  '文革'之后废止阶级路线政策,公民平等的教育权利得以恢复。目前,仍存在一些权利平等问题,如进城务工的农民工子女接受义务教育问题、大学招生中过高的体检标准、一些学校对身体残疾者的歧视等等。但总体而言,我国教育公平问题的基本关注,已经从不公平(教育权利)转到不均衡(教育机会),集中在教育机会均等的问题上。

  尽管如此,我们仍应对'权利平等'问题保持必要的警惕,主要是如何保障弱势阶层的受教育权利。突出的例证是关于进城务工的农民工子女接受教育的问题。在大规模的城市化进程中,1990年代中期这一问题即开始出现,流动人口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被严重地忽视。经长达十年的努力,才在2004年形成'以流入地为主'、'以公办学校为主'的教育政策,从制度上保障农民工子女的受教育权利。

  另一方面,1977年'文革'之后的拨乱反正,主要是对平均主义的否定而缺乏对特权思想的清算。1990年代之后官本位价值回潮,利益集团的特权又重新出现,公然挑战教育公平。主要表现为在入学机会上,特权阶层寻求超越公平规则的特殊利益。目前重点中小学普遍存在着三类学生:通过考试入学的'公费生',通过交费上学的'自费生'或'交费生',还有一类'条子生',即官员和权势阶层通过权力获取的教育机会。'条子生'所体现的权学交易对教育公平的侵害,更甚于缴费上学。一个极端的例子是,河北省东光县办学条件最好的公办实验小学根据县文教局红头文件,明文规定招生对象限定'县城内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在编干部职工子女'。[13]这说明在中国这样具有深厚的封建传统、官本位价值的社会,教育机会'权利还是特权,是个不会过时的提问。

  2.两种不同的教育发展模式

  新中国教育发展的历程,启示我们认识两种不同的教育发展战略。一种是以普及义务教育为基础、循序渐进的发展模式,首先普及义务教育,在此基础上再逐步发展高中和高等教育。这是先现代化国家常见的渐近发展模式。另一种是将教育发展的重心置于城市和高等教育,同时将基础教育纳入为高等教育服务的升学教育轨道,形成一个高度竞争的宝塔型学校教育系统。新中国教育选择了后者,这是与当时迅速实现工业化和科技现代化的赶超战略相匹配的。这两种发展模式、教育价值的冲突,构成新中国教育的基本矛盾。

  五六十年代基础教育的方针徘徊于'扩大教育机会'提高教育质量'这样两个不同的目标之间,以政治运动方式推行的教育改革造成了教育发展的剧烈动荡。如1958年的教育革命强调扩大劳动人民的教育机会,大力发展全日制中学和各类职业的民办中学以及半耕半读中学;1961年后进行的调整和收缩强调教育质量,大规模减少农村学校和学生数(其中部分原因是为减少商品粮的提供人数);1964年后又开始推行'两种劳动制度,两种教育制度',大力发展半耕半读学校。

  '文革'时期的教育提供了另一种选择和实践,在文化价值和发展模式的层面上,具有特殊的认识价值。与'重高等教育,轻基础教育'、构造一个'宝塔型'的升学教育体制相反,'文革'时期的教育方针强调发展基础教育,培养面向农村、面向基层的中初级科技人员、教师、赤脚医生等。它被视为是'反智主义'、'文化平均主义'的表现。'文革'中对教师和知识分子的歧视打击无疑具有'反智主义'的价值,取消一切考试、取消各种不同类型的学校也的确是搞'平均主义',但对'文革'时期教育政策的整体评价不是用贴标签的简单方法可以回答的。

