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4 年诺贝尔文学奖授奖词

瑞典学院常务秘书

C·D·威尔逊

经常听到这么一种说法,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奖者应是那些盛年的作家,因为此时正值他们创作发展的巅峰,其目的在于使他们免于物质生活上的困难,以确保他们拥有一个完全独立自主的环境。

但与此同时,诺贝尔基金会又规定只有具备重大价值,并以丰富的经验作为其扎实基础的作品才符合获奖条件。国此,在那些大器晚成时作家与那些年轻的天才之间进行选择时,可以不存在任何犹豫。评审委员会无权仅因年迈的缘故而忽视一个在欧洲富有声望,而且仍然具有活力的作家。一个老作家的作品,通常被证实是有独特和青春的活力的。瑞典学院已将诺贝尔文学奖颁给了蒙森和比昂松,以表达对他们的敬意,虽然他们两人都已经过了
全盛时期。在今年的诺贝尔奖提名候选人之中,学院仍然注意到一些已获有声望的文坛老将,希望能重新表示对一位世界文学天才的高度尊敬。

瑞典学院特别考虑到两位作家,这商位都值得获得完整的诺贝尔奖。两者不仅仅在诗艺上已登峰造极,并且在人生的旅途上亦是如此。他们一位 74 岁,另一位则年轻两岁,因此本学院认为不需要去花费时间争论他们彼此价值的大小,因为他们的优点是可以等量齐观的。虽然根据不同的观点,本学院只颁发了一年奖金的半额分别给予他们,如果有人觉得这份奖的物质价值会削减两位桂冠获得者的荣誉的话,那么本学院希望公开说明这一特殊情况,认定这两位获奖的任何一位都相当于独得此奖。

本学院把其中一份的奖金颁给了诗人弗雷德里克·米斯特拉尔。在他清新的诗篇灵感中,这位值得尊敬的老人仍比我们这个时代多数的诗人要来得年轻。他的主要诗作之一《罗纳河之歌》出版于 1897 年,当普罗旺斯的诗人们在 1904 年 5 月 31 日,庆祝他们建立费利布里热协会 50 周年纪念时,米斯特拉尔吟唱了一首抒情诗,在神韵和活力上,丝毫不亚于他先前的作品。

米斯特拉尔生于 1830 年 9 月 8 日,位于梅莱尼附近的美阿诺村介于阿威侬和亚耳之间,他就生长在这一秀丽的自然环境和淳朴的乡民中间,因而从小就对农人的田间作业十分熟稔。他的父亲是个出色的农民,热爱他的信仰和先人遗留的习俗。他的母亲以歌谣和出生地的传统养育孩子的心灵。

当他在阿维尼翁学院求学时,这位年轻人阅读了荷马和维吉尔的作品,这些作品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受到了他的一位教授、诗人鲁马尼耶的鼓励,从而深深地爱上了普罗旺斯语。

接照父亲的愿望,米斯特拉尔在埃克斯大学普罗旺斯学院取得了法学学位。此后,他有了自由选择职业的机会,他很快作出了决定。他热衷于写他的诗,以乡野的方言来描绘普罗旺斯的美丽,他是第一个把这种方言提升到文学语言的人。

他的第一次尝试是关于乡村生活的一首长诗,后来发表在题为《普罗旺斯人》的诗集中(1852)。此后,他又花了整整 7 年时间,写出了奠定他世界声誉的叙事长诗《米蕾伊》(1859)。

该诗的情节非常简单,由于父亲的极力反对,一位善良而迷人的农家姑娘无法与她所深深相爱的穷小伙子结婚,在绝望中她逃离了老家,前往罗纳河三角洲卡玛格岛上供奉三圣玛丽亚的教堂求援。作者以迷人的方式来描写年轻人的爱情,用巨匠的手笔叙述米蕾伊如何通过科罗多平原,如何在酷热的卡玛格中暑,如何挣扎着来到圣龛所在的教堂内最后死去。就在那儿,三圣玛丽亚在她临终前的一刻向她显了灵。

