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意大利有两位并肩而立、蜚声国际影坛的现代派电影大师——米开朗基罗·安东尼奥尼和费德里科·费里尼。
安东尼奥尼生于1912年9月12日,家乡是风景优美的意大利古城菲尔奥拉,家境十分富裕。27岁那年,他决心投身电影艺术事业,来到首都罗马,先在一家权威电影杂志《电影》作编辑,发表过几篇论文,因为政治原因被解职。过了几个月的艰苦生活后,他来到罗马电影实验中心以求深造,可读了3个月,觉得无甚可学,就申请退学了。1942年,他开始了电影创作生涯,与著名导演罗西里尼合作编写了剧本《飞行员归来》,同年又被派到法国巴黎为法国著名导演马塞尔·卡尔内作助手。回到意大利后,他即以纪录片导演的身份开始拍电影。如《波河上的人们》、《联合国》、《甜蜜的谎言》等。1950年,他创作了第一部长故事片《爱情的故事》,此片被认为是安东尼奥尼由新现实主义向现代主义过渡的标志。以后他又拍了《失败者》、《不戴茶花的妇女》等。50年代末,他所执导的影片更偏重刻画人物细腻的心理状态,被公认为是“内心的新现实主义”电影代表人物。
费里尼,1920年1月20日生于意大利瑞米尼海港的一个中产阶级家庭。父母原本希望他成为一个律师,后来见他做了电影导演,也十分满意。费里尼从小喜爱美术,还特别喜欢看马戏团表演,曾3次逃学去看马戏,甚至加入马戏团演出,一个月杳无音信,家里报了警,他才被警察找回。费里尼在日后一部名叫《小丑》的电视片和名为《道路》的影片里表现了童年时代梦寐以求的马戏团生活。
费里尼是个很顽皮的学生,除了美术课,其他各科都不及格,老师们毫无办法。但他有美术天才,在上高中和大学时,就开始向罗马讽刺杂志《马克西里奥》投稿,还曾步著名漫画家后尘,为《冒险》月刊画漫画。在涉足电影圈之前,费里尼一直以画画为生。直到有一天,他结识了杂剧表演艺术家阿道法勃里兹,两人结为至交。费里尼开始为他写电影剧本,遂与电影结缘。他还为导演麦纳写过剧本,自称在这些作品中已经孕育着新写实主义电影的前奏了。二战后的罗马一派萧条,费里尼已娶妻生子,儿子却不幸夭折,夫妻俩悲痛不已。为了生活,他开了一家专营肖像画、唱片等的小店,生意很好,转而又开了4家店。正在这时,电影导影罗西里尼找上了他,请他写电影剧本,同时邀请阿道法勃里兹当演员。费里尼欣然弃商从影,成为罗西里尼的名作《罗马,不设防的城市》的编剧和副导演。罗西里尼那不拘陈规、努力探索崭新电影风格的精神令费里尼大开眼界。他“从罗西里尼的工作中发现,电影也可以像作家写作、画家画画那样,及时地直接表现最隐秘的东西。”
费里尼导演的第一部电影《杂技之光》(又译《卖艺春秋》,1950年),着重表现了杂技艺人的感伤和苦涩心理,很有艺术品位。之后拍的《白酋长》(1952年)、《流浪汉》(1953年)、《都市式爱情》(1953年)都一步一步奠定了费里尼的著名导演地位。他的新现实主义三部曲:《道路》(1954年)、《诈骗记》(1956年)、《她在黑夜中》(又译《加比莉亚之夜》,1957年)则为他赢得了国际电影导演的声誉。《道路》和《她在黑夜中》双
双荣获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同时也囊括了世界各个国际电影节15个奖项。
他也被标定为“内心的新现实主义”的“费里尼色彩”。
安东尼奥尼和费里尼都是在与罗西里尼结识后成名的写实主义导演,此后,他们又共同踏入现代派电影的道路,一展各自的才华。
现代派电影的特点是什么呢?它在题材上标榜表现“现代人”,着重刻画“现代人”的内心世界——孤独、无法沟通和交流等等。特别对“现代人”的潜意识活动更感兴趣。安东尼奥尼的《奇遇》(1960年)、《夜》(1961年)、《蚀》(1962年)、《红色沙漠》(1964年)和《放大》(1967
1
年);费里尼的《82》(1963年)、《乐队排练》(1979年)等都是这
方面的经典之作。
现代派电影,最关注的是电影本身及表现技巧,而不是电影与现实的关系;最关注自我与客观世界的关系,而不是人们之间的关系;最关注意识与意识之间的关系,而不是意识与行动的关系;最关注影片作者和主题的关系,而不是主题和片中人物的关系。所以,这一派电影,技巧往往新奇得令人目眩,给人以非现实感,突出表现自我的孤独与客观世界不相适应,主人公常常是漫无目的、无缘无故地行动着,导演常常在影片中直接发表议论,甚至现身说法,不在意破坏影片故事的完整。总之,电影在这一派导演手中,已成为自我表现的工具。他们用事件的无逻辑组合即“生活流”手法,或非理性的意识活动即“意识流”手法来代替或干脆打乱情节结构,用跳接、自我介入或其他主观随意手法来破坏传统的表现技巧。
