醒世晨钟与和谐之策-《偿还生态欠债:人与自然和谐探索》书评

  阅读了由中共中央政治局原委员、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姜春云主编、新华出版社新近出版的《偿还生态欠债'人与自然和谐探索》一书,心灵受到了一次强烈的震撼。

  该书集中围绕着'生态欠债与偿还'这个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要害问题,用12个篇章全方位地阐述了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战略举措,对如何实现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进行了系统的对策性研究,观点鲜明,思路清晰,论述深邃。著作字里行间充满着环境忧患意识和责任意识,不仅体现了作者对国情的准确把握和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深层忧虑,更体现着作者对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高度自觉。

  '偿还生态欠债'的命题,堪称大言要义。众所周知,生态、环境恶化,已成为全球21世纪最紧迫的重大问题,直接危及到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中国是世界上生态、环境恶化最严重的国家之一,不论是水土流失、植被破坏、土地沙化与荒漠化,还是环境污染,其面积之大,程度之深,危害之重,趋势之烈,都是令人惊讶、发人深省的。如何破解生态、环境恶化的难题,是关系国计民生、关系可持续发展、关系子孙后代生存繁衍、关系中华民族前途命运的大事和要事。作者立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现实国情,着眼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全面实施,抓住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问题,从分析生态情势入手,围绕着树立科学发展理念、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倡合理文明消费、注重自然生态休养生息、加大环保投入力度、实行科学的政绩考核、加强生态道德文化建设和环境法制建设等一系列问题,进行了全面系统的研究探讨和深度论述,对症施药地提出了根治生态、环境痼疾的方略和对策。

  '偿还生态欠债'的命题,是振聋发聩的醒世晨钟。作者在对我国生态情势进行广泛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用大量的统计数据告诫我们,西方国家100多年工业化进程中逐渐出现的生态、环境问题,在我国20多年经济快速增长期间就集中显现出来,其来势之猛、危害之烈,令人惊异。生态、环境恶化的背后,隐藏着巨额的、触目惊心的生态赤字。多年来我国环保投资额仅占应投入额的20%,仅'十五'期间,全国生态欠债就高达5万亿元!这巨额的生态赤字,是我国环境恶化、生态退化的主要根源。既影响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社会文明进步,又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和生命质量,并导致巨大的灾害损失。用专家的话说,日趋恶化的生态、环境,把我们中华民族逼到了又一个'最危险的时候'。这个说法决不是危言耸听。警钟敲响,必须明确认识,人类文明的发展和延续,与资源环境密切相关,资源日益枯竭,生态与环境的恶化,不仅危及可持续发展,而且危及人类的生存和延续。那种'唯速度论'的发展理念,单纯追求经济指标的高速增长、不顾环境条件、不考虑负面影响的盲目蛮干行为,是违背客观规律的,其结果往往得不偿失,遗患无穷。

  早在2000年前,中华民族的先人们就有'天人合一'的思想和理念,强调人与大自然友好相处,人类不能以大自然为敌,不能单方面地享受大自然的慷慨馈赠、无度地掠夺自然资源。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老子,在其《道德经》中特别强调,要善待自然,要节约资源,不要向自然过度索取。可是,人类作为地球上唯一的道德主体,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时,却经常表现出生态道德的严重缺失,总是以'人是地球的主宰'、'人是凌驾于自然之上的统治者'自居,只考虑如何征服自然、驾驭自然和掠夺自然资源,只讲索取、不讲给予,肆意地开采,肆意地砍伐,肆意地污染,肆意地捕杀,而很少考虑如何善待自然和保护自然,对自然生态施以极不道德的行为,以至欠下了巨额债务。

  面对透支严重的生态、环境情势,《偿还生态欠债》一书的作者大声疾呼:偿还生态欠债,犹如扑灭森林大火、抢救洪水灾害,实为燃眉之急、刻不容缓。很显然,作者就是想通过'偿还生态欠债'这样的命题,来唤醒国人'欠债要还'的生态补偿意识。

  文:徐方明 李春波 出处:大众网 2008年1月



为您推荐

《童书评论集-下册》内容简介|作者

内容简介书籍特色 本书是徐鲁所著《童书评论集》的下册,列入 东湖书坊 系列,重点收录了徐鲁的书评文章,包括综述性的评论文章、儿童小说评论、儿童散文评论、儿童作品和图画..

《2015年-书评选粹》内容简介|作者

内容简介北岳年选系列丛书之《2015年书评选粹》。我们早已无法回到未开化状态,因而只能“被迫与书一起生活。但生命太短暂了,以致我们只能选择和那些*伟大的书活在一起”。所谈之书虽出于古而实存于今,所有对过去的解说,..

《汉学书评》内容简介|作者

内容简介著名汉学家杨联陞自比为汉学的看门人,其学术书评驰誉学界。本书辑录了杨先生60余篇中英文书评,所评皆为名家代表著作,内容遍涉语言、官制、考古、地理、边疆史、文学史、科技史、经济思想史、书画史、佛教史、史..

《回望朱自清朱自清书评集》内容简介|作者

《书评人可以歇歇了》内容简介|作者

内容简介 《书评人可以歇歇了》是“80后”著名书评人许骥的书评文字的结集。其书评文字散见于《书城》《中华读书报》《《书屋》等各类报刊。其文字简洁明快,能直入作者以及图书的核心部分,受到作者以及读者的好评。本..

《江苏古籍序跋与书评》内容简介|作者

内容简介1900年敦煌藏经洞被发现,公之于世。国家为了制止珍贵文物继续流失,把馀下的敦煌遗书交给京师图书馆(即今中国国家图书馆)保管收藏。1922年,陈垣先生主持整理《敦煌劫馀录》;1929年,胡鸣盛、许国霖先生对这些敦煌遗书..

《书目与书评》内容简介|作者

内容简介信息大量电子化后,传统的图书受到挑战,现代生活方式的大量开掘,也令传统的文化接受形式有些黯然。图书,曾雄霸天下的文化产品,如今也在现代商品的冲击下有些危然自立。然而,确信者自当确信,无论人类怎样使用高科技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