这部作品的价值并不在于它的主题,或是它的想像力,不论米蕾伊的姿态多么吸引人,其中的艺术魅力乃在于对故事枝节的连接贯穿手法,如同我们眼前呈现出整个普罗旺斯的风光、记忆、古老风俗及其居民日常生活的描绘。米斯特拉尔说他只为牧人和庄稼汉歌唱;他用荷马式的单纯手法这样做了,他实在是伟大的荷马的弟子,但决非是奴才般的模仿,有充分的证据可以显示他拥有个人独特的描写技巧。那种神话般的黄金时代气息使他的描写显得生机勃勃。有谁能忘得了他为卡马尔格所作的描绘呢?万马奔腾疾驰,马鬃在风中飘扬,他们似乎被海神尼普顿的三叉戟所驯服,现在又从海神的马车中释放出来。如果你将它们从喜爱的海滨草原迁移到别处,它们最终将会从那儿逃脱,甚至经过好几年的远离后,还会回到这片著名的草原来,重
新聆听海涛的声音,用它们的愉快嘶鸣致意。

这首诗的韵律美妙和谐,艺术性的组合十分成功。米斯特拉尔描绘的源泉并非心理学,而是自然,这位诗人对待他自己纯洁得像自然的孩子,让其他的诗人们也来倾听人类灵魂深处的呼喊吧!米蕾伊是一朵半开的玫瑰,在朝阳的辉映下熠熠放光。这是一部富有独创精神的作品,它的成功具有一定的偶然性,它不单是辛勤努力的果实。

这首长诗从一发表起就受到人们的热烈欢迎。它使拉马丁为之倾倒,他写道:“一位伟大的诗人诞生了!”他把米斯特拉尔的诗与爱琴海提洛岛上流浪诗人的作品相提并论,他离群索居,只有对普罗旺斯的甜蜜回忆。拉马丁还用维吉尔的话来比喻米斯特拉尔:“你是真正的马塞卢斯!”

《米蕾伊》出版 7 年后,米斯特拉尔又出版了一部同样份量的作品《卡朗达尔》(1867),虽然有人说这本诗集的情节欠真实,幻想色彩过于浓厚,但它在描述方面的感染力比起《米蕾伊》来毫不逊色。有谁会怀疑人在历经磨练之后而变得崇高的那种伟大理想?《米蕾伊》颂扬了农民的生活,而《卡朗达尔》描绘的则是大海和丛林,展现了一幅碧波粼粼和林涛滚滚的动人景象,反映了渔民的生活真实。

米斯特拉尔不仅是位叙事诗人,还是一位伟大的抒情诗人。他的诗《黄金群岛》(1876)中包含了一些美妙的诗章,掩卷冥想,阿科勒之鼓、垂死的割草者、落日余辉下的卢曼尼的城堡,以及对吟行诗人时代的回忆,这些动人的景象令人难以忘怀。此外还有一些美丽和神秘的诗篇似乎适合在黄昏的微光下低声吟诵。

米斯特拉尔在其他抒情诗中极力坚持新普罗旺斯语狐立存在的权力,他对各种蔑视和污辱都予以有力的回击。

《内尔托》(1884)是一首以短篇故事形式写成的诗,从中读者可以欣赏到许多美丽的诗篇。但相比之下,叙事诗《罗纳河之歌》显得更为深刻,这首诗出自一位 67 岁诗人之手,但读起来仍使人感到它充满了蓬勃的生机。诗中描绘了罗纳河流域的许多瑰丽景色,显得清新动人。那位高傲而又热忱的阿波罗船长,认为一个人必须是水手才会懂得如何祈祷,这是个多有趣的人物啊!还有船长的女儿安格拉,她的幻想来源于古老的传说,有一天晚上,在月光摇曳的罗纳河的水波中,她幻想自己遇见了河神罗达。她仿佛在月光下流淌和闪烁着的河边触摸到河神的身体。