  3.两种促进教育公平的政策

  比较各国普及教育、实现教育公平的历程,有两种基本思路。一种以美国为代表。由于美国社会多元文化、种族、宗教的异质性,教育被视为实现社会整合的大熔炉。在著名的'科尔曼报告'的基础上,美国在1960年代以消除种族歧视为主,通过强有力的国家干预和强制性的补偿性政策推进教育公平,包括黑人学校和白人学校的合校运动、为学生提供交通便利的校车运动、规定高等学校招收少数族裔的比例和制定优惠政策,等等。这是因为在事实上存在巨大的社会不平等的现实中,仅仅给予弱势群体'一视同仁'的对待是远远不够的,必须采取向弱势群体倾斜的'补偿性原则',才能有效地减少不公平。这就是罗尔斯公平判据中'平等性原则'之后的'补偿性原则'。

  与美国不同,作为相对单一文化、民族的日本,主要通过发展性政策推进教育公平,将增进教育公平的目标蕴涵于整体提高教育的普及程度,也就是我们所熟悉的扩大总量、从而改善每一个个体教育机会的思路。多年来,中国实行的也是这种'总量'人均'模式的发展思路。

  中国问题的特殊性在于,中国虽然没有美国那样巨大的种族、宗教、文化的差异,但作为一个幅员辽阔的大国,各地基于不同的资源、环境、历史、文化的发展性差距极大,超过了欧洲国家之间的差异,这是与美国不同的另一种'异质性'。中国普及教育的历程已经说明,在差异性极大的现实中,仅靠同等对待的平均推进策略、企图通过社会发展自然地缩小和弥补差距的设想是不真实的,必须依靠政府对弱势地区、弱势人群补偿性的倾斜政策。或者说,在中国这样发展差距极大的人口大国,必须同时使用'发展性'和'补偿性'两种准则,才能有效地促进普及教育,增进教育公平。

  还应当看到,韩国等许多国家普及免费义务教育的历程,都是首先在最偏远、贫困的海岛、渔村实行免费,逐渐扩大到农村,最后惠及城市,是一种依据经济发达程度'逆向'普及的策略。让最贫困的地区和人群首先受惠,这实际上是另一种补偿性政策。比较之下,不难看到中国普及教育进程在城乡二元、重点学校与普通学校二元的精英主义发展模式中,教育资源优先向城市和强势阶层倾斜,更需要扶持的农村和贫困地区日益被边缘化,从而造成城乡之间、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之间'锦上添花'和'雪上加霜'这样的两极分化。

  4.新的利益格局和动力机制

  与历史形成的发展差距'导致教育不公的发展性因素'相比,真正值得重视的是影响教育公平的制度性原因。政府公共政策的不同取向或偏差,往往会加剧现实中的教育不公;同时,相对于缩小历史形成的发展差距而言,通过制度变革和政策调整来增进社会公平,是更为容易实现的。因而,认识和调整这一制度性因素,应当是我们关注的重点。这种制度性不公,主要表现在教育资源配置不公、教育政策和规则不公这样两个方面。它们来自于管理系统的不同价值和利益机制。1990年代中期以来,伴随社会生活和利益主体的多元化,教育领域也出现了多元利益的新格局。政府与学校之间传统的行政联系,正在被政府'学校'市场的复杂关系所取代,后者是由教育消费者(来自不同阶层的学生和家长以及社会用人单位)、教育投资者和举办者构成的。因而,教育等公共事业领域的改革存在着三种不同的价值诉求,构成转型社会特殊的动力机制。

  (1)计划经济时期的惯性

  计划经济时代形成的国家主义目标和价值具有很大的惯性,仍在当下的社会生活、公共政策制定中发挥重要作用。其基本特征是强调中央政府所代表的国家利益,强调效率优先,习惯性地主张国家掌控资源,实行集中计划,强化政府和部门的权力,存在行政化、部门化、官本位等价值特点。在资源配置上存在城市中心、扶持重点之类的惯性,倾向于维系城乡之间、重点学校与普通学校之间、公办教育与民办教育之间的'二元结构'。

  (2)来自市场的动力和价值

  市场经济的发育改变了教育的外部环境,学生和家长成为重要的利益主体,主张自身的教育权益、要求提高和改善教育服务的质量。多元的教育投资主体强调微观的管理效率和经济效益,具有用企业管理改变教育管理、将市场准则(如利益交换原则)引入教育的倾向,它推动了入学机会标准的多元化、教育地方化的发展,也带来文凭主义、就业功利主义的强烈影响,产生了所谓的'地主效应',如各地名牌大学招生本地化的趋势。

