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从一诞生,就带有两种明显不同的风格倾向,一种是卢米埃尔兄弟及其摄影师们开创的新闻片、纪录片、报道片所具有的写实主义倾向;另一种是梅里爱所开创的表现虚构情节的戏剧化倾向。这后一种风格倾向又因爱森斯坦、格里菲斯等人在理论上、实践上的贡献,走上了充满想象力的蒙太奇艺术之路,使电影在银幕上呈现了象征、夸张、梦幻和非现实色彩。
纪录片带来的写实风格,却在美国人罗伯特·J·弗拉哈迪、冯·斯特劳亨、荷兰人约里斯·伊文斯、英国人约翰·格里尔逊,以及苏联的维尔托夫等的推动下,形成以巴赞长镜头理论为核心的观察社会、表现人生、诠释生命的写实主义艺术风貌。电影银幕在他们的掌握中,最终形成为纪录真实、体现真实、再现真实的真实派电影。
弗拉哈迪是美国著名纪录片电影大师,他1884年2月16日生于美国密执安州铁山,1951年7月23日在纽约逝世。弗拉哈迪从密执安矿山学校毕业后,曾先后在北美洲最北部从事勘探、狩猎和探险工作,并于1913年前后开始业余拍摄电影。正是那段令人难忘的日子,促使弗拉哈迪在1920年至1922年间用了15个月,拍摄了一部非常成功的影片《北极人纳努克》(又译《北方的纳努克》)。影片记录了爱斯基摩人的生活,拍摄过程十分艰苦。爱斯基摩人纳努克是影片的主角,影片详尽地记录了纳努克一家人的生活起居、狩猎捕鱼以及建造“冰屋”的情形。弗拉哈迪还用他的摄影机记录下爱斯基摩人的各种仪式、舞蹈、风俗习惯。这部由弗拉哈迪编剧、导演、摄影,由纳努克和他的妻子妮娜以及他们的孩子们“主演”的叙事诗般的影片,以4倍于完成片的胶片拍成,再用杰出的蒙太奇手法加以剪接,终于获得巨大的成功,致使欧美一度兴起爱斯基摩热,甚至把一种巧克力冰激凌都命名为“爱斯基摩”或“纳努克”,但是作为影片主角的纳努克一家人却为此片付出了惨痛的代价。诚实、善良的纳努克一家为了拍摄影片错过了捕猎的季节而未能储存够过冬的食物,在弗拉哈迪离开的那个冬天,当寒流袭来之时,他们全家冻饿而死。对于这种以命相许的友谊,弗拉哈迪终生不敢忘怀。
弗拉哈迪拍纪录片的方式因带有排演的性质而有别于维尔托夫的“电影眼睛”方式。以后,他又在1926年完成了另一力作《摩阿拿》(又译《蒙安娜》),被格里尔逊首次冠之“纪录片”这个词进行了评论。《摩阿拿》记录了生活在太平洋岛屿上的毛利族土人的生活情趣,其中有残酷、紧张的纹身场面,使影片在当时以至后来都因极富特色而屡被效仿。可是影片的上座率却不佳,据说因为美国观众只喜欢低俗热闹的镜头和吉他伴奏曲。
1931年,弗拉哈迪在拍摄了《南海白影》后,与德国著名导演茂瑙合作拍摄了他的毛利族三部曲的最后一部《禁忌》。该片由弗拉哈迪编剧,描写一个毛利族青年反对迷信和等级制度,一心想和被宣布为“禁忌”的未婚妻在一起,巫师用船载走了他的未婚妻,青年奋力泅水追赶,最后被巨浪吞噬的悲剧故事。影片加入了很多茂瑙的故事片手法,已不属于弗拉哈迪的纪录片风格。后来弗拉哈迪终因意见不合退出了摄制,影片最后由茂瑙单独制作完成。
弗拉哈迪在49岁之时离开美国本土,以纪录电影大师之尊前往英国,那儿有他的一大批崇拜者。这次他受格里尔逊之邀,在爱尔兰西部一个很偏远的小岛上,用两年时光完成了《亚兰岛人》。影片用写实手法拍摄了岛上的风云变幻、惊涛骇浪,并以浪漫主义的手法表现悬崖与绝壁,被称赞是山水画卷一样的作品。也许是他太注意画面结构的完美和自然景色的野趣,很少把镜头对准人物,又被议论是“冰冷的摄影”。二战爆发前夕,弗拉哈迪从英国回到美国,受美农业部委托拍摄了《土地》,他真实地表现了肥沃的土地如何变成贫瘠、寸草不生的沙漠,这部影片是弗拉哈迪一生中最伟大的作品之一,当时被禁止公映。