简而言之,米斯特拉尔的作品犹如一座高大不朽的纪念碑,为他所钟爱的普罗旺斯赢得了荣耀。

对于米斯特拉尔来说,今年是值得庆贺的一年,因为 50 年前在圣埃斯德尔节那一天,他与 6 位文学界友人共同创建了“普罗旺斯诗人协会”。他们的目标非常明确,那就是复兴普罗旺斯语言。从圣雷米到亚耳斯,从奥兰奇到马地格,以及整个罗纳河流域,都将把普罗旺斯语作为一种新的文学语言,就像早期的佛罗伦萨的方言被用来作为意大利语的基础一样。正如贾斯顿·帕里斯和高斯威兹所说的,这个复兴运动一点也不违反时代潮流,它并不是在寻求古老的普罗旺斯的复苏,而是在人们所通用的方言基础上企图创立一种为世人所懂得的国家语言。普罗旺斯诗人们的这种努力并来因运动的成功而有所松懈,米斯特拉尔为了编纂他的巨著《费利伯立格词库》(1878—1886),他整整花费了 20 多年光阴,披肝沥胆,耗尽心血。这部巨作不仅纪录了普罗旺斯方言的宝藏,并为奥克语建立起一座不朽的丰碑。
米斯特拉尔早已得到了各种荣誉,法兰西学院曾 4 次颁奖予他;由于他编纂了《普罗旺斯年鉴》,法国学会向他颁发了 10000 法朗的雷诺奖金。哈勒和波尼大学授予他荣誉博士学位,他的一些作品彼译成多种文字,著名法国作曲家 C·F·古诺还将《米蕾伊》改编成歌剧搬上了舞台。

米斯特拉尔曾赠给“普罗旺斯诗人协会”这样一句箴言:“太阳使我歌唱!”事实上,他的诗已把普罗旺斯的阳光撒播在许多国家里,甚至在北方的国度中,也给许多心灵带来了欢乐。

理想主义是阿尔弗雷德·诺贝尔对获奖作家的企求,米斯特拉尔以他杰出的艺术理想主义,汇集健康繁荣于一身,为了复兴和发展故乡的精神遗产,它的语言、它的文学而穷心皓首,终生奉献而不悔。像这样的诗人世上并不多见吧?

璀灿的希腊戏剧的鼎盛时期过去之后,以英国和西班牙为主的两个国家发展了民族戏剧艺术。如果你想了解现代西班牙戏剧,那就必须先知道它的历史状况。因为长久以来,西班牙戏剧呈现出两个鲜明对照的倾向:一方面,它有最丰富奇丽的想像;另一方面,它又极其讲究文体和结构的精巧,有时还掺糅了一些因袭的诡辩术。一边是瑰丽的色彩,另一边是对修辞的偏爱,两者形成了强烈的对比。故作惊人的语言和错综复杂的情节相辉映,人物感情热烈奔放,对话铿锵有力,尖锐冲突总是以悲剧的结局而告终,达到了惊心动魄的舞台效果。不管怎么说,其戏剧的内在生命是相当丰富的,看来,想像力灿烂多姿并不有损于表现严肃的主题。在西班牙戏剧中,人为的雕凿与真实的创造力被自然地熔为一体了。

这位西班牙辉煌和独特的戏剧传统的继承者就是今年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之一。他是现代的产儿,并且拥有完全独立的见解,这见解和卡尔德隆的世界观不同,他热爱自由,为宽容而奋斗不懈,他与独裁和阶级斗争格格不入,但是他却有自古以来西班牙戏剧家的特殊标记,那就是具有异乎寻常的热忱和尊严。这位作家就是埃切加赖。正如他的前辈一样,他懂得如何去表现戏剧冲突,这就是以不同的性格和理想来加以体现,从而使之更引人入胜,感人肺腑;像他的前辈那样,他热衷于探究人们内心良知的种种复杂情况。他的戏剧能引起观众的哀怜和恐惧,他能驾驭众所熟知的悲剧的基本效果。在这方面,他不愧为一位戏剧大师。正如西班牙古代的那些戏剧大师们一样,他能将最生动的想像与最精练的艺术天衣无缝地连接在一起。光凭这点,我们就可以借用一位对他并无好感的批评家的话来形容他:“他是纯种的西班牙人。”不管怎么说,他对世界的概念没有狭窄的意识,他的责任感已被净化,他的基本观念是乐善好施,他的道德英雄主义在保留民族牺牲的同时又带有一种普遍人性的特征。