  (3)教育利益集团的特殊利益

  转型期体制改革的重要特点被称为'内部人改革',即在缺乏有效的社会参与和利益博弈机制的情况下,由掌控重要资源的权力部门主导的改革。在这一机制下的市场化改革,其实际关注点往往不是开放教育市场,更多、更好地提供公共服务以及通过改革提高微观效率;而是集中在经营、创收等营利性环节上,以弥补由于政府投入不足、学校扩张冲动和管理效率低下造成的资金匮乏。由于垄断和缺乏监督,逐渐形成基于部门利益的特殊利益集团,并出现了公开地设租寻租、权学交易、钱学交易等制度性腐败,造成扭曲的市场和不公平竞争。

  因而,在当前谈促进教育公平、教育机会均等,一个突出的问题是政府治理。通过正确处理政府、市场与学校的关系,确立教育的公益性、公共性、公正性等基本价值,确立政府提供公共服务、公共产品、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等基本职责,规范政府在市场经济环境中的行为。另一个重要方面是在多元利益格局的现实中,建立新的公共政策决策机制。通过公众参与、多元利益表达和利益博弈等机制和制度创新,达到价值和利益的平衡,确保教育公共政策的公正性,不仅体现和保护大多数人的利益,而且体现和遵循教育、学术自身的规律,避免教育公共政策仅为'官场'和'市场'所左右的失误。



为您推荐

《拜德雅·视觉文化丛书身体图景:艺术.现代性与理想形体》内容简介|作者

内容简介★你的身体不是它自己。而且,我的也不是。它正处在医药、运动、营养、、卡路里计算这些后现代控制论力量的围攻之下。★一旦身体发生变化,一切都会随之转型。身体既是抵抗后现代主义种种全球性趋势的*后据点,也..

《人与文的交响:梁实秋文学理想论纲》内容简介|作者

内容简介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有关梁实秋的研究渐趋丰富和成熟,本书即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遵循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原则,史论结合,从学界较少关注的“理想”的视角出发,突破某些既定的研究框架和模式,立足于对梁实秋其人其文的..

《从《奥涅金》到《静静的顿河》-高尚的理想与不懈的追求-全2册-俄语文学卷

内容简介从20世纪初至今,中国翻译家翻译俄罗斯文学作品走过了一百年,鲁迅先生和未名社在介绍与翻译俄罗斯文学方面起到了开创与先导的作用,20世纪20-30年代出现了译介俄苏文学作品**个高峰期。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青年批评家丛书-重申“新文学”的理想》内容简介|作者

《一个理想的家庭-中英双语》内容简介|作者

内容简介1. 徐志摩说:“曼殊斐尔是我的溺爱。”让天才诗人不能自已的绝妙文字,让多情浪子难以忘怀的文学女性。看*迷人的曼殊斐尔,特别收录徐志摩祭作者的祷文。 2. 曼殊斐尔说:“有一件事是我不能忍受的,那就是平庸。”读..

《九二派:新士大夫企业家的商道和理想(英文版)》内容简介|作者

内容简介本书主要讲述的是“92派”企业家的故事,他们在1992年前后还相对弱小,但智商高、情商高、有胆识,他们成长的速度在其后二十年被证明是很快的。92派企业家是反映中国改革进程的一个重要群体。他们是先在体制内成长..

《北京贝 理想国理想国译丛日本之镜:日本文化中的英雄与恶人》内容简介|作者

内容简介伊恩·布鲁玛著的《日本之镜--日本文化中的英雄与恶人(精)》通过对电影、戏剧、文学、艺术和神话传说鞭辟入里的分析,剥开附在日本文化表面的层层面纱,解释为何注重礼节、秩序,温柔文雅、合群顺从的日本人,其大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