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帕特·康罗伊自传体小说改编)
主要演员:尼克·诺尔蒂(饰汤姆·温戈)
芭芭拉·斯特赖桑德(饰苏珊·洛温斯坦)
布莱恩·丹纳(饰萨莉·温戈)
凯特·内利根(饰莱拉·温戈·纽伯里)
梅林达·狄龙(饰萨范纳赫·温戈)
杰罗恩·克拉贝(饰胡汉巴)
【剧情简介】
对汤姆·温戈来说,回忆往昔既是温馨美好的,同时也隐含着巨大的痛苦,他力图要将其中的一些细节忘掉,但事实上,这些难以启齿的事一直折磨着他。
童年时期,他和父母在南卡罗来纳州的一座白房子里,过着田园诗般的生活。这个四面环海的岛屿是他和哥哥卢克·温戈、孪生妹妹萨范纳赫·温戈的天堂,他说:“我是在海的潮汐中长大的。”
父亲亨利·温戈是个渔民,但他生性粗暴,母亲莱拉对人体贴入微,但又是最神秘莫测的女性。汤姆·温戈说:“我不知道父母何时开始吵吵闹闹,他们经常拿孩子们出气,每当那个时候,我们兄妹三人就会逃避,躲到一个宁静平和、没有痛苦烦恼、没有父母的世界去”
粗暴的父亲和吵吵闹闹的家庭在孩子幼小的心灵中投下了沉重的阴影。多年过去,影片的主人公汤姆·温戈已经长大成人。他在南卡罗来纳州的一所中学任英语课程兼该校美式足球教练。家庭在父母离异后也发生了很
大的变故,母亲嫁给一个颇为富有的男人,哥哥卢克在越南当过兵,几年前已故去,孪生的妹妹萨范纳赫也去了纽约。汤姆和妻子萨莉,带着三个女儿过着平淡无奇的生活。
一天,母亲带来了坏消息,妹妹萨范纳赫在纽约自杀了,现在正在抢救,负责治疗的犹太心理医生提出,要一个家属到纽约去。母亲把这件事交给汤姆。
汤姆和母亲莱拉的关系始终很紧张,这是可以理解的,但近一时期来和妻子萨莉的关系显得极其冷淡,这也使萨莉感到不满。为了妹妹能够康复,
汤姆很不情愿地到了被他称为“充满恐怖和混乱不堪”的纽约。
和犹太女心理医生苏珊·洛温斯坦第一次会面就充满着矛盾,使汤姆十分不愉快的是苏珊对他的连珠炮式的盘问。这些盘问甚至也涉及一些他不愿意回答的问题。
“上次萨范纳赫是在卢克死后自杀的吗?”
“是的。她伤心了很久”
“以前发生过吗?”
“可能我们小的时候但我不能肯定。”很显然,汤姆回避了一
段童年往事,他转了话题,这一点被苏珊抓住了。“你为什么要打断话题?”“因为我不想说。”
即使这样,苏珊还是坚持继续她的提问,其中主要集中在萨范纳赫诗稿中所包含的暗示上。
汤姆毫不掩饰他对面前这位心理医生的反感。苏珊承认:“我不知道对你妹妹能否有帮助,但我绝不会放弃努力。”
“你希望我怎么样?”
