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人的政治情结-《当知识分子遇到政治》书评
骆再英女士:
很感谢严博非先生时常给我送来一些有价值的书。
夜来翻书,发觉美国学者马克'里拉撰写的《当知识分子遇到政治》(新星出版社),此书最可令人捧卷深思。
书的题目就值得让读书人咀嚼再三。书中写了几位知识分子遭遇政治之后的不同态度,以及对他们的详述。比如活到95岁高龄的卡尔'施米特曾被视为德国最重要的政治理论家,但他后来支持纳粹,推崇墨索里尼,他的言论直接参与了政治。其后果是可想而知的。合上书本,我不由想起中国明清时代几位知识分子遭遇政治的际遇。明末举人(一说贡生)牛金星本不想参与政治,但因不堪小人欺侮,遂投笔从戎,加入李自成起义军为谋士,后以宰相弄权,谗杀李岩,李自成兵败后,牛金星投清为官。牛金星是被历史潮流推向政治舞台的,但他官居高位,就忘乎所以,其下场就不那么光彩了。再如江南名士钱谦益博览群书,诗文名气很大。江南才女柳如是是其红颜知己,惜其晚节不保,明末战乱,先谄事马士英,后率先降清为官。其气节与冒辟疆、侯方域、顾炎武等名士不可同日而语。还有大家熟悉的纪晓岚,他是乾隆年间进士,因口才了得,颇多急智,官至礼部尚书,修纂《四库全书》,纪晓岚其实不如今天影视剧写得那么好,但其官品还算过得去。不过'伴君如伴虎',纪晓岚在政治旋涡中也走得战战兢兢。以上几位人物在政治面前,其人品、气节与人生观都经受了不同的考验。
我想这本《当知识分子遇到政治》虽然写的是几位欧洲的知识分子,但对中国知识分子的思想颇多触动与启迪。知识分子热衷投身仕途与官场,想出人头地,有政治情结,也算不上坏事,但稍不谨慎,很有可能造成一种痛苦的自虐。司马迁、白居易、欧阳修一生中也遭遇了政治,但他们在大是大非面前,保持了文人应有的气节,而牛金星、钱谦益等文人玩政治,其后果与卡尔'施米特也相差不多,成为后人讽嘲的话柄,值得今人深长思之。
文:米舒
出处:新民晚报 2006年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