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0 年诺贝尔文学奖授奖词

瑞典学院常务秘书

C·D·威尔逊

许多国家的著名作家被提名为今年诺贝尔文学奖的候选人。瑞典学院决定将它颁发给一位德国作家,他的提名受到 60 多位德国艺术、文学和哲学方面的专家的支持。他的名字叫保尔·海泽。这个名字令我们想起我们的青壮年时代,也使我们回忆起我们从他的小说里所感受到的特殊魅力。不论现在还是过去,他始终活跃在文坛,评选委员会在将这项殊荣授予最有影响的文学作品并对其予以赞赏时,决不能忽视这位作家,除了真正的价值,他们所考虑的既非年龄,也非其他因素。

保尔·海泽 1830 年生于柏林,父亲是语文学家卡尔·威廉·海泽,一位高尚而坚毅的学者。从他那犹太血统的母亲尤丽雅·萨林那里,海泽继承了热情、活泼的天性。在许多方面,海泽可以说是大自然的宠儿。正是在这样一种优良的环境,在一个充满关怀的家庭中,海泽幸运地成长起来,并以优异的学习成绩匆匆度过了中学时代。一段时间,他在柏林上大学,后来又在波恩大学的弗刊德里希·狄茨的指导下钻研罗曼语言学。1852 年,他在柏林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得到一笔奖学金,这使他得以夫意大利游学。那个国度的艺术与文学使他倍感亲切。不久,经过他的保护人、诗人艾曼努埃尔·盖怕尔的介绍,他结识了艺术史家库格勒,并与其女玛格丽特·库格勒订婚。虽
然他没有固定工作,但由于盖伯尔的帮助,并未遭受物质贫困的困挠。在盖伯尔的推荐下,马克西米利安二世授予他慕尼黑大学名誉教授职位,他唯一要做的只是参加国王的文学聚会。1854 年 5 月 15 日,他与玛格丽特结婚,这对幸福的年轻人在慕尼黑定居,海泽从此也长期生活在这个城市,只是不定期地去他向往的意大利旅行。很快,他便成了慕尼黑活跃的文化生活的核心人物。关于海泽此后的生平没有详材细料,人们只知道他在玛格丽特去世后几年又结了婚,这次是与美丽的安娜·舒巴尔特。

海泽中短篇小说的前 4 卷是在 1855 至 1862 年期间写成的,这时,他己成为驾驭这一文学体裁的大师。关于他大量的中短篇小说,我在此只想提及《阿拉伯人》(1853)、充满威尼斯情调的《安德烈亚·德尔芬》(1859)、描写意大利 19 世纪伟大诗人利奥帕尔迪生活中一个片断、感情真挚而深沉的《妮里娜》(1875)、充满道德理想的《母亲的肖像》(1859)以及描写神奇行吟诗人的《马里昂》(1855)。海泽的小说严格地遵循写作规划,但这并不妨碍其具有高度的魅力和动人的情节。他发展了一套自己的小说理论,认为“一篇具有文学价值的小说应当表现人类的重大命运,它不必描写日常发生的事件,但应该向我们揭示人类天性的每一个新的方面”。

说海泽是现代心理小说的创造者之一无疑是正确的。他的小说很少有明显的倾向性,这也许正是我们更加喜欢他的长篇小说如《世界的孩子们》(1872)和《在天堂》(1875)中所体现的歌德式的客观性的原因。这两部小说都是反映道德问题的,前者歌颂了面对偏狭的教条所表现出来的道德独立性,后者则描写了反对请教苦行主义、保卫艺术纯洁性的斗争。两部作品鲜明地体现了作者的人道主义理想。在《在天堂》中,海泽还生动地描写了慕尼黑艺术家的生活。在《反潮流》(1904)中,海泽勇敢地向根深蒂固的偏见挑战,尖锐地批判了决斗行为的愚蠢。特别是在《维纳斯的诞生》(1909)中,作者体现了一种奇异的青春活力。这本书去年才出版,其中他坚定而明确地表达了他毕生的美学追求,既保卫艺术的自由,使之兔受片面的唯美主义的侵蚀,又反对自然主义照搬生活的幼稚技巧。

海泽不仅是一位小说作家,而且是当今德国最重要的抒情诗人之一。他以诗的形式创作了许多脍炙人口的小说,其中最有名的当数以三行诗隔句押韵法写成的《火蛇》(1879)。戏剧虽不是他擅长的形式,但他仍然写了 50 多个剧本,其中值得一提的有爱国主义内容的《科尔贝格》(1865)和情节有趣的《哈德良》(1865),后者以生动的笔触描写了哈德良的智慧和悲哀。

海泽的审美鉴赏力十分独特,他很推崇他的朋友易卜生的《觊觎王位的人》和《海尔格兰的海盗》,却不喜欢《群鬼》和此后的象征主义戏剧。他有很深的音乐素养,但他不欣赏瓦格纳而赞美贝多芬、莫扎特、肖邦和勃拉姆斯。

在他生活的关键时刻,海泽也表现出同样独立的性格。当他的朋友盖怕尔在致威廉国王的一首诗中表达了德国在普鲁士的领导下统一起来的愿望而失去了在巴代利亚宫庭的年俸时,海泽亦在一封客气的信中辞去了自己的职务,因为他在许多方面同盖伯尔的观点相同,要与他承担同样的命运。