发端于19世纪末的现代主义,20世纪20年代先后介入法国、意大利等国的先锋电影运动,50年代中期又形成第二次高潮,一批前卫导演所拍摄的实验电影对故事片的生产和创作也产生强大影响力,英格玛·伯格曼、阿兰·雷乃、罗伯—格里叶、玛格丽特·杜拉和安东尼奥尼、费里尼、戈达尔等人都在这方面有名作传世。
安东尼奥尼的第一部现代派作品《奇遇》所表现的故事很简单:在一次郊游中,男主人公桑德罗的未婚妻安娜失踪了,桑德罗与安娜的女友在寻找安娜的途中发生了关系,但他们在感情上却不能相互理解。当桑德罗奇遇了另一位女孩时,又开始了一次“谈情说爱”。在这部影片中,安东尼奥尼主要想表现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脆弱,表现道德和政治的不稳定,人们好像整天都生活在“奇遇”和“冒险”之中。他说:“我们的悲剧就是人与人之间难以沟通,而我这部影片《奇遇》中的人物,就是被这种情绪所左右着。”在此片中,安东尼奥尼摆脱了原有的蒙太奇手法,转而强调影片的背景和人物的思想感情关系,实际上已形成一种新的电影语言。又由于他更多是从感觉和直觉出发来处理影片内容,所以使之成为“现代派”的基本电影特征之一。
安东尼奥尼在《奇遇》后,又拍了《夜》、《蚀》,三部影片并称安氏“三部曲”。而1964年拍摄的《红色沙漠》则是他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影片女主人公朱莉娅娜的丈夫是大企业的经理,他们生活在意大利北方的工业都市,朱莉娅娜在一次车祸后出现一系列反常行为,她对笼罩在城市上空的烟雾很敏感,总是烦躁不安和精神悒郁;她虽然吃得很饱,却仍向人乞求食物,渐渐她难以同丈夫和儿子亲密相处,丈夫的同事科拉多对她百般爱怜,也难以温暖她如同沙漠一般孤寂的心灵。她就是红色沙漠。
费里尼的《甜蜜的生活》是标志着他走上现代派道路的第一部影片,他
的视点从50年代着意表现下层社会的小人物,转移到了揭露罗马上层社会的精神危机和道德败坏——来自外省的年轻记者马尔切诺四处奔忙,先是与富家女玛达莱娜幽会,回家后,发现女友爱玛服药自杀,便急忙送她去医院,之后赶往机场去迎接美国女明星,又与女明星“亲近”,结果挨了她丈夫的一顿老拳,接着又去采访了所谓圣母显灵的奇迹,很失望。当他来到一位老教授家中时,才被这个家庭的高雅、宁静所感动,决心静下来好好写文章,但却传来老教授亲手杀死自己的孩子又开枪自杀的噩耗。这下,马尔切诺彻底颓废了:他到贵族城堡去聚会,又和一伙青年喝得大醉、胡闹然而影片中有一位代表着费里尼理想的天使人物如惊鸿般一闪即逝,那是一位来自乡村的白衣少女帕奥拉。在影片最后,她又出现了,隔着水向马尔切诺呼唤,马尔切诺却什么也听不见了。
1
费里尼的《82》拍摄于1963年。这一次他展现了另一幅图景:电影导演吉多在筹拍一部表现人类末日的影片,遇到很棘手的问题。为此他到疗养院,一边疗养、一边准备拍片。然而,他发现自己的创作陷入了不可自拔的泥潭,影片的布景都搭好了,他的构思还不成形;同时他的个人生活也是一团糟,与妻子无言可对,情人又纠缠不休。他幻想出来的理想女性——白衣少女克劳迪娅刚一出现,就显露出世俗心态,她追随他不过是想当影片女主角而已。他幻想中的理想女性又消灭得无影无踪了最后,导演举行了一个毫无意义的记者招待会,大家跳起了伦巴舞。这部影片探索的现代人,就
1
是费里尼自己,影片中的导演也即是费里尼自己。影片之所以定名为《82》,一说是费里尼在此前拍了7部半电影(半部指一短片)。费里尼此番让摄影机直接进入到人的内心世界,去着重表现人物的回忆、幻觉、想象以及梦境与现实的交织穿插。影片结尾,导演吉多在记者招待会上钻到一张象征子宫的桌子底下,用手枪对准太阳穴板动了枪机——表示他获得了再生。画面于是又出现了摄影机、照明设备和布景等等,这表示他又将开始拍一部全新的电影。
1
继《82》之后,费里尼又拍出了《费里尼的卡萨诺瓦》、《费里尼——罗马》、《我的回忆》等。混乱和一个又一个希望的破灭、双重自我人格的沦陷,以及永远走不出误区的迷惘,是他反复宣讲的主题。
费里尼和安东尼奥尼都是世界级的大导演,他们都对电影语言的创新起了不可估量的作用,他们的银幕构图是那样精美,色彩本身就起着抽象的戏剧性作用。他们反映人物内心的精神活动,已经从写实主义过渡到描绘人的潜意识活动层面。这两位大师的艺术手笔,在发掘人的灵魂的丑恶与迷茫方面,实在令人叹为观止。
- 欢迎来到文学艺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