苏珊说:“提供真实情况。我要了解更多关于她的事情。我要知道她的童年,她说那一切已经遗忘,完全从记忆中抹掉了,因此我要你作为她的回忆,把散失的记忆补充起来。”
“我也早把这些细节遗忘掉了。”汤姆尽管这样说,但为挽救妹妹的生命,他还是答应了。
汤姆第一次去医院探视萨范纳赫就和院方产生了冲突,对医院的大剂量用药和对萨范纳赫的特殊安全措施提出抗议,并称医生们是“浑蛋”。苏珊耐心地说:“你知道这些浑蛋们为挽救她的生命付出了多大的努力吗?”汤姆无言以对。苏珊说:“我也要尽一切努力让她活下去。”
在苏珊和汤姆的交谈中始终追问“卡伦威”的含义,因为萨范纳赫常常提到它。但汤姆说他对此一无所知。
苏珊明显地感到,汤姆在言谈话语间透着对母亲的怨恨,他说:“母亲并没有把妹妹培养成诗人,而是创造了一个精神病患者。”当问到萨范纳赫何时出现精神异常时,汤姆无意中透露出“大约七八岁”。
在一个晚上,汤姆接到妻子萨莉的电话,要求他周末不要回去,因为她不想见到他,何况她有一些事要冷静想一想。在汤姆的追问下,萨莉承认她爱上了一位心脏病医生,她说:“我们要面对现实,因为我们已经无法使对方幸福了。”
汤姆在给妻子的信中写着:“我想念你,也想要爱抚你,我不知是什么原因使我不能亲近你,很抱歉,我令你失望”他深深歉疚自己在相当长的时间中忽视了妻子的存在,尽管他说不出原因是什么。
苏珊不断地要求汤姆补充萨范纳赫遗忘的生活细节,其中包括她以夏莉
黛的笔名写的一本儿童书。里面提到“三条流浪的恶狗”。苏珊确信,萨范纳赫是经历了一场恶梦之后写成的书,“写书只是希望能成为另一个人,我告诉她,除非彻底解决自己的问题,否则她变成任何人也无济于事。”汤姆不愿对书中的暗示作任何诠释,他的回避态度,也是苏珊明显感觉到的。
与此同时,汤姆也开始了解苏珊,她的生活以及她的家庭,他同样感到苏珊有某些难言之隐。不过他还是答应了苏珊的请求,为她那狂傲而缺少礼貌的儿子伯纳德作足球教练。因为这工作可以使自己过度紧张的神经得以松弛。
苏珊清醒地意识到,此刻她面对着两个病人,只要汤姆封闭的闸门打开,不仅救助了萨范纳赫,同时也救助了他自己。
她那锲而不舍的精神终于使汤姆说出了一个源自童年的“恶梦”。那年,萨范纳赫才13岁。那是一个暴风雨的夜晚,父亲出海去了,母亲带着三个孩子在家里跳舞,突然门大开了,闯入三个从卡伦威监狱逃跑出来的犯人,他们对母亲、萨范纳赫和汤姆实行了强暴。卢克举枪打死了两个,母亲用刀杀死最后一个。
“而我什么也没有做”
“你是无能为力的,你还年幼,而且也没有武器”苏珊安慰着深感
内疚的他。
“妈妈说,没事了,把尸体拖出去,擦干血迹,这里没发生过任何事情,永远不要说出这件事。明天太阳出来,一切会变得美好。我们照母亲的话去作,装作若无其事,这沉默比死亡更可怕。三天以后,萨范纳赫自杀了。她可以保持沉默,但她不能撒谎”
郁积多年的痛苦终于宣泄出来。苏珊以极大的同情说:“哭吧,它能治愈你心灵的重创。”
汤姆投入她的怀抱。
在这漫长的“治疗”过程中,同情和深深的理解也使他们学会帮助对方克服自身的欠缺,他们堕入了爱河。
萨范纳赫自杀之谜的解开,使她的身体逐渐恢复起来。
在小提琴家胡汉巴的家庭晚宴上,苏珊那傲慢的丈夫当着众多的客人羞辱了汤姆,同时还攻击了弗克纳那样著名的南方作家,认为“南方人是疯疯颠颠的一群”,由此,也极不人道地对萨范纳赫进行人身攻击。苏珊忍无可忍反唇相讥,揭露了自视高贵却十分虚伪的丈夫和某个女人的暧昧关系。这一行动促使这建筑在沙滩上的家庭迅速瓦解了。
