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拯救》是一部直面现实主要问题与人的精神危机的文学作品。评论家认为,《拯救》从整体看,是一部新的反思小说,它不同于80年代对前三十的反思,是盛世中的后反思。在当今社会正面临道德拯救的严峻时刻,《拯救》的作者与时俱进,慧眼独具,将笔锋触及当今社会的这一根敏感的神经,揭示了时代的一个重大主题,开启了文学的又一轮反思。《拯救》是中国农村、都市社会变迁与精神蜕变的双重交响,是近30年社会道德嬗变的诗性反思。
《拯救》中最有思想价值的,是描写主人公自省、同时忧时的段落和篇章,这使全书散发出浓浓的'1980年代'气息(那是一个'新启蒙'的时代)。评论家在分析了文学现状后指出:当下中国文坛呼唤的是反思新中国最近三十年历史的鸿篇巨制,这种'新反思文学'的出现将给当代文学注入强心剂,使目前的中国文学找到新的精神航向。《拯救》正是一部这样的反思之作,它渗透着作者的生命体验,洋溢着浓郁的人文理想主义的情怀,其反思深远而深刻。作家梁必文分析:小说的故事因主人公刘浪在娱乐城遇上似曾相识的'小姐'柳叶而引发,逐步展现其30年来的奋斗史和心灵画卷,伴随其间的思考与拷问递进式深入,抒发出对于'畅达、饱满、快乐人生'的向往,汇成了不是一两句话可以概括的具有多重启示意义的复合主题。也有论者认为针对《拯救》提出'后反思文学'或'新反思文学'概念尚需进一步探讨,同时还需要等待更多作家的同类创作。
- 欢迎来到文学艺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