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商道如水”的感悟-《商道如水》书评

  水,自古即为中华儿女所称颂,对水性的领悟甚至成为'入化境'、'得大道'的象征。儒道两家对水之为物也是推崇备至,老子曾言:'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孔子对此论述更为精辟也更为具体:'夫水者,启子比德焉。遍予而无私,似德;所及者生,似仁;其流卑下,句倨皆循其理,似义;浅者流行,深者不测,似智;其赴万仞之谷不疑,似勇;绵弱而微达,似察;受恶不让,似包;蒙不清以入,鲜洁以出,似善化;至量必平,似正;盈不求概,似度;其万折必东,似意。是以君子见大水必观焉尔也。'翻开《老子》与《论语》,我们还能够看到更多对于水的溢美之词。几千年来,在儒道文化的交错影响下,'水之道'已经成为中国人做人与做事的准则,更渗透内敛为我们博大精深的东方智慧。

  但随着社会经济生活的几次大的动荡,加之改革开放后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西方文化的渗透,人们对祖国传统文化中的精髓逐渐淡忘,对水性的领悟也渐渐淡出主流的文化范围之内。取而代之的是现代社会的拜金主义、功利主义、个人主义等等,尤其在商界某些范围更是将残酷的竞争、你死我活的拼杀、为达目标的不择手段、对人性道德规则法制的蔑视等等奉为行为信条。这些也许仅是其中的阴暗面,甚至有些偏激,但毕竟给我们敲响了警钟:不要被虚假的繁华所蒙蔽,不要被金钱冲昏了头脑,使我们在道德沦丧中虚耗宝贵的生命。

  人们不得不开始反思:是否人生的意义就在于对财富的追逐?是否对财富的追逐就要违背人性中的'善',是否就要牺牲道德?对企业的管理难道没有一种更高的境界?

  当代西方成功企业的实践给了人们肯定的、令人欣慰的答案'想真正经营好一个企业,不仅不能完全的不顾及社会的道德评判,反而应将其至于首位;不仅不能完全坑蒙拐骗无所不用,反而应遵守市场规则,重视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形成'共赢'的局面'而当我们从东方人的视角审视这些欧美国家商业精英历经磨难总结的经验,突然发现,原来这一切早在千百年前就已植入我们东方文化的深处'对水性的理解和追求。

  在现代经济社会中,'以水为镜',对我们的为人之道和从商之道进行反思,管理学一片崭新的领域立即呈现在我们面前,并为我们开拓了全新的管理思路'商道如水,也即是在商业行为中提高对'水性'、'水道'的追求。这让我们能站在中国传统文化经典哲学的基础上重新考量管理的艺术、管理的道德、管理的文化、管理的创新。

  细细想来,水的特性,可与管理学范畴类比的很多,可被借鉴的也很多。先是战略目标,任何一个企业的发展,在当今日益激烈的竞争中、日益多变的环境下,都不可能没有一个清晰的战略目标,不可能没有一个明确的企业宗旨,毕竟无论规模怎样的企业,也不可能满足整个市场的需求,而战略目标就给企业的存在、运动、追求提供了限制的范围,使其能集中精力于其目标市场。反之,没有明确目标,远大志向的企业只能在层层被市场所抛弃,被消费者所遗忘。这不正说明企业运作应怀'奔流赴海之水志'?孔子就说到水的一个显著特征:其万折必东,似意。就是说,水在流行的过程中,不管河道怎样百转千折,最终必定东流入海,好像怀抱坚忍不拔的远大志向。

  再说运营规则,随着当前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的市场机制不断完善,逐步与国际上通行的市场规则接轨,与经济有关的各种法律条款也不断订立。此时,不按游戏规则办事,心怀侥幸,还是怀着改革初期钻空子,逮漏洞的思路经营现代企业,结果只能败走麦城。正确的作法是,严格遵守法律法规,在得舍间有明确的区分,不能昧心钱,更不能赚违法钱;严守商业信用,信水长流,建立良好的企业形象;洞悉囚徒困境,明了竞争、博弈的真正含义,努力从竞争转向竞合的竞争模式。而这不正说明运营企业必须明'循礼而行之水义'?

  再说企业道德,现代企业已经越来越意识到没有良好的企业信誉、企业道德,一个企业是无法做大、做强、做久的。这就告诉当代的企业即使是为了追求经济目标,也必须注重对社会的贡献、对相关利益者'社会、公众、竞争者、员工、顾客、债券人等需求的满足。而这,更是恰合了水最大的特性之一:'普惠万物之水德'。对于人类来说,水是无处不在的生活必需品;对于地球上的其它生灵来说,水滋润着它们生生不息,水是生命体的一个根本的要素,因此老子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水无限渗透与循环既是一种智慧,也是一种胸怀,令人钦佩与神往。这对于如今大大小小的企业与形形色色的个人来说,也许是百分百的棒喝。已经很少有人记得一个企业创立的意义,当他们在挖空心思求取金钱的时候,他们已经忘掉了企业最初的使命以及他们发展的原动力;或者,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那个使命从来没有在脑子里出现过,而关张倒闭也就成了家常便饭。