汤姆和苏珊以从未有过的解脱,准备开始他们的新生活。但苏珊一直忐忑不安,她担心有一天萨莉会把她的爱带走。
这一天终于来了。萨莉来了电话。当汤姆把这消息告诉苏珊时,她苦涩地笑着说:“我早知会有这一天,只是思想上没准备好。我爱你是因为你是那种最终会回家的人。”
萨范纳赫以健康的身心开始写她的新诗《浪潮王子》,她要把它献给挚爱的哥哥汤姆。
汤姆回到充满生机的南方,回到妻子和孩子身边。“我们在舞厅度过最后几小时,我紧抱着苏珊,对她说多亏了她我才能回家。是她改变了一切。改变了我,使我初次感到对妻子有所亏欠,我该回到她们身边。我在纽约学到了要容忍父母的瑕疵,在家庭中学会了谅解,我但愿每个相爱的男女都可以活两次”
苏珊迁到查士顿城,重新开始自己的生活。汤姆每次驾车路过时,总有一种无法言说的感情。“内心里感到有一个名字在升起,我无法抑制,也无法知道它为什么会脱颖而出,这名字在耳中低徊,我说出来只是一种祝福,一种追悔,一种赞美,它叫苏珊”
【鉴赏】
《浪潮王子》改编自帕特·康罗伊的自传体畅销小说,它压缩了小说中关于男主人公的哥哥卢克之死等次要情节,但依然保持了原著小说的基本思想。女导演芭芭拉·斯特赖桑德执导并主演了本片,她是以演员的职业开始电影生涯的,因此《浪潮王子》特别重视角色塑造和“戏”的处理。这是一部小说体的影片。
影片以主人公汤姆·温戈的画外音叙述开始,这一处理与自传体小说相吻合,很容易把观众带入主人公的生活环境,并与他一起感受那一段惊涛骇浪般的岁月。
很短的序幕展示了主人公如诗如画的美好童年,但它是那么短暂,就被粗暴的吵闹声破坏了。于是兄妹三人手牵手逃遁着跳入蔚蓝色大海,寻求一个宁静世界的镜头就成为整部影片主人公所追求的理想境界。这一“序幕”是全片笼罩的氛围,既美好而又充满了惊恐,具有爆炸性。这种“恶梦”氛围像影子一样追随着汤姆和萨范纳赫,尽管从表面上看它充满诗意和浪漫情调,连主人公的画外音也显得极其平和。
影片由成年汤姆的家庭生活开始,并且马上接触到本片的中心事件:母亲的到来,她通知汤姆,萨范纳赫在纽约自杀的消息。在这场戏中,母亲和儿子间的紧张关系已溢于言表,虽然没有作进一步的交待,但这种“悬念”却像一把利剑,始终悬在观众的头上。母亲走后,汤姆和妻子萨莉关系的不协调,同样也没作进一步交待,于是观众心目中又多了一个悬疑。
影片正是采用这样的方法,用一个又一个观众可以看到的、可以感知的生活场景,提示观众去注意这一个又一个的“谜”,让人们去思索并寻求答案。这时,你已离开了观众“看戏”的角度,进入了主人公生活的空间。从这个角度来说,它是一部很具电影特点的作品。
汤姆和犹太女医生苏珊·洛温斯坦一直处于互相冲突的紧张状态。她要求汤姆作为打开妹妹萨范纳赫自杀之谜的钥匙,要他去补充妹妹生活中有意无意散失掉的记忆。而这一切,与其说是萨范纳赫,不如说也正是汤姆需要
把它从记忆中抹去的。于是观众发现了每一个人都处在双重或多重的矛盾中。对汤姆来说,是挽救妹妹的生命,还是陷入永远遗忘的痛苦深渊?更令观众无法想象的是,这个表面上身心健康的女心理医生,在对病人作心理分析过程中竟发现了自己同样也是“病人”,那就是对自己长时期不如意婚姻生活的病态反映,无力去挣脱,只好安之若素。她越深入了解,就越发现对手正是自己的一面“镜子”,可以照见一个变形的自己,可以治愈自己的“病”。汤姆和母亲(除回忆外)只有两场戏,这两个人物的对立无处不在,为实现母亲定下的“诺言”,他和萨范纳赫付出了太大的代价,他对她的恨可说是刻骨铭心。但最后和母亲的会面,却使他发现母亲为这“沉默”同样付出了极其沉重的代价。
