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爱玲(1921年9月30日-1995年9月8日)
笔名梁京,海派作家,现代文学史上重要作家,生于上海,原籍河北丰润。1921年生于上海,1995年离去于美国洛杉矶,当时身边没有一个人,恰逢中国的团圆节日'中秋节'。 )
早在前年,我就买了一本'张爱玲精品集'.前几年,因为她有几篇小说搬上了荧幕:'倾城之恋';'色戒';'半生缘'.我是因为这个才买了她的书.可是买回来后,没有很认真地去看.觉得不喜欢她的文字.太低沉.也很自我,让人觉得她很自傲,不可接近.所以就没有看下去.
可是,前几天,同事买了一本'那些人,那些事'.我翻了一翻,都是些在外国的中国人.其中有一个叫夏志清的教授,他写了《中国现代小说史》这部著作与正统的文学史观有着较大的差异,对以前被忽略和屏蔽的作家钱钟书、沈从文、张爱玲等人给予高度的评价,张爱玲的《金锁记》被称为'中国从古以来最伟大的中篇小说'.
于是我就把这本书再次拿出来重读.并且在网上看了她的散文集.还看了胡兰成的'今生今世'.于是对她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
她写的那篇'金锁记',让人看了真得直想哭,但是是那种恨得牙痒痒而又无泪的哭.
她的'私语',让人了解她有一个不幸的童年.
她的遗嘱'小团圆'我还没有看完.有人说她的这部小说是对胡兰成'今生今世'的一种回复.在她临死时,她写了遗嘱,希望死后销毁文稿,但是还是被她遗赠人的儿子出版出来了.
没有看完'小团圆',我倒把胡兰成的'今生今世'看完了.从他的书里,我们可以看出张爱玲很爱他.也许是因爱生恨,她离开香港去了美国,后来虽然再婚,但她最后孤独老去.
也许她不希望自己成为胡兰成笔下的那个为了爱他这样一个滥情的人而负气离开的张爱玲吧,她写了'小团圆'.可是写过之后,可能又觉得太直白了,又后悔了,所以不希望面世.于是想销毁它.
你曾经说过:出名要早.也许就是因为你出名太早了,才让你因为这一段情而孤独到老吧.有人说没有胡兰成就没有扬名中外的张爱玲.也有人说,没有张爱玲,也没有作为文人的胡兰成(他被定为汉奸)但是张爱玲无视他的政治身份.而胡兰成在'今生今世'也说是为了不牵连爱玲,才没有与她公开结婚的,虽然有一个见证人-----炎樱.
如果你真的是胡兰成笔下那个痴情女,那你的后半辈子就只能是活在思念和孤独之中.
'
- 欢迎来到文学艺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