埃切加赖于 1833 年诞生在马德里,他的童年是在穆尔西亚度过的,他的父亲在该地的学术机构从事希腊研究。埃切加赖 14 岁中学毕业,尔后进入土木工程学院,他在校孜孜不倦的学习态度和熟练的技巧,令人刮目相看。5年后的 1853 年,他以优异的成绩完成了学业。数学和机械是他最喜爱的两门科目,他对这些学科精深的钻研,使他于 1 年后被母校聘为教授。前几年的生活非常拮据,他只有充当家庭教师或为私人授课,以维持最起码的生活。虽然物质生活寒伧,但他却很快成为一名出色的教师,在纯数学和应用数学方面的成就真可谓独压群芳,使他成为一名出类拔萃的工程师。同时,他也热衷于学习政治经济学,包括自由贸易理论。不久,这位有才气的、活跃的
工程师受邀请担任了最崇高的职位,他曾三度担任内阁政府部长,那些熟悉他的人不管是敌人还是朋友——都异口同声地承认:他在处理国家财经和公务中显示了卓越的才能。

我们不难理解,当这位在解析几何、物理学、电气学方面发表了无数论文的学者,转过头来又精力充沛地写起剧本时,人们表现出的惊诧之情。据说人们可以在他的剧作中看到方程式和习题的痕迹。这位天才人物标新立异的表现方式受到了他的那些崇拜者的大声喝彩,但也遭到了一些人的严厉指责。尽管如此,几乎人人都无法否认,他的剧作中的道德感是异乎寻常地令人赞佩。一些批评家的意见并非无的放矢,以某些外科医生的例子而言,他们认为埃切加赖的处理手法只有一种,那就是“(UrereetSecare)”;不过,这种以浪漫色彩升华了的沉思和稳重严肃的表现手法,带着一种神圣职责对任何妥协所作的谴责,这里面的确有许多值得称道的地方。

在埃切加赖追求成功的道路上,对于别人一时跟着时髦的赞赏他不予重视,只有对他天才的真正鼓舞他才细心倾听。他的戏剧作品的丰富,使我们联想起了洛伯·德·维加和卡尔德隆。

年轻时期,当他在土木工程学院念书时对戏剧就很热爱,所积蓄的零用钱几乎都花在买戏票上了。1865 年完成了一部叫《私生女》的剧本,接着在 1874 年发表了《单据簿》。虽然他用笔名发表,可是不久人们就查出作者乃是当时的西班牙财政部长。几个月后,《最后的夜晚》也开始公演,从此他丰富的想像力就一发不可收拾,接二连三有新作问世,一年之中曾有三、四部剧本的惊人之作。诚然,我在这里无法一一细列他的全部作品,但几本颇受重视的剧作则值得介绍,埃切加赖的成名作是 1874 年 11 月发表的《复仇者的妻子》,剧中他显示了真正的天才,某些夸大的情节,美不胜收。观众都认为他恢复了黄金时代的西班牙戏剧,人们尊之为国家戏剧诗最辉煌时代的革新者。翌年《在剑柄里》问世,又获得了同样的赞赏。高尚的思想中所显露的雄伟力量使观众激动不已,喝彩之声与台上的表演齐声共鸣,剧终后,埃切加赖本人出场 7 次以答谢观众经久不息的掌声。1878 年发表的《火刑柱和十字架》引起很大的争论,作者本人把自己表现为自由思想的维护者,他反对一家独尊;他倡导尊重人性,反对盲目和狂热的宗教信仰。埃切加赖的典型作品是 1882 年发表的《责任的相互冲突》,责任的冲突几乎是每部剧本中不可缺少的情节,可在这部作品中这一情节显得格外尖锐和突出。