1898年生于荷兰伊梅根的先锋派纪录电影大师——约里斯·伊文思,一生足迹遍及全世界。他30岁时才拍摄了成名作《雨》,全片几乎没有人物,但极其优美,剪辑也十分巧妙。他的早期影片《桥》,更是完全排斥人物,像是一部形象化的交响乐。这两部作品都以强烈的抒情诗色彩闻名于世,这种记录风格也一直贯穿在他一生的近50部作品之中。后来他的视线逐渐转向社会问题,如财富的破坏、工厂的失业惨状。他在苏联拍摄了《英雄之歌》,在比利时拍摄了《布利纳其矿区》(与斯托尔克合作),在西班牙拍摄了反映其内战的优秀纪录影片《西班牙的土地》,在中国拍摄了反映中国人民抗击日本侵略者的《四万万人民》,在美国拍摄了《权力与土地》,在波兰拍摄了《和平一定在全世界胜利》。作为一个和平主义者和真实派艺术家,他一直坚持让摄影机对准现实和人民,认为纪录片是人类“突出的交流手段”。由于约里斯·伊文思和另一位纪录片大师共同的建树,也使荷兰形成了自己优秀的纪录片学派。这个学派拍出了如《伦勃朗传》、《未开垦的沙丘地》、《坚持下去!》,《两滴水》等传世佳作。
在两次世界大战期间,纪录电影获得极大的发展和繁荣。战争把社会矛盾推向极端,也为纪录片导演提供了丰富的拍摄题材和可供施展的创作环境与空间。在1930年至1940年的十年中,英国崛起了纪录电影学派和运动,其中的杰出人物就是苏格兰学者约翰·格里尔逊。格里尔逊原是一位优秀的评论家,虽然只执导过一部“交响乐式”的影片《飘网渔船》,却给沉闷的英国银幕以震撼,吸引了一批热衷于电影的,与他意气相投的大学生们,以他为中心组织了这支英国纪录片学派队伍。
英国纪录片学派有效地吸取了各种先进电影表现手段和手法,如华尔特·罗特曼的“交响乐式的”蒙太奇手法,法国先锋派的各种倾向,维尔托夫、爱森斯坦、普多夫金等人的理论,以及伊文思和弗拉哈迪的作品和经验等等。格里尔逊则成为这一学派青年导演的领袖和灵魂。他评论弗拉哈迪的影片《工业的美国》是“从印象主义方法的专制下”把纪录片解放出来,“从此以后,我们的注意力就不再是注意在那些交响乐式的效果上,而是放在主题上了,不再侧重于美学形式的结合,而是对现象进行有意识的和直接的观察了。”他不断弄到资金,支持青年导演拍摄探索影片。1939—1945年,格里尔逊担任了加拿大“电影专员”,领导加拿大国家电影局。这段时间,他支持了诺曼·麦克拉伦、约里斯·伊文思、斯坦莱·杰克逊、悉德尼·纽曼、詹姆士·贝瓦利基、葛拉汉姆·麦金斯、洛拉·波尔东等人的纪录电影创作活动。
在格里尔逊麾下,一批有为的青年导演日渐成熟,有以分析见长的论文作家导演保罗·罗沙,代表作品为《交接点》,有风格精练、尖锐巧妙的巴
锡尔·瑞特,代表作品有《翻越山谷》、《来自牙买加的货船》等。
弗拉哈迪使纪录片主题趋于人性化、人情化,而年轻有为的汉弗莱·詹宁斯又让它罩上幽默的光环,其代表作品主要有《伦敦大火记》、《给梯摩西的日记》、《战败的人民》、《丽莉·玛莲的真实故事》。在《丽莉·玛莲的真实故事》这部影片里,他用摄影机生动地记述了二次大战时这首风靡德国的歌曲如何创作出来,又如何从德军阵地传到英美军队,影片拍得非常动人,这首歌的故事在1980年又被才华横溢的名导演法斯宾德拍摄成彩色故事片《丽莉·玛莲》,轰动影坛,遗憾的是法斯宾德的《丽莉·玛莲》詹宁斯没能看到。詹宁斯在1950年拍摄完《家庭照片》后,不幸在希腊死于车祸,年仅43岁,令影坛为之叹息不已。
纪录电影学派的形成和发展,使故事影片的拍摄也从方法到理论都产生了重大变革和突破,使电影艺术女神的另一种丰姿展现开来,真实而感人。
- 欢迎来到文学艺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