人物的多重性格在影片中得到充分的展示,切合这部着重于心理分析的影片的风格。影片并不因过多的人物对白,或主人公的“画外音”而被认定是一部用摄影机纪录的“戏剧”,其主要原因就是它用电影的方法揭示了主人公生活特别是思想的流程,电影的时空处理颇为轻松自如。
影片经常插入童年生活场景的画面,导演有意在视觉空间处理上显得更像是“同一场戏”,其目的在于很自然地、不露痕迹地让观众去发现含义,找到现实和历史的关联。只有汤姆向苏珊讲述“卡伦威”那个惊心动魄的“恶梦”时,是以支离破碎的不连贯画面,加上大起大落的音乐和动作声,形成强烈的节奏,以便充分揭示人物身心所受的重创。
影片的结构完全随着主人公汤姆的生活经历,由外在的过程到内心的历程,有条不紊地铺陈开来,充分发挥了电影时间、空间结构的特点。由于找到了现实时空和过去时空内在的或者是纯属形式上的联系,观众在接受上就不会产生“跳来跳去”的感觉。
人物的复杂经历,构成了人物的多重性格。这些似乎是反复无常的形象最终又统一在一个又一个个体上。在这方面,演员尼克·诺尔蒂、芭芭拉·斯特赖桑德、布莱恩·丹纳、凯特·内利根、梅林达·狄龙都充分展示了他们在表演方面的卓越才华。
尼克·诺尔蒂作为演技派演员在影坛上已经塑造了许许多多诸如狡猾的窝赃者、走私毒品的越战老兵、无家可归的流浪者、烦恼的警察、体面而文质彬彬的律师等完全不同性格和经历的人物。
在《浪潮王子》中,为了与角色形象相接近,他减轻了30磅体重。扮演汤姆·温戈时,他借鉴了童年时代的经历。
尼克·诺尔蒂准确地把握住汤姆这一角色既是强壮的也必须是脆弱的,既有率直粗放的一面又有柔弱细腻的流露。这点,在和母亲莱拉、和妻子萨莉,特别是和女医生苏珊的关系上,都能看到。他善于通过动作(有时这动作突如其来)准确地揭示人物内心过程。在影片中,仅抽烟这个动作就出现
12次,但每一次都不同,或揭示人物心情,或揭示人物关系及其变化,很有表现力。
芭芭拉·斯特赖桑德集制片、导演、女主角于一身,显示了她的艺术才华。1968年她在威廉·惠勒导演的《滑稽女郎》中扮演范妮·布利斯,这是她的处女作,获得第41届奥斯卡最佳女主角奖。她在影片中的歌舞才能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浪潮王子》是她执导的第三部影片,她在其中塑造了一个执著于事业、富有爱心的犹太女医生。她必须以汤姆作为萨范纳赫的回忆,只有补充那些遗忘的细节,才能挽救萨范纳赫,然而从一开始汤姆就采取了回避甚至是坚决的拒绝态度,他讨厌心理医生过多的问题,这种人物关系本可以处理成相当强烈的戏剧性冲突,然而斯特赖桑德的表演却采取间接的或是替代的表达方式,这就使那经常出现的微笑出现了多重的含义(其中包含着苦涩),人物的思想深度和内心的冲突准确地表现出来。特别是汤姆揭示“卡伦威”之谜和告知她要离开纽约回到妻子和孩子身边的这两场戏中,斯特赖桑德在极其冷峻的面部、身体造型以及缓缓前行的步态中,体现了极其错综复杂的情感变化和内心矛盾,这是任何语言所无法取代的。在这部影片中,充分体现出语言的动作性和动作即语言的魅力。
《浪潮王子》的几乎所有演员的选择都体现了“历史的缩影”这个原则。只有荷兰演员杰罗恩·克拉贝饰演的小提琴家胡汉巴这个角色,从造型到表演都显得过于表面化和草率,这和全片的风格格格不入。
影片受到欢迎的原因之一,还在于它反映了家庭观念向传统的回归,要学会容忍与谅解,这也折射了社会生活一个方面的走向。
(司徒兆敦)