  最后说说企业创新。随着科学的发展、技术的进步,知识更新速度之快超出了每个人的想象,人类进入了一个'知识大爆炸'的年代。在这种大的科技背景下经营企业,创新求变是生存的唯一准则。比尔'盖茨常常这样启发他的员工'微软永远只离破产两个礼拜',也许正是这种危机意识,求变的意识,才让成就了今日的微软帝国。固步自封、不求进取迟早会被淘汰,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亨利'福特在汽车生产领域引入流水线,通过创新开辟了汽车工业的时代,然而却只知一味的降低T型车的成本,没想到满足更多消费者的需求,从而险些将自己的汽车王国断送;柯达通过精益求精的品质,一度成为世界胶卷的领头羊,但没有看到数码相机的广泛前景,从而使其业绩、声望大受折损;苹果电脑顽固的将大型机服务器作为主阵地,没有意识到电脑产业在个人pc的市场,结果技术纵然先进也无法占据市场主流。这一切都启示我们去学习'因势随形之水变'。水伟大之处就在于它的没有定形'环境怎样,它就怎样、需要怎样,它就怎样。'水到了杯子里,就成为杯形;到了盘里,就化为盘形',处处展现了水随心所欲的适应环境、不断的修正自身的变化、创新,展现了自由的最高境界。

  这不是一个慈善事业领衔的时代,沽名钓誉者大有人在,因此赚钱成为每个人的目标。似乎没有人相信,无论对于企业还是个人,赚钱都应该只是一个结果,而不是目标。真正的目标应该是服务社会与大众,甚至不仅仅局限于人类社会,还必须有益于这个美丽星球上的一切'蓝天、绿树、飞鸟和沙漠'那将是生态上的'三赢'-'你好、我好、世界好。如同水千百年来一直在做的一样,倾其所有,只为带动世界。而一个企业如果也愿意倾其所有,推动人类共同进步与幸福,它必将永远传承,因为它启动了一个'善'的循环,就像水因为恩惠万物而循环不止一样,一个企业也会因为它贡献世界而基业常青。金钱将成为这个循环往复的过程中一个符号,它永远都不会是目的,本身也没有任何意义。

  而我们现在的企业经营者们又有多少能明白这中间的智慧呢?对于所有渴望将企业做大的老板们来说,'商道如水'关于水的这一大智慧的阐释无疑是发人深省又非常适时的。

  水的哲学是奥妙无穷的,但水哲学的终极目的只有一个'和谐。'商道如水'尽管给我国企业运作管理方方面面的启示,但归其究里,都是在向读者传递着'和谐'的理念,并在传统文化的深层寻求到营造和谐的个人生存环境及和谐的企业生存环境的捷径与方法。所以,'商道如水'谈的当然不仅仅是商道的智慧,更是人生的所有智慧,人人都可以从中探求到生活的种种法则。现在我们常说要构建和谐社会,并且不仅要追求GDP的增长,更要追求全社会幸福指数的提升,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商道如水'的适时出现及所提倡的'水道',将对社会产生十分积极的影响与有效的贡献。

   JANE



为您推荐

《童书评论集-下册》内容简介|作者

内容简介书籍特色 本书是徐鲁所著《童书评论集》的下册,列入 东湖书坊 系列,重点收录了徐鲁的书评文章,包括综述性的评论文章、儿童小说评论、儿童散文评论、儿童作品和图画..

《2015年-书评选粹》内容简介|作者

内容简介北岳年选系列丛书之《2015年书评选粹》。我们早已无法回到未开化状态,因而只能“被迫与书一起生活。但生命太短暂了,以致我们只能选择和那些*伟大的书活在一起”。所谈之书虽出于古而实存于今,所有对过去的解说,..

《汉学书评》内容简介|作者

内容简介著名汉学家杨联陞自比为汉学的看门人,其学术书评驰誉学界。本书辑录了杨先生60余篇中英文书评,所评皆为名家代表著作,内容遍涉语言、官制、考古、地理、边疆史、文学史、科技史、经济思想史、书画史、佛教史、史..

《回望朱自清朱自清书评集》内容简介|作者

《书评人可以歇歇了》内容简介|作者

内容简介 《书评人可以歇歇了》是“80后”著名书评人许骥的书评文字的结集。其书评文字散见于《书城》《中华读书报》《《书屋》等各类报刊。其文字简洁明快,能直入作者以及图书的核心部分,受到作者以及读者的好评。本..

《江苏古籍序跋与书评》内容简介|作者

内容简介1900年敦煌藏经洞被发现,公之于世。国家为了制止珍贵文物继续流失,把馀下的敦煌遗书交给京师图书馆(即今中国国家图书馆)保管收藏。1922年,陈垣先生主持整理《敦煌劫馀录》;1929年,胡鸣盛、许国霖先生对这些敦煌遗书..

《书目与书评》内容简介|作者

内容简介信息大量电子化后,传统的图书受到挑战,现代生活方式的大量开掘,也令传统的文化接受形式有些黯然。图书,曾雄霸天下的文化产品,如今也在现代商品的冲击下有些危然自立。然而,确信者自当确信,无论人类怎样使用高科技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