海泽的名气在意大利比在德国还大。他大量出色的翻译使意大利文学在德国得到传播。利奥巴尔迪、曼佐尼、福斯科洛、蒙蒂、帕里尼和朱斯蒂等人的作品被普遍阅读并获得好评,这无疑应当归功于他。

但是,要说才气横溢、被人称为头戴月桂花冠的命运之骄子的海泽从未
有过烦恼,始终在他的国家的领导层里受到尊重,也是不正确的。当他几个可爱的孩子夭折时,作为父亲的他感到深深的悲哀,在许多感情真挚而极其优美的诗歌里,他表达了他的优伤。

从文学角度看,这位追求光明、严格遵循法则而又才华出众的诗人的确享有盛名,但随着时间的流逝,局面发生了变化。90 年代兴起并在 20 世纪头 10 年里占主导地位的自然主义把反传统的攻击矛头首先指向了海泽,井对他提出了尖锐的指责。对那些不遗余力地贬低他、追求轰动效果、随心所欲地破坏形式法则并摹写丑恶现实的人来说,他太讲究和谐,过于注重形式美,太希腊化,太崇高了。但海泽并非如此,他对形式的追求不合那些举止粗俗的人的口味。他主张文学应该看到生活的光明面,描写现实的美好。在他那篇描写细致而充满感情的小说《麦尔林》(1892)中,他坦率地表达了他那受到伤害的心灵。现在,情况又发生了改变,他的国家将他推荐为这项世界性奖励的候选人,大约是违背那些自然主义者的意愿的。一种奇怪的现象改变了一切,这位受到尊敬的前辈曾获得过普遍的赞扬,而现在又重新赢得了荣誉。他成为慕尼黑的荣誉市民,那儿的一条街道也以他的名字命名。为表彰这位年迈的诗人多方的业迹。瑞典学院根据许多批评家的推荐,决定授予他以诺贝尔文学奖的殊荣,以表示对他的赞赏。

海泽走过了一条他自己的道路,在美学上,他执着地追求真理,以独特的风格反映了外部现实。严格地说,席勒的名言“生活是严肃的而艺术是宁静的”表达了一个深刻的真理,这个真理在海泽的生活和创作中得到了体现。美应当使人获得解放并给人以愉悦:它既不应完全照搬现实,也不应将它拖进污秽。它应当是高尚、朴素的。海泽以他自己的方式揭示了美,他从不作道德说教,因为那样将剥夺人们对美的直接感受,然而,他的作品却充满了智慧和崇高。他并不直接宣传宗教,但人们从他的作品中却可以感受到庄严而虔诚的宗教情感。他更加重视宗教的他理价值而非其刻板的教条。他宽吝大度但又并非不讲原则,对他人充满了爱,但这种使他变得高尚的爱是天上的而非尘世的,他爱人们纯洁的天性,对别人充满同情,但又不能容忍他们卑鄙的行为。

在这个隆重的仪式上——海泽因病未能前来参加——我们对他的作品曾给予千千万万人以欢乐表示感谢,并向他所居住的慕尼黑路易森大街致以敬意,这条街多年来是文艺女神偏爱的地方:“请相信,这井非童话,青春之泉始终在涌流。你们问它在何方,‘它就在诗的艺术里’”。

(章国锋译)

为您推荐

1902 年诺贝尔文学奖授奖词

瑞典学院常务秘书 C·D·威尔逊 诺贝尔奖评奖条例的第二条规定,“文学”不仅应包括纯文学,而且应该包括“在形式和内容上体现了文学价值的其它著作”。这条规定使诺贝尔文学奖同..

1903 年诺贝尔文学奖授奖词

瑞典学院常务秘书 C·D·威尔逊 今年的诺贝尔文学奖又有好几位候选人等待着由瑞典学院来评定,其中有些作家在欧洲是颇有盛名的。然而,学院当局这次优先选择的是诗人比昂斯藤·比..

1904 年诺贝尔文学奖授奖词

瑞典学院常务秘书 C·D·威尔逊 经常听到这么一种说法,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奖者应是那些盛年的作家,因为此时正值他们创作发展的巅峰,其目的在于使他们免于物质生活上的困难,以确..

1905 年诺贝尔文学奖授奖词

1906 年诺贝尔文学奖授奖词

瑞典学院常务秘书 C·D·威尔逊 今年的诺贝尔文学奖被提名的诗人和作家人数异常之多,瑞典学院从中选出一位意大利的伟大诗人作为获奖者,这位诗人引起瑞典学院和整个文明世界的注..

1907 年诺贝尔文学奖授奖词

瑞典学院常务秘书 C·D 威尔逊 关于今年的诺贝尔文学奖的恰当人选,人们提了不少建议。许多彼提名者确实足以当之无愧地获得这项受人尊重和众所瞩目的荣誉。 这次瑞典学院从这些..

1908 年诺贝尔文学奖授奖词

瑞典学院诺贝尔奖委员会主席 哈拉德·雅恩 阿尔弗雷德·诺贝尔在激烈的市场与国际贸易的多国竞争中,虽然取得了辉煌的成功,但仍然意识到近代科学文明发展所带来的内在矛盾和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