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世纪概念引发的轩然大波-《走出中世纪(增订本)》书评
为什么这本书的出版当即就引起了轩然大波?一切皆因其中世纪的概念。中国可曾有过中世纪?参与论战者争论不休。中国何时开始走出中世纪,参与论战者也争论不休。但无法否认的是,史学界对于将中国这个亚细亚的生产方式代表,也按马克思的人类社会四阶段生硬生划分,不满的情绪是在不断高涨的。人类社会的四阶段,即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放在欧洲是适用的,但放在中国并不适用。
在论及中国古代社会形态的过程中,钱穆、黄仁宇两位大家均有封建社会的专门见解。早在上世纪40年代,国学大师钱穆就指出,中国的封建社会概念完全不同于欧洲。再到后来,历史学家黄仁宇也指出,中国的封建社会不是欧洲意义上的封建社会,而是一种官僚统治。所谓封建是层层的分封统治,与柳宗元的《封建论》所讨论的体制相似。若是这样,则中国现行认定的夏商周的奴隶社会倒与欧洲的封建社会类似,中国的封建社会除过很少时段、很少区域的分封统治外,基本上是皇帝的中央集权统治,与封建无关。就是有过的分封统治,绝对不是主流,而且不是很快被消灭,就是名存实亡。如刘邦的分封制,很快被七国之乱打破,到后来汉武帝的推恩令实施,封国很快式微。再如朱元璋苦心经营的分封制,到了王朝后期,各地的封王就像圈养的高级牲口,不仅地方事务不得干涉,而且连王府都不能随便迈出。而盛唐时代的封王们更可怜,基本上是集中的圈养,安史之乱及以后几次大乱,长安城中的王室成员很容易像宰猪一样被集中屠杀。
那么提出中国的中世纪概念又能否让人接受?我倒同意有学者的建议,不妨将之作为一种对中国古代社会类似欧洲中世纪那个时代的象征性称谓,不必在概念本身上较真,而是要看到那只是一个相对于近现代社会的历史概念,其中也必然有共同点,就是社会发展的停滞或简单重复,还有思想文化上的停滞甚至是窒息。这一点,倒是史学家们有同感,相对于黑暗的中世纪,中国的情况也好不到那里去,在秦始皇确定大一统的统治方式和汉武帝以儒家思想独霸中国后,两千年的中国封建社会并无实质性的突破,而且越是倒后来越集权、越专制、越停滞不前,这与欧洲的中世纪又有何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