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音山香会
观音山香会起源于明代,兴旺于清代。据农历六月十九日是观音菩萨得道之日,这天 观音山香火最为旺。亦为扬州最盛的庙香会。届时,北起滨海,南到苏南乃至沪皖等地香客,亦陆续赶来进香。十八日晚即有人上山敬香,十九日天未亮即有人到寺里烧头香。所有的进香者都身穿清洁的青色衣裤,膝绑草纸等软物,肩背写有'朝山进香'字样的黄色香袋,手持红色小木凳,东路从长春桥,南路自五亭桥,西自司徒庙,西南路自念泗桥,拥向观音山。亦有乘船直抵平山堂脚下的。不管从哪条路来,所有香客都按先来后到自行成排的用小木凳做拜垫,三步一磕头,直磕到山门或庙门,再进香烛敬香,躬身跪拜。敬过正香,有的给佛前长明灯施舍灯油,有的献长幡,有的献幔帐,有的给观音佛像献披风。也有给僧人献素果、糕点等食品的,谓之'结缘'。然后到天王殿外'梵天寺去烧香,以敬寺外诸方神灵,最后买上一束茴香草带回,以'还乡得福'。再步行或乘船离去。这一天,有时还举行庙会(不是每年都有)。庙会这天,从城乡各方抬来的、内有观音塑像的神往观音山,轿前由四面大铜锣助威,再由疯狂跳跃的马披前香客队伍尾随神桥之后。逢庙停轿烧香'告庙';遇桥鸣放鞭炮'报桥',逶迤数里,缓缓行至观音山。每逢香会期,观音山乃至平山堂下的东西路边,遍搭布帐、凉棚,昼夜出售香烛、茶水、食品和小玩具,还有测字、相面及各种江湖杂耍人等夹杂其中,一时繁华喧闹,盛于城内店。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宗教信仰自由得到切实执行,每逢六月十九日这一天,前往观音山的香客和游人都在5万人以上。据有关部门统计,1989年这年的香会期,出入观音寺庙门的人达15万之多。
春节
旧时新年初一子时一过,便有人带上猪头三牲、香烛、鞭炮,赶到土地庙去烧头香。烧完香回家不再睡觉,等待天亮。天刚一放亮便天'财门'(大门),点燃香烛、鸣放鞭炮'接年'。接着晚辈起床给长辈拜年,长辈给晚辈吃桔子和云片糕,叫'走大局'、'步步高'。然后吃早饭'汤圆和面条。早饭后,中青年人出门向街坊邻居拜年,家中备有香烟、瓜子、糖果、糕点等食物,由老年人接待来拜年的客人。中午不做新饭菜,吃除夕晚餐余下的饭菜,叫'隔年陈'('隔年陈'有的一直吃到正月初四)。
初一这天,不用刀剪等利器,以图避凶;不洗晒衣物,以示闲暇;不扫地,以求'聚宝'。正月初五日叫'财神日子',人们一起床就'挑财神水'。然后到家门外附近路去烧钱化纸,叫'烧利市'。早饭有的吃圆宵,有的吃面条,有的煎食腊月二十四煮的糯米饭。这天,还有穿戴财神衣帽、戴着面具的上门贺财神者,叫做'跳财神',主人施以糕馒,表示'谢财神'。
新中国成立后,烧香敬神之俗在不少家庭中已经不见,初一这天,有些单位举行团拜,人民群众还开展向烈军属拜年及各种文化活动。
清明节
这天早晨,不少人家吃自制的烧饼,有的烧饼还和嫩柳叶和面做,说是吃了不生灾,此俗现今仍然可见。不少家庭还有清明上坟祭扫和踏青(野外郊游)的习惯。
重阳节
扬州人爱在重阳节登高祛邪。这天,不少人爬上平山堂、观音堂或文峰塔等高处,欣赏秋景,不出门登高的便在家以吃重阳糕象征登高。旧时每逢重阳节,作坊老板都要办酒请工人,席间每人最少两只螃蟹。工人们吃了重阳酒,更加劲地做工。旧有'吃了重阳酒,日夜不停手'之说。
扬州婚俗
订婚:扬州习俗称订婚为'下茶'。订婚又叫'定婚'。有大定、小定之分。小定又称'稳亲',是在男女尚年幼情况下的定婚形式。大定就是正式定婚。现在自由恋爱,只要双方谈定了,男方请女方父母上门聚宴,便算是定婚。
结婚:结婚选择'吉日',旧时选黄道吉日,现在选在农历逢双(尤喜逢六,不选十四)的日子,或'五一'、国庆、元旦这些法定节日。迎亲前一天,新郎的兄弟等人到女家去发铺盖(嫁妆)。到了女家后,要先吃三道茶(甜茶、清茶、点心),然后发铺盖。铺盖中的马桶、脚盆由新郎弟弟挑。马桶(现改为痰盂)内放五子:子孙蛋(红鸡蛋)、红枣、染成红绿色的白果、莲子、花生、象征'五子登科'。箱子里除衣物外,还放有:为公婆做的孝顺鞋,为丈夫和小叔子做的新鞋,给姑子的手帕和给未来孩子做的'小狗鞋'。由新娘的舅父或弟兄背新娘上轿。花桥抬起后在门前转三转,女家向轿子泼水(示意新娘不要再留恋娘家)、撒筷子(预祝新娘快生贵子)。轿子回转,新娘的哥哥或弟弟跟着送亲。送亲人进门和新娘下轿后,要坐下吃三道茶。
现在迎亲改用小轿车,新郎在宾朋的陪同下亲自去迎亲,新娘在伴娘的陪伴下乘车出嫁。晚上办喜酒,席间上了头菜为高潮。但头菜上后客人不能马上动筷,要等新人谢席后方可动筷。随后上的'碗头鱼'并不端上桌,而是在向客人招呼一声'鱼来了',便又'余'了起来。晚饭后,新人在赞礼及一片喜话和叫'好'声中,进入新房。
老风俗'扬州奶奶经'
新正月,打的春,过了初五才下生。早就想到婆婆家拜年去,左捱右捱捱到落了灯。
习惯在旧历新年元旦至初五,每天都吃宿菜,过了初五才有新烹调。第一次烹新味,名叫'下生'。女子离开娘家,路程远的,正月不许空房,于是必须捱到正月十八落灯以后,才能回去拜年。
疼姑娘,害姑娘,大新正月不空房。明日叫姑娘写张押租贴,套房里代你们铺张床。
嫁出门的女儿,正月间女儿、女婿双双回来拜年,不能让他们分宿,叫女婿写张租贴,以四个铜板作租金,便令他们同居。
嫂子穷,无冬夏,姑子穷来有一嫁。将就些个吞婚做,怕的她要嫌姑爷岁数大。
前三句说媳妇是家里人,女儿总有嫁的时候。姑娘大了把婆家,乾宅有不合婚的,草纸庚贴烧灰吃下肚,名叫'吞婚做',就算定局。但是旧式做亲,女八字满天飞,男八字不出门,往往两家已做亲,女儿还不晓得丈夫年岁,等到晓得年岁相差太多,总少不了要咕咕唧唧。
穿人新,穷断筋,不算身价算礼金。说明是个两头人,新剪做的天青衫子大红裙。
前两句是骂一味喜欢穿新不惜物的人,与后文不是一事。后文是说穷人嫁女,既要多得礼金,又不肯使女儿居妾位。有钱的男子可以重婚,年龄虽大,只要有加倍的聘金,便可娶得处女。女儿在做亲时,议定过门后不与元室同居,算做'两头人',结亲时也要穿天青衫子大红裙子,就不是妾
- 欢迎来到文学艺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