使他永垂美名的是另外两部作品:1877 年元旦公演的《是发疯还是圣举》和 1881 年 3 月公演的《大帆船》。在《是发疯还是圣举》中,蕴藏着许多思想的财富,体现了作者渊博的才华。本剧描述一位由于正义的感召而放弃世俗财富和牺牲个人的人,他彼他人认为是疯子,而他的朋友和世人也都像对待疯子那样对待他。罗伦佐意外地得悉名声和财富不能合法地属于他时,他毅然抛弃了它们。这种理想主义被他的家人视为疯狂,洛伦索被人视作唐·吉诃德,一个顽固而心地单纯的人。戏剧的结构既稳固又结实,显示出那是一部出自工程师之手的作品,他精确地计算了所含的全部因素,同时这作品也让我们更清楚地看到更高层的一面,那就是诗人成熟的创作天才。除了外在冲突,这作品还描叙了一个极为悲哀的人物的内心冲突。在神圣的义务和机会主义之间的斗争中,洛伦索顺应理性的驱使,作出了殉道的选择。经验常常告诉我们一个很普遍的事实,一个忠实地服从自己理性的人必须准备忍受殉道的命运。
《大帆船》给人留下的印象更为深刻,公演后的一个月内剧本连续再版 5 次以上,人们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捐购的热潮,以示对作者的敬意。因为对人物心理的非凡描写,本剧具有不朽的价值,主题显示了造谣生非的破坏力。最纯洁的人物会被人们的闲言碎语所污损,同时恶意中伤会使他变得畸形。叶内斯特和狄欧德拉并没有见不得人的事,可是这个世界认为他们是有罪的。最后,他们被人遗弃,结果他俩投入到彼此的怀抱。细致入微的观察使人物细腻的心理分析表现得唯妙唯肖。这两个人物都有着高尚的灵魂,他们从来没有剥夺对方权利的企图,在不知不觉中彼此产生了感情。他们在受到被驱出家门的逼迫之后,才发现彼此相爱的事实。剧本中浪漫主义获得了胜利,剧中诗的美妙是清晰可见的,抒情细节的穿插缤纷多彩而且结构无懈可击。

埃切加赖继续从事着他的戏剧创作。今年(1904)他发表了另一新作《不安宁的女人》。该剧的第一幕的提示和详细的叙述真是天才的大手笔,而整部作品又洋溢着诗的灵感。剧中人唐·茂利修——一位埃切加赖喜欢的典型骑士——他不愿以放弃职责作为代价来换取个人的幸福。

诺贝尔文学奖对这位伟大诗人来说是名副其实的,他的作品以充沛的活力著称,他的观察方式孕育着这种远大的理想,对此,一位颇负盛名的德国批评家说:“无论在任何时候,埃切加赖都会履行他的权力与义务。”

埃切加赖借《大帆船》里一个人物,说出对人世间最悲观的话:“直到他死后 300 年,才认识他的天才与众不同。”

无疑地,这种情况确实会发生。除了上面一般性论述的说明之外,我们也能从埃切加赖的作品所引起的公正赞誉获得证明。鉴于这些赞美的颂辞,瑞典学院同意再增添一个获奖名额,将诺贝怀奖颁发给这位杰出的诗人埃切加赖,他是西班牙学院的荣誉与光荣。

(毛信德等译)

为您推荐

1902 年诺贝尔文学奖授奖词

瑞典学院常务秘书 C·D·威尔逊 诺贝尔奖评奖条例的第二条规定,“文学”不仅应包括纯文学,而且应该包括“在形式和内容上体现了文学价值的其它著作”。这条规定使诺贝尔文学奖同..

1903 年诺贝尔文学奖授奖词

瑞典学院常务秘书 C·D·威尔逊 今年的诺贝尔文学奖又有好几位候选人等待着由瑞典学院来评定,其中有些作家在欧洲是颇有盛名的。然而,学院当局这次优先选择的是诗人比昂斯藤·比..

1904 年诺贝尔文学奖授奖词

瑞典学院常务秘书 C·D·威尔逊 经常听到这么一种说法,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奖者应是那些盛年的作家,因为此时正值他们创作发展的巅峰,其目的在于使他们免于物质生活上的困难,以确..

1905 年诺贝尔文学奖授奖词

1906 年诺贝尔文学奖授奖词

瑞典学院常务秘书 C·D·威尔逊 今年的诺贝尔文学奖被提名的诗人和作家人数异常之多,瑞典学院从中选出一位意大利的伟大诗人作为获奖者,这位诗人引起瑞典学院和整个文明世界的注..

1907 年诺贝尔文学奖授奖词

瑞典学院常务秘书 C·D 威尔逊 关于今年的诺贝尔文学奖的恰当人选,人们提了不少建议。许多彼提名者确实足以当之无愧地获得这项受人尊重和众所瞩目的荣誉。 这次瑞典学院从这些..

1908 年诺贝尔文学奖授奖词

瑞典学院诺贝尔奖委员会主席 哈拉德·雅恩 阿尔弗雷德·诺贝尔在激烈的市场与国际贸易的多国竞争中,虽然取得了辉煌的成功,但仍然意识到近代科学文明发展所带来的内在矛盾和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