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公司为什么会被业界尊重,受到舆论的推崇?我认为公司的管理水平和人才培养机制更为重要。GE公司作为美国最大的'CEO供应商',仅在韦尔奇任内就为美国超过20家的大型公司提供了CEO,其中两个候选人'吉姆.迈克纳尼和鲍勃.马代里,成为猎头公司争夺的头号目标,并相继被任命为3M和家得宝公司的CEO。诚如松下幸之助所言:'我们不是一家生产家电的企业,而是一家生产人才的企业',可谓一语道破了管理的真谛。但大多数人其实并没有真正理解这句话。
从纯粹的经济学角度看,培养人才也许是最不合算的投入,培训本身的费用很贵,培训期间还要支付薪水,再加上耽误工作造成的机会成本,这已经是三重的支出。更要命的是员工的技能增长之后,他们又可以用这些技能来要挟雇主,要求提职、提薪。当然,大家之所以还是需要投入、愿意投入,因为这是体现雇主对员工的信任,从而实现雇主与员工之间信任的良性循环的最好方式。
但这么多人成长起来了,怎么安排呢?毕竟管理一群野心勃勃下属的超高期望值的难度是不可小觑的。其实解决办法很简单:让他们出去,去领导别的公司,包括同行中的别的公司。但这又有另一个问题:我花那么大力气培养人才,最后都跑到竞争对手那里去了,为竞争对手服务,我岂不成了为敌人输送枪支弹药的活雷锋?
一花独放不是春,有竞争有时比没有竞争好。除了带来创新和进步的压力,竞争对手同时也是支持和维护一个行业生态稳定性的同盟军。更重要的是,一个能持续不断输出管理和管理者的公司,必将受到业界和大众的推崇,而这将给公司的产品带来一种'管理溢价'。'没有一个CIO会因为买了IBM的产品而被解职'就是这种'管理溢价'的最好写照,这不仅仅是对IBM产品的性能和质量的信赖,更是大众对这家公司的普遍认同所带来的合法性的价值。所以,一个公司如果成为一个行业的'黄埔军校',其实是对这家公司的成就的最大赞誉。
- 欢迎来到文学艺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